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想必大家都有做梦的经历,是不是感觉就像在现实之中呢?上映不久的《盗梦空间》就是一部游离于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电影,那么还有哪些有关梦的电影值得我们去看看呢?  相似文献   

2.
想必大家都有做梦的经历,是不是感觉就像在现实之中呢?上映不久的《盗梦空间》就是一部游离于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电影,那么还有哪些有关梦的电影值得我们去看看呢?  相似文献   

3.
YoYo 《中国科技奖励》2010,(10):F0003-F0003
<正>电影《盗梦空间》里,盗梦专家使用一种叫做"somnacin"的药物和一台机器,将一段意识上传至某人的梦境之中。然后,几位盗梦者也跟着进入目标的梦境。盗梦者可以通过虚构的盗梦机偷取人们内心中的秘密,甚至把新的意识植入对方大脑里。那么,在现实世界里,有没有可能读取别人的梦境,有没有可能控制别人的梦境的事呢?2008年,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装有128个电子感应器的头盔,试图用采集脑电波的方法解  相似文献   

4.
《今日中学生》2004,(19):18-21
漆梦婷的一个梦想:做老师 预演经历:在表姐工作的幼儿园,当了一天实习老师. 正在梦境里闲云野鹤,忽然耳朵一阵痛,睁开眼看到表姐似笑非笑的脸:"懒丫头,还不快起床,要迟到了!"  相似文献   

5.
一二三.一起随波波进入一号密室吧!初中是什么样的.会有哪些好玩的事情呢?老师会不会很严格.同学之间好相处吗?别着急,这一切的一切.只要你用心体会,就能在一号密室里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6.
张蓓 《文学教育(上)》2009,(22):114-115
残雪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先锋作家之一,她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她的小说将现实与梦境“混淆”,创造了一个个怪异的世界。《山上的小屋》就是这样一篇代表作品。在文本中,作者建构了一个梦魇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是孤独的、痛苦的,人与人之间互相戒备、仇视。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是茫茫大海上一座孤独的岛屿.孤独感,是与生俱来怎么样都逃不掉的,人深陷其中,挣扎时只会越陷越深.在魔幻与现实之间,马贡多这个小镇最后随着一阵风而消逝了,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一切只是梦境或幻象.可这凝聚在<百年孤独>里的孤独,深重而浓郁,永远都无法拭去.  相似文献   

8.
雨后的彩虹     
十几岁,最爱做梦的季节。"多愁善感"是这一年龄段的别样注脚。于是,在你们的笔下,会倾吐"一本日记簿所引发的与好友之间的一波三折",会叙写"与音乐一路走来的情缘",会袒露"回母校的细腻感触",也会描绘"阅读的收获"、"奇特的梦境"……这个年龄段,情感是多样的,袒露的方式是不一的。有些情感是必须写在日记本里专属自己的,有些情绪是要写在作文本里专给老师看的,但还有些心语是愿意写在大家的视野里和众人分享的。  相似文献   

9.
文风之辨     
近年来,在中学生作文里,尤其是在许多写作能力较高的学生作文里,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梦境多了,真实少了。 由于缺乏观察,缺乏积累,写作的时候首先犯难的是没有东西可写,于是就去写梦。做了一个梦,什么都有了;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梦一醒,什么都没有了。没办法去评价它的真实性。于是,写梦便成为一种时尚,或者成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当然,梦境不是不可以写,作为想象中的事物,作为一种表达的手法,用梦境来曲折地表现主题,原本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是的,只有贴近生活实际的习作指导才会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一堂习作课上,我的同事章老师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如何写一篇习作。在这十多分钟的时间里,章老师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电视或报刊中的卡通人物,然后让学生把这些卡通人物嫁接到现实生活中来,想象它们都会干些什么,它们之间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我最欣赏的就是章老师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嫁接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课中“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这个反问句怎样改为陈述句才恰当?这个问题在我校也曾引起一番激烈的争论。从语法上分析,那位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改法“谁都相信这不是大自然的现实,而是大胆的梦幻”是正确的。唐竟成老师认为这种改法“背离了事实,违背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他的观点是青海湖的美来自于大自然,而不是梦幻。笔者认为,这个句子并非说青海湖不是现实,而是“这么神奇美丽的地方,简直是扑朔迷离的梦境,置身其中,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现实,仿佛进入梦境一般,所以说‘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相似文献   

12.
老师的眼睛     
老师的睛睛明亮明亮的爸爸说一只像太阳一只像月亮知识的阳光温暖着我温柔的月光洒满我童年的梦境老师的眼睛闪亮闪亮的妈妈说它们像两颗珍珠日日夜夜折射出智慧的光芒照亮我童年的成长老师的眼睛美美的我说它们像天上的星星星星里藏着好多动听的故事我细心阅读读出了老师的艰辛也读懂了老师的真情老师的眼睛@溪川  相似文献   

13.
《微神》在叙事策略上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借鉴传统故事模式,同时运用象征手法、意识流技巧进行创作,架通了中西方艺术融合的桥梁,使现实与梦境、梦境中的幻境、幻境中的现实达成了一种水乳交融的至境。  相似文献   

14.
我常常游弋在现实和虚幻之中,期望现实中不能做到的事情可以通过梦境来实现。就像我渴望在撒哈拉沙漠里找大海,却永远只能在梦里寻觅。生活里总是充满许多不必要的无奈和悲哀。而我经常抱怨世界的不公和命运的坎坷。不了解“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直到有一天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一句话。“把生命中的每一天当作人生中的最后一天”,从此,我走进了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一个虽然黑暗但却永远充满“光明”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梦境、幻觉描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描写。作家通过对人在梦境里、幻觉中产生的感觉的描写,表达人物的某种心境、意念,特殊曲折地反映客观,加强艺术效果。人物的心理用梦境和幻觉表现,能增添抒情和浪漫色彩,梦中或喜或  相似文献   

16.
只身一人在茫茫人海中穿行 ,昏暗的灯光投在身上 ,停下脚步 ,蓦然回首 ,一片喧哗之景映入眼帘。我长叹一声 ,逆着人流独自在街上徘徊……数日来在昏昏噩噩中度过 ,凄凄然。我挣扎在梦境与现实之中 ,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 ,距离是多么遥远  相似文献   

17.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快到了,首先祝福可亲可敬的老师们节日快乐!在这特殊的节日里,我们来探讨一下关于老师的话题,看看十二星座最适合做哪些科目的老师。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而梦境就如文章中一座遥不可及的蓬山,虽虚幻,却并非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不同程度地升华了主题。这里摭取几例梦境,谈点自己的看法。一、魏巍的《我的老师》这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蔡老师假装发怒,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教我们读诗,对老师的依恋,  相似文献   

19.
山花烂漫的季节陈志文谷雨时节,山变得格外绿,花开得特别欢。山坳里,一幢两层青砖房被梨树、枣树包围着。左方两栋平房,平房之间开着各种合样的山花,正是映山红烂漫的季节。刚下汽车的蔷不由地发出赞叹。"老师好!",清脆稚嫩的重声把蔷从山水中拉回现实。梨树下,...  相似文献   

20.
<正>相信我们每个接受学校教育的人都知道,每个班都有"好生"、"差生",无论你身处何地。大部分老师都会在心里给自己的学生贴上标签,哪些学生是班里的"尖子生",哪些学生是班里的"中等生",还有,哪些学生是给班级拖后腿的"差生"……老师们对这些了如指掌。当然,差生与好生的待遇相差很多。一、差生与好生的区别待遇一般情况下,老师往往比较喜欢好学生,因为好学生听话认真,成绩好;而差生成绩不好,常惹麻烦,老师不容易接受。这是当今教育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