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设的“教师发展学校”实践中,通过反思以往教育事件、反思教学过程、集体反思等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直接环境,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规划包括:基于共同愿景的学校组织构建,涉及到教师的专业归属感、教育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基于教师合作的教研制度建构,涉及到“合作叙事”、“开放教室”和“课例研究”等制度;引领教师成长的生涯计划,涉及到教师的阅读计划、课题研究计划以及职业生涯计划。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程改革、教师自身发展和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我们从“师训教科研、学校和教师个人”入手,通过教师的“自主学习、自我反思、同伴合作交流”和“名师示范、专业引领”等途径,运用多种形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4.
学校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学校不但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场所。教师的自我更新是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自觉”“自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发展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在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中起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学校是一种学习系统,具备自成体系的能够推动学校创新、设计发展“愿景”、诊断教学效能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强调的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历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来临,未来的教师将是"发展的教师"。校本教师教育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方式。通过建立PDS的伙伴合作关系,推进基础教育的同时改革;开展课题研究,构建学习型学校,创造教师成长环境;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同侪互助——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应对专业化挑战的理智选择,一种合作的方式将更能促进教师个人以及相互间的专业发展。合作精神是教师专业的应然要求和时代赋予的必然使命,合作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创新的持久动力。在“研究者”这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合作研究的方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抉择。同侪互助的合作方式更能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关注教师群体的氛围里,鼓励共同反思,学会相互研究,将使每个教师都能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敞。  相似文献   

8.
当前教育学术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论述.由于所秉承的理论基础与论说立场各有不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过程与结果存在相当差异。但总结起来.可归结为三类取向: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反思的教师专业发展和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的注意力不是学习某些学科知识或教育知识。也不是个别教师的所谓“反思”.而是构建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一种真正体现“教师为本”理念的教师文化。其最理想的方式.是一种合作的发展方式.即由小组的教师相互合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的形成与改进。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文化”。正是教师文化。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基于教师之间的开放、互信和支持的合作互动的教师文化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当与本地课程发展结合起来时。是最为理想的一种文化。只有建立合作互动、充满活力的教师文化.才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之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新视阈:生活体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正是在这种“范式转换”的背景下,“生活体验研究”这一颇具平民色彩的教育思维和话语方式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日渐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主要原因则是传统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日渐失能,科学取向未能全面揭示教师专业成长本质。未来基于“生活体验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取向主要表现在:教师教育研究——关注教师的“生活体验”;教师专业成长——关切教师的自主发展;教师培训方式——关心“主体精神”与“个体生活实践”;教师培训策略——以能力为本位。  相似文献   

10.
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课程对教师文化的诉求新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教育秩序的重建,新的教育的灵魂是“对话、协商、理解、调整和不断生成”。新课程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的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变革,教师的合作不仅变成可能和现实,而且更是一种工作必需,这是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现实诉求。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的注意力不是学习某些学科知识或教育知识,也不是个别教师的所谓“反思”,而是构建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一种真正体现“教师为本”理念的教师文化。其最理想的方式是一种合作的发展方式,即由小组的教师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中的理解与视域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的意义不在其所传播的话语中,也不存在于教师身上,它存在于教师与其他教育者的视域融合之中。在教师教育中,教师与教育知识都是处于历史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育知识的增长变化一起构成一种内在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教师与教育知识构成一个统一体,构成一种运动关系的效果历史。任何教育知识的理解与接纳都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的自我理解与接纳。他们的视野与教师教育的课程安排间的融合与抗拒,推进了教师理解的创造性发展。视域融合并不完全是一种"共享"、共识,它一直包含着一种深刻地质疑与批判。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包括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师教育课程认定制度、教师学历教育制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等。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职业待遇不高、教师教育实践匮乏、教师教育标准陈旧等。因此,应创新教师教育制度,推进不同地区教师教育标准的动态平衡,并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标准,定期开展教师资格认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大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进而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师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化: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努力方向。为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必须对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实现教师教育终身化;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师培养模式,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打破传统的教师培养体系,建立多元化、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宽广的知识领域、高超的综合水平、精深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是综合课程教师所必备的素养。“三加一”培养模式,既可以充分利用专业院系师资力量和学习环境的优势,又可以使学生在师范学院学习系统的教育理论课程、参加扎实的教学实践,以达到综合课程教师所需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从福柯的权力/知识理论出发来理解他把规训时代的学校当作"监狱群岛"的论述,进而阐述他的规训时代的教师观:教师是整个社会规训机制的一个环节,也是规训机制的一个雇员,他处于监督和被监督的地位;教师的职能是对学生进行规训;教师进行规训的主要手段有空间分配、对活动的控制、创生的筹划和对力量的编排;教师进行规训的策略是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以及检查。  相似文献   

16.
专业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合作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三种主要形式的教研组、学科组及课题组,是集教学、科研及日常管理于一体的教师基层组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载体,具有自愿性、同一性及发展性的特征,呈现出完善知识建构、实现知识共享、提升教师效能感、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及生成学习动态环境等诸多价值功能.教师共同体合作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职业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的综合反映.建立完善开放的校本研究制度、建构人文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实施师徒教师教育模式、营造开放的学校环境氛围及确立"共识"的核心价值,对于构建和培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合作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在教育的对象、内容、目标等方面均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传道、授业、解惑已不能概括职业教育教师新的角色定位。在新时期,职业教育教师应树立"培训师"的角色意识,这样才能有利于形成"互动"式的教学环境,有利于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有利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18.
教师形象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人格品性等外显的综合表现.近代欧洲的三位教育家--洛克、卢梭和第斯多惠,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塑造了三种不同的教师形象,即:德性之师、率性之师与真理之师.三种教师形象既兼具师者的共性,又个性鲜明,对于当今时代塑造理想的教师形象有着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学校教育要完成自己的文化使命,客观上需要教师文化发生具有时代意义的转向。这一转向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教师的角色要从"神"转向人;教师的价值要从外在工具转向生命发展价值;教师的权利与责任要从非对称转向对称;教师的文化素养要从单向维度转向多维视野。  相似文献   

20.
教育理论与教师发展--从教师的生命之维来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向众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6):10-14,19
在强化教育理论学习的工具价值的同时,教育理论在教师发展中的生命意义被长期地遮蔽了,以致它们在生命层面上发生了断裂。从生命视角来分析,教师发展具有丰富的生命内涵,教育理论应体现强烈的生命关怀。教育理论促进教师生命发展的内在机制就在于教师通过教育理念养成自我教育意识、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剖析日常教学行为之后的教育信念和前提性假设、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和解放自己的生命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