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经济术语是经济文献的核心和灵魂。经济术语规范化是经济文献翻译的前提。本文列举了经济文献翻译中术语译名和普通词汇的不规范的现象,从经济术语翻译和经济文献中普通词汇的专业化翻译方面对经济文献的翻译规范化问题作了探讨,认为经济文献翻译规范化的核心是统一经济专业术语翻译和普通词汇的专业化翻译。  相似文献   

2.
术语在科技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术语有科技术语和社会科学术语之分。本文着重关注社会科学术语,因此,本文文中如不特别说明,提到术语一般指的都是科学技术术语。在双语词典中,包含社会科学术语是必要而且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尝试找到较好的社会科学术语的翻译方法以便于帮助词典用户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不断引入西方语言学文献,语言学术语翻译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语言学术语的翻译难度高、意义大,对译者的要求也很高,能否正确处理语言学术语的翻译,关系到整篇翻译的成败,影响着学术研究的发展。该文研究了语言学术语汉语译名不一致的现象,着重分析了语言学术语CDA的翻译,得出了较为恰当的术语汉译名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术语翻译应遵循的四个原则:准确性、透明性、简洁性、约定俗成性。希望对今后语言学术语的翻译问题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科技术语是科技文献传递信息的重要部分,对科技术语翻译的要求尤为严格。[1]分析俄语科技术语译法与翻译中易出现的错误,以利于人们能够更加准确、清晰、明了地记住科技术语。  相似文献   

5.
藏族宗教经典文献作为藏民族文化以及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在对其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宗教术语的翻译又不容忽视。对术语采取怎样的英译策略直接关系到对整个文本文化信息的传递及文化内涵的表达。本文从《西藏生死书》英文版中抽取宗教术语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其翻译特点,并提出相应翻译理论,以期为藏族宗教经典文献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化问题是当前人文和社会科学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从文化的角度谈论翻译也就成了翻译界炙手可热的话题,就像苏珊·巴斯奈特所说的那样,翻译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文化翻译这一术语频频出现在翻译研究的论文和专著里。  相似文献   

7.
文化问题是当前人文和社会科学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从文化的角度谈论翻译也就成了翻译界炙手可热的话题,就像苏珊·巴斯奈特所说的那样,翻译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文化翻译”这一术语频频出现在翻译研究的论文和专著里。  相似文献   

8.
作为汉字书写记录的第一代载体,简牍的发明对于汉字和汉语的发展以及中华文化传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简牍术语的准确翻译对于简牍文化的国际传播至关重要。本文先通过全面梳理简牍相关文献以及简牍文物,从中选取并确定了10个简牍名称作为简牍基本术语;然后对这些基本术语进行详细考证,形成了相应的术语释义;接着基于释义分析与比较,提出了适合于简牍术语翻译的释义法和意译标注法,并完成了简牍基本术语的对应翻译;最后进行了回译校验分析,得出回译校验是简牍基本术语翻译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是中医最重要的文献典籍之一。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基础术语,给典籍的翻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在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的翻译方法上,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分析现有的最具代表性的三个英译本可以得出结论,译者在翻译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和文本时,应从翻译目的出发,明确潜在读者群,针对文本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婷婷 《海外英语》2012,(18):176-177
国内许多语用学文献对于一些外来术语的翻译方式各异,缺乏统一。针对此现象,陈新仁教授在其文章《语用学术语汉译问题刍议》中进行了详细分析。文章首先引用了陈教授文章中列举的一些有争议的术语的翻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且进行了适当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科幻小说翻译介绍国外科学文化概念,反映相应的创新精神这一科学本质。科幻小说翻译从读者阅读的经验层次、科学文化涵养层次和理性思考层次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的意识。这既与当今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精神形成外在一致性,又与当今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人的科学素养形成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一时间,提倡科学、弘扬科学精神成为一股波澜壮阔的社会思潮。在新文化倡导者努力下,科学启蒙和科普译介逐渐走入国人中间。科学小品是左联知识者在开展“大众需要科学知识,科学要求大众化”的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新的文类,其特点是用散文的笔致,让科学与文学相结合,使文章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种新体例的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杨占 《海外英语》2012,(10):165-166,172
该文以意义和风格的准确传译作为评判标准,对一则科普文章的已有译本进行评析,并提出修改方案,认为结合语境考查词义,根据文体把握用词语体色彩,是译文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科学、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现,相应地出现了大批新的科技名词术语。统一科技名词术语,是当前信息时代的紧迫要求。科技名词术语的准确翻译更是个学术问题,也是伴随科技进步需要经常研讨的永恒课题。因此,从事这项工作,首先要深刻理解科技术语的特征,还要熟练掌握科技名词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以及遵循科技术语翻译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5.
论文英文摘要一般是中文摘要的转译,而两种语言的转译是在某些原则指导下进行的。本文以皮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为指导,结合高校学报人文社科论文摘要的英译实践,以实例讨论论文摘要英译的原则,期望对提高论文摘要英语译文质量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事物,必然会有大量的新词涌现出来。如何使科技信息在不同国度间得到及时、高效的传播,译者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阶段英语科技新词翻译策略主要集中在音译、直译、意译等传统翻译策略上,科技的迅猛发展与翻译工作的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通过分析科技新词翻译中存在的弊端,力求建立科技新词翻译的标准,提出系统化可操作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涉及"生态学"和"翻译学"。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阐述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社会科学论文英文摘要翻译研究的意义,应用生态翻译学主要核心理念,如翻译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论、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论、翻译主体的"译者中心"论等来指导社会科学论文英文摘要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8.
刘备集团在夺取荆、益二州之前,基本上遵守了《隆中对》的战略,实施《隆中对》表现出较强的秘密性。此后,刘备在世期间,因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刘备对《隆中对》战略的实施,进行了变革,而其集团重要人物对《隆中对》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成为荆州之失与夷陵之败的重要导因。刘备死后,《隆中对》已失去了战略实施的重要前提,因此,其秘密实施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诸葛亮也对他自己制定的《隆中对》战略进行了改造,本质上已经违背了他最初的战略。此后,蒋琬、姜维继续改造《隆中对》战略,而费祎则消极对待这一战略,从而使《隆中对》出现了大变异。  相似文献   

19.
试取辩证法为视角对我国若干最具有影响力的翻译标准及涉及的主要翻译技巧进行宏观性的扫描,旨在对我国公认的"信、达、雅"之间的辨证关系作出微观分析,以期为探索适用社会科学翻译、自然科学翻译和文学翻译标准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