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太极柔力球运动健身效果调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对从事太极柔力球运动项目的练习者进行生理指标的测量及问卷调查.结论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适合不同年龄人群练习的运动项目,它与太极拳、太极剑相比更是一项融竞技与健身为一体、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全新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2.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有鲜明的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新兴运动项目,本文在查阅大量有关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对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拟为太极柔力球运动继续向前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太极柔力球的发源、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改传统硬性击球方式,以弧形引化过程触及球体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技术特征、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现就太极柔力球的发源、发展及运动特点进行研究,并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今后更好发展该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太极柔力球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改传统硬性击球方式 ,以弧形引化过程触及球体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技术特征的 ,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项目。对太极柔力球的发源、发展及运动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 ,并对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应对策 ,为今后更好地发展与推广该项目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太极运动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开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推进太极柔力球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开展为研究对象,对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优势、作用及其开展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太极柔力球运动形式多样,趣味性强,适合不同年龄、体质、阶层的人进行锻炼,是一项融快乐于体育锻炼之中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它具有健身、娱乐、观赏、教育等作用;同时提出加强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学校的推广与传播,加强太极柔力球的师资培训,加强对太极柔力球运动重视,以活动促竞赛等措施来促进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开展。  相似文献   

6.
太极柔力球是一项简单易学,具有观赏性、竞技性、健身娱乐的运动,它具有我国的民族特色,是将太极融入其中的新兴运动项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有关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期刊,研究太极柔力球的起源,运动特征,以及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形态、心血管与呼吸系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心境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太极柔力球运动在普通高等学校中的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柳振纲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2):279-280,F003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一改传统的硬性击球方式,以弧形引化过程触球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技术特征的持拍球类运动,是一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通过对从事此项运动的高校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测试及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融健身,娱乐,观赏,竞技于一体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值得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法探讨太极柔力球运动及竞赛规则的演进过程,旨在为太极柔力球运动和竞赛规则改进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新兴民族体育项目太极柔力球运动在15年的推广普及中,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其竞赛规则还处于缓慢、无序的发展阶段,训练学及竞赛规则等方面的专项理论研究水平亟待提高。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太极柔力球运动推广普及的力度,通过竞赛规则的完善促进其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尽早成立中国太极柔力球运动协会。  相似文献   

9.
龚红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5):113-114,125
太极柔力球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不以直接“碰撞击打”为特征的体育项目。融传统(太极)运动方式与现代竞技双重特征于一体,是一项集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竞技性、表演性、适应性和活动方式多样性于一身,易于推广和普及,具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体育项目。本文通过对太极柔力球运动价值及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剖析,阐述其在普通高校开展的可行性,探索一条普通高校开展太极柔力球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0.
梁小莉 《精武》2013,(19):102-102,104
太极柔力球是一项蕴含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该项运动深受老年朋友的喜欢,但高职院校开展此项运动的则较少。从事柔力球教学多年,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积极效应,给出了高职院校开展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策略,认为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开展柔力球运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太极柔力球运动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效果。方法:将40名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人和对照组20人,其中,实验组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进行8个月的太极柔力球运动;对照组进行慢跑。8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改善,实验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与实验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太极柔力球运动对治疗老年性痴呆有很好的效果,是一项符合老年人的运动,老年人应积极参加该项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2.
太极柔力球中老年爱好者身体机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太极柔力球运动对我国中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影响,促进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发展,文章对山东省菏泽市18名中老年太极柔力球爱好者、16名中老年体育爱好者和12名中老年普通人安静时的心率、血压和运动即刻心率及运动后肺活量进行测定,计算布兰奇心功指数、PWC170和VO2max,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太极柔力球爱好者和一般体育爱好者的心血管功能、身体做功能力,最大吸氧量和肺活量明显优于普通人(P<0.05),太极柔力球爱好者比一般体育爱好者具有更优的趋向,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中老年身体机能和心肺功能的增强有促进作用,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13.
柔力球套路之美,兼取自由体操健体之美,武术套路技击艺术优之美,艺术体操律动之美。其动作难度主要反映在跳跃、平衡、转体三类动作,并且套路动作明显表现出复合多样性,套路动作连接呈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可采用融合创新法、移植创新法、类比创新法和动作音乐合拍法对柔力球项目进行创新。在创编柔力球新套路时,应把握新套路的基本特征,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并注重自我创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浅析太极柔力球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柔力球是一项新兴的民族体育项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文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的研究方法,以多年从事太极柔力球项目的教学经验,对太极柔力球的动作特点、器材、场地、适应人群、健身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剖析,为提高人们对该项目的认识和今后正确地锻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彩虹 《体育科技》2011,32(4):146-148,162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方法,分析了太极柔力球运动在湖北省高校推广现状及其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提出了提高师资力量,将太极柔力球加入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加大宣传力度,为太极柔力球运动注入青春的活力;提高大极柔力球技战术水平;加入大学生体育协会,让比赛更加名正言顺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太极柔力球秉承中国传统的太极阴阳理论,正逐步引领着世界潮流,目前已成为全国各地高校体育必修或选项课教学内容之一。文章通过对教学原则的论述,探析了在太极柔力球选项课教学中遵循它的教学实践效果的重要性,旨在为这个极富民族传统文化色彩的体育运动项目未来在高校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教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