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片段]师: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被文章曲折动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对文中鲜明生动的人物有了深刻的了解。蔺相如、廉颇、秦王、赵王这四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这四位有血有肉的历史英雄都是那么的了不起,那样聪明能干。下面请大家更自由、更大胆地谈谈你喜欢哪个人物,不喜欢哪个人物,并说出理由。(学生思考)生: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赵国。还在渑池会上挺身而出,为  相似文献   

2.
[案例1]一位教师执教《将相和》教学片段: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 生1: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聪明。师:(语气平淡)嗯,还有吗? 生2:我喜欢廉颇,因为他知错就改。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中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张扬学生的个性。因此,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学生畅所欲言的气氛,借此来激活课堂,发掘学生潜能。可有些课例并不如执教者所愿,常给人一些困惑和反思。一、师生关系应民主平等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教学《负荆请罪》时,讨论廉颇、蔺相如这两个人物的特点。师:廉颇、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向谁学习?生1:我认为蔺相如能想到赵国的安危,处处避让廉颇的挑衅,顾全大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生2:我觉得蔺相如深明大义、心胸宽广,就连处处刁难他的廉颇也不得不佩服说:“你真是个深明大义…  相似文献   

4.
<正>一、见贤思齐,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垫底"在教学《将相和》时,当学生们学完《将相和》的内容时,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从课文中我知道,他并不是怕廉颇,而是担心自己如果和廉颇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这样秦国会趁机攻打他们赵国,从而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爱国的人"、"我喜欢蔺相如,我觉得他是一个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的人"、"我喜欢蔺相如的聪明机智、大胆勇  相似文献   

5.
师: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生1: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具有顾大局、识大体,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生2:我喜欢廉颇,因为他能知错就改。他同样有顾大局、识大体,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师:喜欢这两个人物的同学请举手。(班上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第十一册中的《负荆请罪》,故事人物性格鲜明。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编撰对联,评述人物。学生兴趣高涨,课堂上不仅有精彩的对联,更有精彩的对话。片断一:交流描写蔺相如的对联生:“唇枪舌剑斗秦王,宽容大度让廉颇。”对待秦王,寸步不让,而对廉颇,一让再让,蔺相如这样做都是为了赵国的利益,所以我这副对联的横批是“一心为国”。(朱莹)生:我写的下联与朱莹一样,但上联是“机智果断救赵王”,横批是“胆气大胸怀广”。生:我写的与他们差不多,上联是“针锋相对与秦王斗”,下联是“宽容大度把廉颇让”,横批“忠心为国”。…  相似文献   

7.
创新让学生个性飞扬 教学中,我们十分注意对学生不同见解的保护,让学生畅所欲言,摒(bìng)弃对试题标准化的一味追求。如学完《将相和》一课后,我提问:“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大部分同学都喜欢蔺相如和廉颇,而有一位同学却说:“老师,我喜欢秦王,因为他很威风。”话音刚落,全班“哄”地笑了起来,这位同学的脸也一下红到了脖子根。我马上对那位同学点点头,赞许道:“真不错,你的见解很独特。”那位同学的神色顿时又自豪起来。此后,上其它课文再提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就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了,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卢文英)  相似文献   

8.
张璞 《教育文汇》2013,(10):41-41
在上《将相和》这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来,有的说:“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他与秦王以命相拼,不仅有胆量,还有智慧”;有的说:“我最喜欢廉颇,因为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还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汪洋 《教育文汇》2013,(16):41-41
《教育文汇》2013年第10期刊发了张璞老师的文章《无法预约的精彩》。作者在上《将相和》一课时问学生: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大多数同学顺着文本的意思说喜欢蔺相如和廉颇,有一个同学却偏说喜欢秦王。于是,老师布置作业,让大家回去查找有关秦王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儿童辩证地看问题,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是语文教育提高学科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儿童的辩证思维能力是可以在早期萌芽并得到发展的. 案例一: 有位老师讲完<将相和>后,提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喜欢蔺相如,并讲明他的机智勇敢.还有几位同学说喜欢廉颇,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正准备结束时,突然,又有一名同学举手了,老师叫起他,他说:"我喜欢赵王".老师惊讶地问:"为什么?"学生振振有词地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位官职卑微的小官,赵王看他有才华,就大胆地使用他.秦国本来是虎狼之国,在赵王与秦王面对面斗争时,蔺相如挺身而出,战胜强大骄横的秦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每次斗争胜利后,赵王就对蔺相如破格提拔,所以蔺相如职位比廉颇还高.我就喜欢赵王敢于大胆使用人这一点."老师给予肯定:"同学们都喜欢蔺相如、廉颇,你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赵王的优点,这是很可贵的."学生得到肯定,心里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11.
《同学少年》2008,(1):52-53
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他又在渑池相会时,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此也被拜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扬言:"我要是见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可是蔺相如却说:"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儿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到一边儿了!"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赤裸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蔺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从此结成生死与共的朋友。  相似文献   

12.
[教学片段]执教 《廉颇蔺相如列传》到第二课时,我要求学生用“我认为是一个的人,从地方可以读出”的句式评价文中人物。一位姓羊的女生提出了令大家都出乎意料的看法:“我认为蔺相如根本就不是大家认定的那样有勇有谋、不畏强权、顾全大局的人。理由有三:首先,蔺相如表面看似‘有勇有谋’,  相似文献   

13.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人们都把注意力放在蔺相如与廉颇身上,对这两个人物作这样那样的分析评价。这当然是不错的。但是有一个人物也应予以重视,他,就是宦者令缪贤。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缪贤虽然是一个次要人物,着墨不多,却不可或缺。第一,是缪贤的荐才,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组成。三个故事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三个故事都有头有尾结构完整。就“完璧归赵”说,故事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以分别概括为“秦王以城易璧,赵王一筹莫展”,“缪贤举荐人才,相如奉璧…  相似文献   

14.
(<草船借箭>教学过程中) 师:同学们.对于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哪一个?请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我喜欢诸葛亮,因为他神机妙算. 生:我喜欢鲁肃,因为他忠厚诚信. 生:我喜欢周瑜. 师:喜欢周瑜?你一定有自己的想法,说说你的想法吧!  相似文献   

15.
(《草船借箭》教学过程中) 师:同学们,对于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哪一个?请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我喜欢诸葛亮,因为他神机妙算。  相似文献   

16.
在《将相和》这篇课文中,三个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联系。蔺相如、廉颇两个人物的品质和鲜明的性格特点,主要通过人物具体的言行表现出来。训练的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因此在对教材的处理与整体设计上,我是这样安排的:一、由合到分——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首先,教师介绍历史背景,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思  相似文献   

17.
周芳 《江苏教育》2000,(3):33-33
上完《将相和》,我组织学生开一个“小小评论会”,评论课中的人物。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又有同学说喜欢廉颇。我满意地点点头,正准备结束,突然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喜欢赵王。”我惊讶地问:为什么?他振振有辞地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位官职卑微的小官,赵王看他有才华,就大胆地启用他:秦国本来是虎狼之国,在赵王与秦王面对面斗争时,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所在的学校举行了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活动中,两位青年教师执教的《将相和》“负荆请罪”这一段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是总结蔺相如的人物特点,但是由于两位教师的处理方法不同,由此引发的教学效果也大不一样,学生求异思维得到的锻炼也大相径庭。片断一:师A:面对廉颇的步步紧逼、挑衅,蔺相如一举一动真使我们佩服,不愧为赵国的上卿。在此,蔺上卿,我们大家也有很多话想对你说……生1:你可真是大公无私呀!在你的心里只装着赵国,全没有自己个人的荣辱得失,我们一定要向你学习。生2:蔺相如,你的心胸…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辩证思维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可行的。案例一一位老师在教学《将相和》时提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说喜欢蔺相如,他们偏重于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还有几位同学说喜欢廉颇,他们偏重于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本领。出乎意料,一个学生却说:“我喜欢赵王。”老师惊讶地问:“为什么?”这个学生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位职位卑微的小官,赵王看他有才华,就封他为大夫、上卿。我喜…  相似文献   

20.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之一,文中的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历史人物性格鲜明,血肉丰满。那么,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