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变线”即乒乓球比赛中落点和线路的变化,是战术实施的核心环节。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2016年连续十次世界大赛中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右手持拍选手变线策略运用特征与效果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乒乓球队的科学训练和参赛提供借鉴。结论:1)非变线策略是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主要形式,变线策略是其辅助形式;变线策略的得分效果明显优于非变线策略;变线和非变线策略在比赛制胜中发挥着几乎同等重要的作用,但变线策略的运用效益更高。2)从正手位突破是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变线时的主要方位选择,从反手位和中间位突破是其辅助方位选择,三种变线策略间无明显得分效果差异,但变线至中间位策略得分效果略好;从正手位突破在比赛制胜中的作用明显高于从反手位和中间位突破,后两种变线策略在比赛制胜中的作用大致相等。3)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变线策略的运用上不仅灵活多变,而且重点突出。与非变线策略相比,各种变线策略形式的运用效果整体上都较好,尤以使用率最高的7种变线形式最好。  相似文献   

2.
第29届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技战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2008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比赛得分技战术运用情况的现场观察和资料统计,分析、总结当前男子跆拳道运动员的专项技战术特点:当前国际跆拳道比赛中采用左实战势进行对抗得分的技战术明显高于右实战势,但具备左右两侧实战势对抗能力的运动员中优秀选手居多,具备两侧实战势可增加比赛中的战术使用,对比赛取胜更加有利;横踢得分比例降低,其它技术的得分比例增加,右前横踢是弱点技术;后横踢在各战术中的得分数量较为均衡,前横踢主要在垫步进攻和滑步反击时使用并得分,后踢主要以迎击得分为主,击头得分在本次比赛中大部分使用了进攻战术。  相似文献   

3.
以参加2005年十运会武术套路比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就运动员在动作质量、演练水平和难度动作方面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十运会套路比赛反映出了运动员良好的竞技能力,运动员的得分能力普遍增强;(2)套路运动员在得分能力和得分手段上存在着较大的性别差异;(3)高水平男子套路运动员的竞争,已由新规则实施之初的难度动作的竞争转变为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的竞争,而女子运动员得分能力的差异则较为分散.但与男子运动员相比,难度动作对于女子运动员得分的影响则明显高于其对男子运动员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摘要:乒乓球比赛中先变线是技战术变化的重要体现,目前对于乒乓球技战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接抢段、发抢段、相持段等三段式相关指标上,尚未发现先变线的系统研究。应用北京体育大学蒋家珍博士研究的《乒乓球比赛数字编码技术与技战术统计分析系统》,对李晓霞、丁宁、刘诗雯在2009年-2012年间共30场比赛进行录像观察分析,在所获得的135470项有关击球站位、击球技术、击球落点、击球效果、击球线路等技术数据的基础上,从先变线的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刘诗雯在接抢与发抢阶段、台内球与近台反手位的先变线但在相持阶段、中区的球先变线的效果相对较差;李晓霞在三名选手中先变线比率最低,先变线效果也最差,她的先变线主要在发抢阶段;丁宁倾向于接抢阶段先变线,在接抢与发抢阶段先变线的得分效果比刘诗雯略差。  相似文献   

5.
对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腿法技术运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212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腿法在跆拳道比赛中的运用,横踢是核心技术,特别是后横踢是得分的主要手段,其得分率占80%以上,拳法得分依然为零,因此应加强拳法得分能力的培养;男子运动员对高难度击头腿法的得分均优于女子运动员,说明我国女子运动员对高难度击头技术的掌握不如男子运动员;在本次比赛中采用防守反击打法的运动员占多数,以稳求胜.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优秀女子网球选手红土单打比赛相持阶段的技战术运用和得分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持阶段的技战术主要体现在扩大进攻优势、攻防转换和被动防守三个方面;在比赛相持阶段,运动员在加强进攻的同时,减少非受迫性失误,提高攻防转换能力,是提高得分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运用观察、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比赛得分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男单杀球得分和失误送分中外运动员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推扑挡球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男双中外运动员在杀球﹑吊球﹑网前﹑推扑挡球得分和失误送分五项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女单杀球得分中外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女双中外运动员杀球得分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推扑球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失误类型上,男女单打击后场球、杀球、放网失误所占比例较大,接发球失误最少,中国运动员各项失误次数普遍低于外国运动员;男双中放网、挑球、平抽挡失误所占比例较大,女双则是击后场球、杀球、放网失误最多,发球失误普遍较少,且中外运动员之间差距不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当今羽毛球混合双打比赛得失分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比赛中失分的比例大于得分;发球阶段和发球后攻守阶段失分比率高,接发球、接发球后攻守阶段、相持阶段和多拍阶段得分比率高。在得分方面,前、中、后场依次递减,前场和后场得分高于失分,男运动员得分能力强于女运动员。  相似文献   

9.
目的:Daedo电子护具应用以来,跆拳道比赛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技术的得分现象,这些新技术的得分是偶然发生的?是否具有区别于其他得分技术的运用特征呢?此方面研究尚属空白。方法: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应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实验法探寻DaeDo电子护具下跆拳道新得分技术的电子护具识别情况和比赛运用特征。结果:1)新得分技术脚内侧横踢、中位勾踢符合规则要求和力学原理;2)脚内侧横踢、中位勾踢达到DaeDo电子护具得分力值的成功率高,分别为94.84%和92.97%;感应力值总数分别为299.9和294.7,比相似技术低,但达到得分力值标准;其感应率均为99.24%和98.28%,比相似技术高;3)随机统计22场比赛运动员的新得分技术的使用次数达30次,得分3次。结论:1)新得分技术脚内侧横踢、中位勾踢达到DaeDo电子护具得分力值和感应标准,在使用DaeDo电子护具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运用新得分技术是有效得分手段;2)脚内侧横踢适用于贴靠战术,在各种战局战况下贴靠时可代替近距离脚背横踢,以提高得分率;3)中位勾踢技术可运用于不同战术,受战况等因素的局限,在比赛中要与推踢技术配合使用,以出其不意得分。意义:为运动员在DaeDo电子感应护具的新规则运用下有针对性地发挥技战术打法提供实战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会中与对手比赛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女排发球、接发球效果不如对手好;一攻中的快攻得分比对手多,但进攻方式及进攻点相对单一,且在比赛中发挥不太稳定;球队的整体强攻、拦网技战术运用能力及效果与对手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十运会女子武术套路预赛取胜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十运会,从武术套路预赛女子赛区各单项成绩与各部分得分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各自选全能项目得分的角度入手,分析各项目比赛中女子运动员取胜的技术因素.根据各个项目中运动员发挥的现状特点,以及各部分得分在评定中的权重作用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世界优秀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制胜技战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方法,对世界优秀网球女子单打比赛23项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女子单打运动员制胜因素是一发得分、破发机会、二发得分、破发次数、非受迫失误.可以看出,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主动进攻意识强烈,破发机会越多破发的得分才越高,运动员控球能力、意识强,在对抗中稳定性好.建议我国运动员加强主动进攻意识,实现得分方式“百花齐放、全面开花”,提高关键阶段“一球制胜”的能力,增强控球能力、控球意识,加强体能训练,增强与国外运动员训练、比赛的机会,培养过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9年和2010年世界排名前十的羽毛球男双运动员,30场(75局)比赛的定格录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中外羽毛球男双项目的得分技术。通过研究揭示了,优秀男双比赛不同性质的得失分中,男双制胜主要依赖直接得分;中国运动员直接得分列第五位,处于底层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采用更加积极主动的进攻型技术来获取得分,运动员不能轻易将进攻机会让给对手;受传统"攻守打法"的影响,中国运动员,更多依赖"进攻",防守反击较少。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新规则实施以来世界前八名女子射箭运动员的成绩特征进行分析,为我国女子射箭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女子射箭项目排名赛成绩越高,在比赛中获得奖牌的概率越大,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国女子射箭队个人项目后备力量薄弱,基础技术有待提高,目前难以打破韩国女子射箭队的统治地位;中国女子射箭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的表现起伏较大,前三局的得分能力不强,需要加强开局得分能力的训练;为有效应对“远箭”局,发挥正常水平,需要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15.
跆拳道属于对抗性项目,运动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战术的发挥,而一场比赛中,一个运动员如何安排自己的技战术,又往往与其自身的技术类型有关.因此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当中,运动员往往会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特点的具体情况和对不同技术熟练程度和感悟力,来对自身技术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的训练,从而形成符合其身体特点的技术类型.对于专业运动队来说,在运动员的选材,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使运动员形成什么样的技术类型才更有利于其运动成绩的提高,就显得犹为重要和关键.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术类型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运动员的选材教学和训练中应根据运动员不同身体特点,为其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来引导跆拳道运动员形成最能适应其身体素质特点的最有力的竞技水平发挥的技术类型.从而为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决赛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了提供世界跆拳道女子运动员最新的、最高水平的技术特征;为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提供最新的、可靠的数据;也为我国女子跆拳道运动今后的技术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2013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决赛共计8个级别25局的比赛为研究对象,运用录像观察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运动员运用有效技术动作、使用腿法、得分、警告等进行统计,分析世界跆拳道女子最高水平的技术特点。得出结论:1)、横踢和侧踢是世界优秀运动员使用最多和得分最高的2项技术。2)、侧踢高位和高横踢是世界高水平运动员高位得分的主要技术,尤其是侧踢高位已成为得分最多、命中率最高的技术。3)、单腿连击技术使用率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世界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在近两年的20场国际比赛的发球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运动员发球多选用前场1号区,男、女运动员在发球落点区域的选择上不存在显著性差;6号区和3号区的发球得分率较高,2号区发球失误率高,1号区失误率最少。男、女运动员发球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男运动员发球得分的能力要强于女运动员,男运动员发球失误率高于女运动员。  相似文献   

18.
每球得分制条件下一攻与防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观察统计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通过对1998~2000年国际与国内大型排球比赛的调研,探索了一攻与防反的关系.结果表明,发球得分制下发球、拦网、防反等得失分规律在每球得分制规则下仍发挥着作用.技术得分排序没有变化,发球得分的比重增大.防反在比赛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新规则背景下,以2010年广州亚运会女子跆拳道8个级别74场比赛中运动员的得分技术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在使用新规则后的场均得分有了显著提高;得分技术中,腿法技术是主要的得分技术,拳法在比赛中的得分仍然很低;比赛中腿法技术的运用成功率较高的是:后横踢、下劈、前横踢,在组合技术的运用成功次数排前5位的是:前滑步+后横踢、后滑步+后横踢、垫步+前横踢、垫步+下劈、前滑步+下劈;在比赛的得分中,1分分值的得分率在降低、2分及3分分值的得分在比赛中占主导,击头得分技术的种类在比赛中大大增加,旋转腿法技术在比赛中的成功使用次数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田径比赛规则的基础上,结合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成功经验,对运动员运用规则所规定和允许的各种有利条件,制定合理科学的比赛战术,充分发挥其技术水平,赛出优异成绩作相应的探讨。提出径赛运动员应合理分配好预、次、复赛中的体力;中长跑运动员在弯道跑时应选择在实跑线内侧跑进的路线;田赛运动员应科学地运用时限的规定,选择好试跳的时机;高度项目运动员应运用免跳战术,选择好合理的起跳高度;远度项目运动员应力争在前三轮比赛中发挥出个人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