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藏科技》2007,(11):F0002-F0002
西藏发展绿色能源对西藏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有特别意义。能源消费对西藏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牧民以畜粪、柴薪等生物质能消费为主带来的影响。西藏农村人口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85%以上,西藏农村能源消费中薪柴和畜粪各占30%左右,草皮占10%以上,水电和太阳能不足10%。农牧区绝大多数属于干旱少雨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森林覆盖率低,森林面积少,产业结构不合理,很多地方能源供应不足,农牧民过度采挖灌丛、灌木和草皮,  相似文献   

2.
王新明 《西藏科技》2007,(10):28-28
长期以来,西藏农牧民用薪柴和畜粪作生活燃料,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力,砍伐植被对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西藏传统能源的弊病已经显现,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迫在眉睫。沼气生态家园的成功利用示范,对我区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谈西藏牛羊粪、薪柴等传统生活能源替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浅谈结合西藏实际,利用技术上成熟可靠、经济上合理可行、群众能够接受的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石油液化气或天然气、地热能等作为西藏牛羊粪、薪柴等传统生活能源的替代形式,改变城乡居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变,促进西藏能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朱磊 《西藏科技》2007,(11):14-16
本文详尽地分析了当前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西藏农牧民增收工作存在的障碍,提出了依靠党的惠农政策,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农牧民的人力资本,增加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以小额信贷为依托,利用优势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西藏特色经济,调动农牧民群众增收的积极性,建立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西藏科技》2011,(10):81-F0003
日前,新奥太阳能源集团与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就该集团在西藏投资太阳能并网项目开展技术合作达成意向。新奥太阳能源集团董事长刘志昂听取了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关于西藏太阳能利用情况的介绍,表示,西藏有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和环境资源,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在解决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用能问题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新奥太阳能源集团将争取在西藏投资兴建大型太阳能并网电站,造福西藏人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西藏农牧民的消费结构现状入手,对引导西藏农牧民科学消费、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对策,以期能为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受到西藏化石能源匮乏、交通落后、经济水平发展和气候特殊性等因素影响,西藏城镇和乡村供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大部分农牧民群众依然依靠直接燃烧散煤和牛粪取暖。西藏清洁能源蕴藏量丰富,地热能、太阳能储量居全国首位,笔者通过分析西藏地域环境和清洁能源禀赋,因地制宜,提出适合西藏不同区域的供暖方案,为西藏自治区推动清洁采暖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其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生物质能源一直是当地最重要的生活用燃料等能源来源。本文概述了生物质能源在西藏的利用历史、开发利用政策及应用研究现状、资源现状,并就生物质能源在西藏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西藏日喀则地区沼气能源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牛粪、薪柴等为主的传统生物质能源是西藏农村能源的主要形式.随着人口的增长,西藏农村能源环境问题日渐突出,逐渐成为制约当地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在日喀则地区4个典型农业县的实地调查,分析了沼气生态能源模式在调整农户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作用;计算了该能源模式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按替代薪柴、秸秆和牛粪的3种方案,每户沼气分别可替代农户薪柴、秸秆和牛粪消费量的57.96%、61.37%和28.48%,农户每年可节省燃料支出450.16元/口;若在西藏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推广该工程,可减少CO2,排放(95.83~99.87)×104t/年,减少氯素流失(0.49~1.24)×104t/年,节省的牛粪分摊到单位耕地面积达4.37t/(hm2·年),可基本保证耕地物质平衡;沼气的利用还可减少妇女使用传统生物质能的时间机会成本.结论表明:该模式在一定程度可缓解传统生物质能利用对环境的压力,有助于提高农户生活水平;但仅靠沼气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户能源需求,需结合其他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通辽地区农牧民生活用能现状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丽  夏建新 《资源科学》2009,31(12):2101-2109
能源发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内蒙古通辽地区农牧民生活能源使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当地能源利用现状,发现了农牧民生活用能的4个特点:①严重依靠秸秆和畜粪等低级传统生物质能源,大部分地区此类能源的消费量达70%以上;②能源消费水平低,调查各地的人均能源消费量都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1.09t标准煤;③能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多使用传统的土炕和火灶,燃烧效率低下,只有6%~10%,造成严重浪费;④环境污染严重,直接燃烧秸秆、薪柴和煤炭产生CO、SO2、PM10/25、NH3 等并使氮、磷等元素流失致使土地土壤肥力下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种生活用能现状的3个驱动力: ①传统生活方式 ;②经济 ;③政府政策。最后,提出了解决内蒙古通辽地区农牧民用能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畜牧业 促进农牧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西藏的传统产业,畜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和潜力,本文通过对西藏畜牧业资源的分析,指出大力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劣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转变观念,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西藏畜牧业更好发展,加快农牧民持续增收,近年来,西藏政府对西藏畜牧业惠农政策进行探讨和研究。笔者结合实际工作,采用调查问卷、实地走访、数据分析等方式,浅析西藏畜牧业惠农政策对农牧民增收的影响,并结合西藏实际情况对畜牧业惠农政策提出建议,以期为西藏畜牧业的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周联贵 《西藏科技》2010,(12):30-32
2007年西藏城镇居民、农牧民恩格尔系数以及各地区城镇居民、农牧民人均收入状况反映出西藏城镇居民、农牧民生活水平整体上远远低于全国城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同时西藏城镇之间、城镇与农牧区之间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悬殊大。文章对西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不高、城镇与农牧区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在西藏出尽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性,分析了西藏农牧民增收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依存关系,进一步阐明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对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作用。面对目前西藏生态环境与农牧民增收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农牧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西藏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西藏的传统产业,畜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和潜力,本文通过对西藏畜牧业资源的分析,指出大力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劣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转变观念,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实现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就是要解决农牧民的就业问题,所以农牧民转移就业的路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文章首先对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的路径选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西藏高原环境出发,对缺氧环境、居住环境与饮食健康等方面作了探讨,认为缺氧环境与不良的居住环境对农牧区群众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农牧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相对淡薄。提出要从居住环境着手,不断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存环境,要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洛桑达杰 《西藏科技》2004,(10):23-25,42
文章简要地回顾了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历程,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的农牧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牧业产品受到从未有过的冲击,农牧业增产不增收日益显出。因此,增加农牧民收入问题成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此,分析了农牧民增收缓慢的主要原因。结合西藏农牧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几个方面的渠道。  相似文献   

19.
蹇晓燕 《西藏科技》2011,(11):22-25,40
农牧民工合法权益保障与其法律素质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联系。西藏农牧民工法律素质的养成应坚持"以人为本",建构以农牧民工为主体,通过用人单位、执法部门、司法部门、义务教育、社会环境等元素共同作用的系统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农牧民工的法律素质,促进农牧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和自身发展,减少社会矛盾冲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藏文科普出版书对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西藏,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原因,很多西藏农牧民思想落后,科学素质普遍低下,因此,必须创新农村科普工作的发展,让科普走进我们的身边、走进农牧民的生活,在广大西藏科技工作者、教育者、文化传播者、科普工作者等各方面专业人才的努力下,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