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教育科学》2005,(3):16-19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农业大省,全省640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达4100多万。发展农业,教育先行。抓好农村教育,关键是抓好农村中小学教育。全省近2.6万所中小学校中有1.8万所为农村中小学校,1100多万名中小学生中有近700万人为农村中小学生。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巩固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是发展全省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不得高于国家控制的3%。虽然如此,但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远远要高于这个国家标准,这十分不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的教育水平。其中厌学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将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厌学现象进行一番研究,以期为这个问题提供一些思考之处。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而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因此,农村义务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不单是个人的义务,更是政府的“义务”,作为政府应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相应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50.32%以上,中国的教育问题实际上主要就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就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而言,农村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因经济落后而造成财政困难和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不公平现象是两个突出问题。义务教育的关键在于公平。对农村义务教育,尽管国家给予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的资助,但一直缺少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制度保障。本文认为,造成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教育政策中"公平性"的欠缺,并从制度视角分析不同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博弈过程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影响,对完善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50.32%以上,中国的教育问题实际上主要就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就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而言,农村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因经济落后而造成财政困难和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不公平现象是两个突出问题。义务教育的关键在于公平。对农村义务教育,尽管国家给予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的资助,但一直缺少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制度保障。本文认为,造成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教育政策中"公平性"的欠缺,并从制度视角分析不同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博弈过程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影响,对完善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小学教育,肩负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使命。然而,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低投入、高辍学、差条件、缺师资、没保障……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在目睹了一桩桩农村教育的真实事件之后,在西安集中研讨了中国农村教育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30多年的努力,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和发展,在全世界九大人口大国的发展中国家中,中国是唯一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国家。义务教育的发展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但在部分农村学校和西部偏远山村,由于经济落后,政府在教育方面投入资金有限,公用经费严重不足,许多学校应试色彩浓厚,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发展不平衡等众多问题。作为拥有九亿农民的超级大国,我国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想要农村发展,教育必须先行。而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检验一个国家教育水平最直观的标准。因此,我们必须把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上议事日程,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推动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保证我国教育事业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而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因此,农村义务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不单是个人的义务,更是政府的“义务”,作为政府应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相应的重要作用。一、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重大意义1.有利于为新农村培养与造就合格农民。要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而新农民的培育则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来进行。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素质,就应该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义务…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绝大部分人口都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点、难点也都在农村。因此,搞好农村家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目前形势,农村家庭教育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农村教育:我们关注什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中小学教育,肩负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使命。然而,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却是令人堪忧的。我国部分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在目睹农村教育的现状后,前不久在西安集中研讨了中国农村教育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晓东 《江苏教育》2008,(13):37-37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也是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可以说农村教育关系到国家教育的全局.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尽管近几十年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农村义务教育目前在农村工作中既是难点,又是重点。现实中,农村教育仍然比较薄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还比较大.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虽然有客观原因.但也和我们长期以来对农村教育的发展重视不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依据年龄进行分类 ,确定实施转移的范围 ;建议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 ,既立足当前 ,又考虑长远 ,有目标、分阶段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提高农民受教育层次 ,是彻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高作满 《教师》2011,(26):40-40
农村义务教育关系到我国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影响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贫富差距拉大,造成城乡教育差别显著。其直接反映就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贫乏。本文就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以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一、现代农民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有12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一直保持稳定和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对农民教育的成果。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全民教育的实施,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民素质的提高。 现代农民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不断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是如期实现农业…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2006年对《义务教育法》进行修订,义务教育得到了普及。2009年1月国家制定了中国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我国教育将踏上一个新的征途。农村教育历来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发展与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迫在眉前”。本文通过分析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现状,在校外影响因素既定情况下,对校内可控因素进行农村教育质量低下的归因。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就义务教育阶段来说,2009年全国共有各类学生约1.55亿,其中农村(包括县镇)学校的学生1.27亿,农村学校的学生占全国学生总数的81.7%。因此,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农村教育。近年来,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值得我们讨论解决。  相似文献   

17.
农村义务教育关系到我国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影响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贫富差距拉大,造成城乡教育差别显著。其直接反映就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贫乏。本文就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以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由于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大理白族自治州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形成了教学点多而分散的局面,严重制约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提高大理州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必须实施现代教育方式;必须集中力量办好农村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9.
税费改革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2003年我国实行了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同时将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由乡镇政府上移到了县,这有助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但是,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却面临着更为严重的问题。本文对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义务教育是县域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决议,加快县域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巩固和提高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成果?最近,笔者专门就此在临湘市进行了调查。临湘市地处长江中游,湘北边陲,辖9乡、13镇、1个街道办事处,是一个只有47.63万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