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了解女性犯罪者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格特征,并探讨犯罪类型、年龄、文化程度和已服刑时间对她们的人格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版对395名不同犯罪类型的女性犯罪者施测,采用SPSSl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犯罪类型的女性犯罪者的内外向性(E)、神经质(N)、精神质(P)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掩饰性(L)的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具有高外倾性,高神经质,高精神质,低掩饰性的特征;不同犯罪类型和不同年龄的女性犯罪者的人格特征没有明显的差异;文化程度对女性犯罪者的内外向性(E)和精神质(P)没有明显的影响,对神经质(N)有明显的影响;已服刑时间的长短对女性犯罪者的内外向性(E)和神经质(N)没有明显的影响,对精神质(P)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某高校2010级2 214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的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量表得分与常模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在掩饰程度量表得分上与常模无显著差异;有161人的神经质得分大于等于65,占8.0%;男女大学生在精神质、掩饰程度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90后"与"80后"大学生在内外向、神经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因而,"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整体状况良好,但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测验(88题成人版EPQ)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内蒙古医科大学近40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在大学新生群体中存在多种人格类型分布,新生样本心理健康水平较高;(2)不同人格类型的心理健康与常模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启发性意义;(3)医学新生的神经质(N)与精神质(P)得分越高,相对SCL-90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内外倾(E)与掩饰性(L)得分越高,相对SCL-90因子得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则越高,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测试时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女性犯罪者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格特征,并探讨犯罪类型、年龄、文化程度和已服刑时间对她们的人格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版对395名不同犯罪类型的女性犯罪者施测,采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犯罪类型的女性犯罪者的内外向性(E)、神经质(N)、精神质(P)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掩饰性(L)的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具有高外倾性,高神经质,高精神质,低掩饰性的特征;不同犯罪类型和不同年龄的女性犯罪者的人格特征没有明显的差异;文化程度对女性犯罪者的内外向性(E)和精神质(P)没有明显的影响,对神经质(N)有明显的影响;已服刑时间的长短对女性犯罪者的内外向性(E)和神经质(N)没有明显的影响,对精神质(P)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为内蒙古高校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对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300名在校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作相关分析.结果:样本高校大学生SCL -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达显著水平;SCL -90总分与人格维度当中的内外向、掩饰程度均呈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正相关,其中与神经质维度关系最为密切(r=0.587);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与现状,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较同龄人高,特殊信任年级差异显著(F=5.164,P〈0.01),普遍信任专业差异显著(F=3.551,P〈0.01);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女生的E、P分高于常模(P〈0.01),L分低于常模(P〈0,01);男生的P分高于常模(P〈0.01),N分高于常模(P〈0.05),L分低于常模(p〈0.01);神经质维度与人际信任有显著正相关,掩饰性、内外向维度与人际信任有显著负相关。高校要客观看待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格和人际信任的特点,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点,比较学生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研究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86名大学生为被试,分别施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两个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高职男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上高于女生;男、女生除在情绪稳定性(N)存在极其显著差异,E、P、L三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SCL-90总均分与神经质(N)、精神质(P)之间显著相关;EPQ量表各个因子与SCL-90量表各个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师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人格特征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EPQ和一般情况问卷对5270名新生进行测试。结果:除恐怖因子外,高师新生SCL-90其余各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内外倾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显著低于全国青年常模;人格特征、对专业的满意度、生源地、体育运动、是否开设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缓交学费、学科类别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高师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人格特征及环境、教育等因素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人格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艾森克(EPQ)人格问卷(青少年版)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MSSMHS)对1255名初中生人格与心理健康关系进行测试,探讨其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初中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较高,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与性别差异,随着年级增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渐下降;除抑郁因子外,男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女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在人格各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心理健康水平随着E得分的增高有增高的趋势。而在P、N上的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3)人格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并对心理健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其中神经质、精神质对心理健康有正向预测作用,内外倾对心理健康有较强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采用金伯利·扬的网络用户自我判断量袁和艾森克人格特质量表,对商洛学院120名和西安文理学院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其中男生59人,女生147人。结果(1)被试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网络成瘾量表不同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学科性质、教育程度、生源地等变量上的差异,差异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2)被试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神经质维度、精神质维度、掩饰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内外向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3)网络成瘾者的网络依赖性和精神质维度、神经质维度呈正相关,而和掩饰性维度呈负相关。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当代彝族中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状况,对850名攀枝花市彝族中学生进行调查,使用自编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去本族同着、族际适应、生活适应、学业适应。结果发现:(1)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但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从具体维度水平上看,去本族固着在性别的主效应显著;其他维度在性别和年级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上均不显著;(2)性别存维度去本族固着、学业适应以及总体上差异显著,均表现为男生低于女生;(3)彝族中学生总体文化心理适应及各个维度的年级发展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大多未达显著性水平,仅在去本族固着维度上表现为高一显著高于初二。  相似文献   

12.
以河南省某地3所高职医学院校的1029名大学生为被试,运用学习动机量表(WMI)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在性别比较上,在内生动机上,男生在热衷性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在内生动机分量表上得分也显著低于女生;在外生动机上,男生在依赖他人评价、选择简单任务和外生动机分量表上得分均显著低于女生,但在追求回报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在年级比较上,在内生动机的挑战性和热衷性两个维度的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外生动机的依赖他人评价、选择简单任务两个维度和外生动机分量表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3)在独生与非独生比较上,独生子女在热衷性维度以及内生动机分量表上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在外生动机上,独生子女在依赖他人评价、选择简单任务和外生动机分量表上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3.
笔者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网络成瘩量表对内蒙古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网络成瘾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女生;理工科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量表总分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大学生网络成癌量表总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比较得知大一学生得分最高,且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和大四学生,大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学生网络成瘾群体在心理健康水平的10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群体;大学生网络成瘾得分和心理健康水平的10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相关。最后得出结论:大学生网络使用正常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成瘾群体。  相似文献   

14.
采用特质性元情绪问卷(TMMS)和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对328名高一学生进行元情绪与学习适应性调查。结果表明:高一学生元情绪总分及情绪注意、辨别与恢复三维度得分居于中等以上水平,且均无性别差异和生源地差异。高一学生元情绪与学习适应性及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其中,情绪恢复维度与学习适应性及学业成绩的相关较大,情绪辨别维度次之,情绪注意维度仅与学业适应性相关且相关较小,学习适应是元情绪与学习成绩的中介变量。建议在学业辅导与心理教育中加强对元情绪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来自湖南省部分地市中小学校629名教师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心理资本在情绪劳动策略与工作倦怠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⑴工作倦怠与深层行为、自然行为负相关,与表面行为正相关;心理资本与深层行为、自然行为正相关,人际型心理资本与表面行为负相关。⑵表面行为正向预测工作倦怠;深层行为负向预测情绪衰竭、去个性化;自然行为负向预测低成就感。人际型心理资本负向预测工作倦怠;任务型心理资本对去个性化、低成就感的非标准回归系数显著。⑶任务型心理资本能调节深层行为对情绪衰竭、去个性化的影响,调节自然行为、表面行为对低成就感的影响。人际型心理资本可调节自然行为对低成就感的影响。结论:心理资本可调节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投倦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汉、羌、彝族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方法采用自我概念量表测量汉、羌、彝族900名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状况,并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结果民族和学习成绩对中学生自我概念的自我总分和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自我满意和自我行动五个维度得分有交互作用.除自我批评维度外,汉族中学生自我概念及其余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羌族中学生(P〈0.05),其道德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和自我批评五个维度上得分也显著高于彝族中学生(P〈0.05);彝族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总分及其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和自我行动四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羌族中学生(P〈0.05),而自我批评得分又低于羌族中学生(P〈0.05).女生的自我概念总分及道德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行动五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学习成绩优、良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总分及其余各维度(除自我批评外)得分均显著高于学习成绩中、差中学生(P〈0.05).结论中学生自我概念存在民族差异、性别和学习成绩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文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建立心理健康管理模式提供有效依据,采用SCL-90量表对198名文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后筛选出异常个案,进行个案访谈。结果显示:高中文科生在SCL-90量表九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我国正常青年组常模(t=10.26,p0.01),女生的总分显著高于男生(t=-3.48,p0.01),高一的总分显著高于高二(F=3.40,p0.05),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非独生子女,本科以上学历父母的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初中、高中、本科(F=3.00,p0.05),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专制型、放任型。最后得出结论:文科高中生存在着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以分层取样的方式选取541名大学生,采用社会性问题(故事)情境和SCL-90,考察了创造性的社会问题解决的结构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创造性的社会问题解决策略的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适当性、有效性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可抽取发散思维能力和适宜性两个主因素,累积解释率为89.68%;(2)创造性的社会问题解决与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相关;(3)计算机专业在SCL-90上属低分组的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显著高于高分组,管理专业学生问题解决总体上显著高于艺术和计算机专业。专业类型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与心理健康之间具有调节作用,特定专业(如管理专业)的训练更可能改善创造性社会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适宜性和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对285名学困生和373名普通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进行测量。结果显示,男生行为和合群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学困生的自我意识显著低于普通生,自尊显著高于普通生,但不存在性别差异;学困生的自尊与自我意识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行为和焦虑因子对自尊的回归方程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低自尊学困生的自我意识显著高于高自尊学困生。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自编的手机依赖倾向量表(MDQ)对450名拥有和使用手机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女大学生在量表的去断性维度上人数要显著多于男生;(2)理科学生的各项得分都要比文科学生高,其中在量表的神经性维度上出现了显著差异;(3)除了神经性以外,量表的其他的三个因子的得分都从城市、城镇、农村呈现出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其中突显性维度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育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