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论治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刘安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王安石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陈献章  相似文献   

2.
胡金波 《江苏教育》2014,(11):12-13
<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人们对夏天最突出的感觉是炎热,故有赤日炎炎、烈日灼灼、吴牛喘月、流金铄石等词语。夏天虽酷热难耐,但"夏天是花果成熟的季节"。我们"走进学习的夏天",若要"安享果实成熟的乐趣和快意",就应时刻不忘"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努力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上下工夫、见成效。  相似文献   

3.
[原文]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相似文献   

4.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人们对夏天最突出的感觉是炎热.故有赤日炎炎、烈日灼灼、吴牛喘月、流金铄石等词语。夏天虽酷热难耐,但“夏天是花果成熟的季节”。我们“走进学习的夏天”,若要“安享果实成熟的乐趣和快意”,就应时刻不忘“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努力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上下工夫、见成效。  相似文献   

5.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才广,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  相似文献   

6.
《招生考试通讯》2009,(4):I0015-I0016
命题NO.33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相似文献   

7.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相似文献   

8.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相似文献   

9.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元以致远。夫学欲静也,才欲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将复何及!”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戒子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  相似文献   

11.
诫子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相似文献   

12.
刘开于《孟涂文集》中云:"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意思是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可见,"问"对"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在的中学语文存在教学效果不显著,语文课堂一片沉闷,教师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学生...  相似文献   

13.
书生亦行者     
《同学少年》2011,(10):25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立德。——题记读书的意义在于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广见识;读书的意义在于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鄙陋,不偏执;读书的意义在于涵养性情,修持道德;读书的意义还在于使人明晰地结合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功者多读书。郁达夫侨居日本期间,每月平均读书二十部,四年时间总共读  相似文献   

14.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释]①选自《诸葛亮集·诫子书》。意思是用宁静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养成美好的品德。②淡泊:平静而不  相似文献   

15.
学习这个词,我们实在再熟悉不过了。学而时习之,一般我们会把学定义成接受新的知识,而把习理解成温习或与知识相关的训练。可是说到学问呢,大家好像就容易有点心虚了,似乎没有达到学富五车的程度,不敢轻易提学问二字。其实,学问,无非就是“学”与“问”嘛。所以,我们在课本里也学到了“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这样的话。太多人讨论过关于中国的学生不善于提出疑问的  相似文献   

16.
刘会君  于芳  亦明 《高中生》2011,(1):19-21
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完善自我、实现理想人格,进而影响他人,奉献社会。Reading classics to improve your mind读经典修心智喜欢读书,更时常会读诸葛亮的《诫子书》,感受颇多。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  相似文献   

17.
<正>常听人说:"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常新。"初时不知所以,现在觉得所言甚是。让我们一起向诸葛亮老师学习十堂课,在变局中安身立命,在逆境中找到力量。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  相似文献   

18.
王春美 《辅导员》2011,(17):23-24
学习语文要善于思考,时时留心多动脑,其实就是在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自己的思维高度。善思考、常思考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和素质。我国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  相似文献   

19.
诸葛亮临终前,给8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下《诫子书》,先后提出"立德""立志""立学"等三项要求,具体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我们发现,"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语,它与"德""志""学"都有紧密的关联,所以"静"的含义亦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与疑从来就有着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清代学者刘开认为:“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作为学习的亲密伙伴,质疑决不局限于某一个阶段,而应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因此,诱导学生质疑也不应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支插曲,而应始终处在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在上课时无休止地提问题。事实上,在教学中也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令人担心的倒是学生由于从教师的讲解中已得到满足而不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