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进入转型期,农村弱势群体逐渐形成,其思维方式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思维原点的消极性、思维发展的激变性和思维内容的务实性。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其实际生活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村弱势群体自我发展的能力,注重建设长效机制,把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思想问题纳入有序运行的轨道,从而确保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讲农村教育,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一时却不知从何说起。农村教育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现在的农村教育远远不止是教育的问题,也不止是农村的问题。“三农”.是重中之重。农村的重中之重是什么?是农村的教育。现在,农村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化的瓶颈.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农村教育又是农村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3.
索磊  祗新生  暴侠 《教育探索》2003,24(10):50-52
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社会生产力未能提供教育发展所需的充分的物资基础和农村教育未能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农村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症结在于由城乡差异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因此,要想彻底解决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从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这是解决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课程资源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资源是一切课程活动的基础,农村课改面临的突出问题便是课程资源的短缺问题,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农村课程资源有不足也有优势,如何充分利用农村优势课程资源,同时弥补农村课程资源的不足是农村课程改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拟从农村课程资源的现状入手,初步探讨有关农村课程开发及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全面小康,精神文明建设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陈坪松 《教育探索》2002,(3):102-103
开放地区农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先驱,研究开放地区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加强我国农村几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根据开放地区农村的开放性和传统性矛盾统一的特点,对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可进行三方面的思考和分析:(1)影响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2)农村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3)提高农村儿童心理素质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夏雅 《西藏教育》2014,(1):51-53
农村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农村学前教育日益成为教育界的重要议题。在提倡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也有必要重视农村学前教师职业身份认同问题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扶持农村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弱势群体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农村弱势群体的产生,既有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等外在方面的原因。扶持农村弱势群体,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弱势群体构造最后一道安全线。  相似文献   

9.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者。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农村中小学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是我国普及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艺术教育也倍受关注,农村艺术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重大。但是,目前我国农村艺术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艺术师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