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退位减法”一节中规定:笔算减法要记住三条,其中第三条是:“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我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开拓学生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除了让学生学会  相似文献   

2.
初小算术第六册第27页上有这样一段粗体字:“个位不够減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減;十位不够減从百位退1,在十位加10再減。”按照这个说明,退位減法的讲解过程应该是这样的,以573-258=?为例,被減数个位是3,減数个位是8,3个1去掉8个1够吗?(不够。)怎么办呢?(从十位数上退1个下来。)从十位上退1个下来合几个1呢?(10个1。)它自己本位上原有3个  相似文献   

3.
张老师: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对加减法计算法则的概括,和原通用教材稍有不同。原通用教材在总结两位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法则有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减)起;3.加法中“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减法中“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在总结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法则时,也总结了三  相似文献   

4.
一、请你填一填1.笔算退位减法时,若个位不够减,从()位退()当()再减;十位不够减时,就从()位退()当()再减。  相似文献   

5.
这一节是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例3、例4是讲退位减法,主要解决“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例1、例2是讲不退位的减法,主要讲“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减起”。由于学生在前一节学会了笔算加法,对于对位和从个位减起已没有什么困难。但学生在做退位减法的作业时,一般说来,要比学习前三节时出现的错误多:有的在退位以后十位数相减时,忘记被减数应减去1;有的会误算成不退位减法,个位从减数里面减去被减数;有的在做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练习时,会发生乱用法则的现象。因此,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教材为了使学生不致忘记从十位退了1,特意设计在被减数十位上的数上面点一点;为了  相似文献   

6.
谈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刘诗传(东乡县杨桥中心小学)小学教材中“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传统教法的计算法则是:“两位数减两位数,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法则的后半句“在个位加10再减”这就把原来的“几减几”变成“十几减几”在事...  相似文献   

7.
我的新发现     
于逸凡 《辅导员》2009,(17):7-7
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一张关于减法计算题的试卷。好多题目,算了一道又一道,又来了一道,“21—19”,用“被减数”个位上的1减“减数”个位上的“9”不够减,应该向十位上的“2”退“1”作“10”,再加个位上的“1”变成“11-9”得“2”,好烦!  相似文献   

8.
一、联系旧知识,导入新课指定学生说出百以内数的减法法则,教师板书:计算100以内数的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个位加10再减。〔百以内数的减法法则,是计算万以内数的减法的基础,通过学习让学生抓住了新知识的支撑点,为知识迁移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九义”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口算)”的教学内容是以20以内退位减法和整十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为基础进行教学的。帮助学生掌握口算步骤,突破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十位退1的难点,关键是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懂得把被减数分成几十和十几,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材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这一内容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计算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一般采取的方法是“破十法”,例如“ 12- 7”被减数个位上的 2减 7不够减,从十位上退“ 1”作“ 10”,再从 10里面减 7得 3,最后把相减的差 3和被减数个位上的 2相加得 5,所以“ 12- 7=5”,这是我们传统也是基本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儿我们暂且称其为“先破十”法。   然而,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一老师提出他班上有一位学生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与以上方法有异。同样是“ 12- 7”,学生说:“…  相似文献   

11.
6.在笔算两位数减法中,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为什么要先在个位上加10再减?就从课本例题说起:42减28怎样算?教材先用42根小棒演示42-28的算法:先打开一捆小棒,与散放的2根合并成12根,从中减去8根。再在剩下的3捆中减去2捆。最后剩下1捆零4根,即得:42-28=14。教材至此归纳出三条法则,其中第三  相似文献   

12.
部编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中关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解决这个难点,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一、加强算理教学1.首先要复习好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因为教材在第25页例4中,通过“23-8”,配合图形,已经揭示了“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的道理、步骤和方法,算式的底注:也明确揭示了这个过程。因此,复习好这部分内容,对于新课学习无疑会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而这种复习,不应仅仅要求学生正确地口算得数,更主要的要让学生能够口述退位减的  相似文献   

13.
超级退位     
今天教学《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例题是:507-348———学生尝试计算后,基本上能较为清楚地说出计算过程:“个位上的7不够减,要向十位借1;而十位上的是0,又必须向百位借1作为10个十,再从这10个十里借出1个十到个位。”接过孩子们的话茬,我自然而然地揭示课题:“像这样被减数中间有0的版式,计算时……”多数学生均无异议,可有一个学生却突发奇想:“老师,既然十位借给个位的1也是从百位借来的,为什么个位不够减的时候不直接向百位借呢?”我一时也很惊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作十……”,不是在以前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时就讲得清清楚楚的嘛!这个不安分的孩子,怎么想到要“越级”相借呢?心里虽有一点“疙瘩”,但我还是决定听听其他孩子的看法。“我觉得像这种情况是可以直接从百位借1的。不过借来的1拿到个位上要作为100个一,和个位上原来的7加在一起是107,再减去8得99,但是不能在个位上写上两个数字啊,这99里面的90还是得进到十位上。这样,十位上的0也就成了9,算出来的结果和原来的退位方法结果是一样的!”又一学生说。此言一出,众多学生鼓掌欢呼。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如此“越级”退位,没想到经过这样分析,也是理...  相似文献   

14.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鼓励算法多样化,给计算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然而,同样的课程标准,不同教材编排设计的差异,也会影响教师对课标思想的理解、掌握,从而反应到课堂教学上。现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穴二年级上雪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学》穴一年级下雪“退位减”为例,来分析并感悟算法多样化。人教版教材“退位减”是这样设计的,56-18=□教材直接出示列竖式减法,并归纳出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至于为什么要个位减起,而不是从十位减起,教材中提出一个问题,“想一想,从十位减起方便吗芽”来让学生明…  相似文献   

15.
1、提问式。最初要求学生说时,可以使用提问式。通过一步比一步深的问题,使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体会说的层次。如数学第二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当学生通过操作而初步感知后,就要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口算方法。为了使学生知道说什么,怎样说,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层深入的问题: 例题:23—7 问题:①23—7先算什么?(先算个位3—7);②够减吗?(不够减);③不够减怎么办?(从十位退出1个10和个位上的3加起来得13,再减7得6);④之后再怎么办?(再把6与十位退下1个10后剩下的1个10加起来得16)。  相似文献   

16.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是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九义”教材中采用了捆、解小棒的方法讲解例3:42-28的计算过程.我在教学中遵循了这一方案并强调了教具演示及全体学生动手用学具操作,深化“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的认识理解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理清思路,学习和掌握计算方法,突破了难点,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教法与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科书上是这样教的: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前两步学生易于做到,而第三步,学生计算速度慢,并且容易出错。教学时,教师如何来点拨这一内容,化难为易,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呢?我认为,利用补十数,变减法为加法,能提高学生计算退位减法的速度和准确率。一、认识、熟记补十数所谓补十数,即是当两个加数的和是10时,则称其中一个加数是另一个加数的补十数,简称补数。如:1的补十数是9,2的补十数是8,…,9的…  相似文献   

18.
笔者曾听了一位老师执教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23-8”。教参的要求是抓住“退位”问题讲解:个位上3减8,不够减,应从十位上退“1”,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是13,13减8得5;十位上2退去1得1,合起来是15。为了实现教参的意图,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课始,教师出示了一道口算题:23-2,学生很熟练地答了出来,教师随即将减数“2”改为“8”,问小朋友:“23-8=?”小朋友无法回答。教师一边板书课题一边说:“减数‘8’比被减数个位上的‘3’大,怎么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问题。”课堂教学很快进入下…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49页“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教学重点,而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的道理是重中之重,也是该节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20.
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在退位减的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比较多。如何防止发生计算错误,我们引导学生将珠算退位减法的口诀进行“改革”,运用到笔算中,把珠算、笔算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概括了“少一得九,少二得八,少三得七,少四得六,少五得五,少六得四,少七得三,少八得二,少九得一”九句口诀,经试验效果较好。如“43-26”,口诀为“少三得七”,因为被减数个位3比减个位6小3,不够减,向十位借“1”作10,与原来个位上的3合起来得13,个位13减去6得7,即43-26=17。再如“61-37”,口块为“少6得4”,因为被减数的个位1比减数个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