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职业教育视域中,专业论与普通论两种课程理念形成鲜明对峙与冲突。这两种课程理念分别受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教育性的质性规定,并在课程实践中表征为相互冲突,其表层冲突在于职业教育课程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失衡,其深层冲突则表现为社会需求与个体发展的价值取向异化。为实现职业教育课程理念融合,应树立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职业教育课程观,调和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的职业性与教育性价值取向,构建专业论和普通论相融合的课程行动体系。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教学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职业教育必须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树立与我国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观念;在教学方法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课程建设应强调职业性与非职业性的统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处理好就业与创业的关系,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3.
厘清职业教育“职业性”和“教育性”的辩证关系,促进“教育性”与“职业性”和谐共振、比翼双飞,是明晰职业学校办学思路、推进职业教育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职业性与教育性“两翼”比翼双飞,需在理念层面注重“立业”与“立人”和谐统一,在实践层面推进“教、学、做”有机融合,在生态层面构建专业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是职业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立足点,正确认知其内涵、外延对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其名称看,应该将职业技术教育统一称为职业教育;从其内涵上看,是职业性与教育性融合下的专业、方法及社会等三种能力的结合。因此,其外延必须进一步扩展,从形式与内容综合上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5.
教育价值可划分为工具价值和育人价值。职业教育会表现出教育性和功利性两面。我国当下的职业呈现教育功利性与教育性的偏废现象:一是部分学校职业教育脱离功利性的问题;二是部分学校职业教育的过度功利化倾向。职业性和教育性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属性,两者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排斥,只有两者同时兼顾好,才能培育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应当坚持教育性与功利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职业性"与"教育性"之间——论职业教育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价值研究中存在着过分注重职业性价值取向、弱化甚至忽视教育性价值取向的现象,其根源在于研究维度的偏失.通过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内涵及特征进行考察与审理,确立"职业性"和"教育性"的研究维度,进而确立一种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观,为职业教育价值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徐健 《江苏教育》2014,(16):34-35
<正>首先,不能因为案例中校长的忧虑,从而产生对职业教育对口单招制度的怀疑。对口单招制度始终是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自1987年起,国家教育部就着手进行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直接上大学(普通高校)的探索,制度设计者是认识到职业教育"职业性与教育性"的双重属性,也看到职业教育的发展"立足现实与  相似文献   

8.
美国社区学院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基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形成较为先进完善的运转机制和管理模式,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有机融合,是维护美国社会基本稳定和秩序的社会治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在统筹地方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资源、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进行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李运庆 《成人教育》2012,32(6):15-17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类别,其本身既应具有一般教育所具有的"教育性"属性,也应凸显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教育特色。但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来看,既缺乏应有的"教育性",也没有实现真正的"职业性"。因此,各职业院校必须从"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不断加强行业规范建设,不断提升教科研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以此确保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职业教育也同样如此。但是,由于职业教育固有的职业性和教育性并存的两重性特点,反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选择和实践模式上,要么过于强调其教育的同质性的育人功能,忽视其职业性:要么过于强调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工具性作用,无视其教育性,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具体表现在架起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与企业聘用制度之间的桥梁,畅通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上升通道;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产教融合。总结发达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先进经验,可归纳为:基于学习成果导向构建资历框架标准体系、彰显证书整合功能、吸引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注重职业资格与学历资格等值沟通。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建设经验,建立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综合性资格框架标准体系,推进多元主体参与的国家资格框架组织建设,完善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认证制度,构建普职等值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其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具有重大意义,而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正在于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当前,高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尽快建立独立的高职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细分考试结构,确立兼职教师在高职教师队伍中的地位,以保障高职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高高职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学习化社会及终身教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要求人们从新的视角理解教育功能、学校教育的地位、职业与技术的根本含义、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学习化社会中的定位。本文认为,新时期的高职高专教育应重新对其教育职能、服务区域、培养目标、市场需求、课程设置、课时安排、业务技能、培养规模等进行合理定位,以适应学习化社会建构的需要,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朱亚娟 《成人教育》2021,41(4):88-93
英国是最早建立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的国家。其“两个证书”制度、统一证书体系、国家资格框架、C&G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能力等级标准、职业能力评定依据、职业能力评定方式等值得肯定,但存在职业资格证书等同于低水平技术技能、摇摆于两种职业资格鉴定模式之间、职业资格证书设计理想远胜现实等问题。建立我国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必须强化法律保障作用、建立资格证书制度、注重能力认定公允、企业必须高度参与。  相似文献   

15.
桑凤平 《教育研究》2012,(6):150-154
日本职业教育通过系统的职教立法,为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专业设置紧契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企业内部职业教育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原动力;产学紧密合作,实现产业界和学校的互利互惠;终身职业教育理念,使员工更好地适应产业的发展。实现我国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应加快立法工作,实现职业教育的法制化;发挥各自优势,推动职业教育办学规范化;强化政策引导,推进企业内部职业教育普及化;推动校企合作,实现产学合作互补化;完善农村职教,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缩小职教差距,实现区域职教特色化;转变职教观念,实现职业教育终身化。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已是必然。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实现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7.
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是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纽带和"突破口"。在终身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基本架构应由"一个目标、两条干线、三种要素"组成,其中"三种要素"指不同本质内涵教育形态、不同类别学习成果和不同理念学习方式。为推进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从而为搭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应以资历架构体系为支柱,促进不同本质内涵的职业教育间的沟通;以个人学习积分卡制度为基石,推进不同类别学习成果的职业教育间的互认;以混合式学习方式为阶梯,促进不同理念学习方式的职业教育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工业4.0”的浪潮在给德国经济发展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给德国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德国提出了职业教育4.0计划,开启了职业教育的系统变革:围绕劳动者数字能力培养,调整职业教育培训内容;建设数字化教育设施,实现传统教育模式数字化改造;分类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工业4.0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也应立足于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实施面向工业4.0的数字化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加快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师信息素养,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和普职等值性资格体系。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内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职职业资格证书社会认可度较低,原因在于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学历证书无法有效互换,学校与学生盲目考证,高职与中职、普通高校职业资格雷同,高职职业资格证书无法与就业准入相衔接。为此,高职职业资格证书应在追求实用性、社会性、复合性、互换性、开放性、设计性、国际性内涵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20.
校企文化融合是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增强高职院校职业氛围,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养成的视角,探讨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