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吴汝纶课程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汝纶为古文学家和教育家.1866年幕佐曾国藩,始"睁眼看世界".20世纪初叶逐步形成了他的"中西合璧"的课程观,将<天演论>、<原富>列入大学的西学课程中.开风气之先.从而使中国近代课程冲出洋务派的"西文"、.西艺"教育的囹圄,跃到"西政"教育领域.吴汝纶的课程观对于近代课程改革,了"创榛辟莽,驱先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课程本质观是影响幼儿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称<纲要>),着重从儿童中心主义的课程本质观出发,与幼教同行探讨在这种课程观指导下的教育活动实施问题.  相似文献   

3.
提高《教育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如何提高<教育评价>课程教学质量提出了三个观点:一是加强<教育评价>课程教材建设;二是优化<教育评价>课程教学过程;三是开发<教育评价>课程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教育的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首先说明了课程生态观就是把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看作是有机的统一.然后阐述了确立课程生态观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社会和人的发展对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追求.最后提出应该确立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强调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使学生在面向自然、面向他人、面向生活中和谐而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溪 《陕西教育》2009,(4):42-43
"绿色教育"一词源于环保教育,随着研究者的解读与探索,其内涵日益丰富.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首次提出现代教育也应为绿色的,用可持续发展的的核心理念重构了现代教育.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理念,逐渐强调和突出了这种绿色精神,即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在绿色教育理念的启示下,从以下几方面尝试构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绿色课程空间.  相似文献   

6.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为配合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文秘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文着重介绍其中的<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一书.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资本论>、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21世纪愿景>在不同的时代,对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分别作出了与时俱进的阐述,并为人们提供了系统思考的成功典范.20世纪初,杜威提出了举世闻名的"从做中学",最终,他改造了美国教育制度.21世纪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反思"从做中学",把产学结合视作高职教育系统之系统的系统观呼之欲出,其结果必将成功构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的发展模式,必将无愧于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他60年代中期又提出:"课程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1999年6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一个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从以上可以看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迎接新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而素质教育的实施要靠教师,如何培养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素质已成为21.世纪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课程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新课程观告诉我们: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在三板块的新课程中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它们具有等同的教育价值,不存在孰主孰次、孰重孰轻的区别。因此,实施新课程工作开始时,我校首先从高一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基础教育无疑面临着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为了适应时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重视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第一次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必修课,并强调其中的研究性学习,这种课程在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具有突出地位,将贯穿于小学到高中整个基础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11.
蔡薇 《中学生物学》2005,21(9):31-33
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强调以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评价观上更加突出人本性,使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激励功能,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2.
早在20世纪,就有专家大声疾呼:教师要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给孩子们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别在教学中继续上演"教师抱着学生走"的戏码.自主学习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因此,自主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提出,是对传统学习观的一次重大革命.  相似文献   

13.
"漫话"中的智慧--读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简介: 约翰·洛克(John Lock,1632~1704)是1 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他在哲学上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论",认为人的心灵如同一张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都从经验中来.由此出发,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洛克使教育进一步摆脱了神学和古典主义的束缚,发展为世俗的、为现实生活服务的现实主义新教育.他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已不再有夸美纽斯"来世说"的痕迹,提出了完完全全世俗化的教育目的,即著名的"绅士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符合当时英国社会需要的绅士.他的学科设置也极力推崇现代科学和世俗道德,反对经院主义教育的古典主义倾向.洛克的教育思想在<人类理解论>和<工作学校草案>中有一定的阐述,但他对教育的见解主要还是在<教育漫话>中有更深入的阐发.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教育的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首先说明了课程生态观就是把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看作是有机的统一。然后阐述了确立课程生态观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社会和人的发展对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追求。最后提出应该确立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强调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使学生在面向自然、面向他人、面向生活中和谐而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标志着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指导思想的基础教育改革已进入纵深发展的新阶段.<纲要>指出,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科学>课程是<纲要>提出设置的一门新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明确规定的新课程.北京教育学院综合理科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专业的部分教师在参与制订北京市<科学课程标准>工作的基础上,着手编写<科学>课教材,其中小学三年级上学期使用的第一册<科学>课本(实验本)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下文将对这本教材做些概括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学《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课程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行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学课程<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由<学习策略1:在中学获得成功的技能>、<职业生涯研究>、<发现职场>、<设计你的未来>、<领导与同伴支持>、<高级学习策略:在中学后获得成功的技能>和<驾驭职场>七个课目组成.本文概要介绍了该课程的地位、所组成课目的主要内容、总体课程期望和教学方法,并提出了该课程的特点及对我国中学课程开发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目前相关企业(行业)对高职高专类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对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行进了深度分析.概述了目前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等特点,提出了教学改革创新的几点建议:更新教材内容,强化工程知识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顺序,使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置更加合理,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论"教学的创造"--与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教授的对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部佐藤学教授,系教育学博士,长期专攻课程论、教师学.著有<美国课程改造史>、<教育方法学>、<教学研究入门>、<课程论评>、<教师这一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设计教育改革>等等.笔者同他有20多年的交往.本文归纳了新近几次我们交谈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杜威的活动课程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是 2 0世纪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 ,他依据自己独特的哲学观、心理学观和社会观 ,建立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其中他的活动课程论是这一理论体系的突出表现。他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 ,提出了“社会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的教育原则 ,这些深入到他的课程论中 ,对 2 0世纪的课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由于时代和指导思想的局限性 ,杜威的活动课程论不可避免地有其缺陷和不足 ,但其中的合理内核 ,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及活动课程的设计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一、杜威的活动课程观概述1 重视儿童兴…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设的,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一门综合课程.为此,本文拟谈谈融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四个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