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民国文献影印出版机构、出版内容以及文献类型几个方面,概述2000年以来民国文献出版的现状,总结其出版特点,并指出民国文献影印出版过程中存在的出版机构分布过于集中、出版选题相似或雷同,出版形式规模过大,出版文献类型不平衡,以及索引编制重视程度不够,电子版本开发缺失等问题。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民国文献影印出版的建议:加强地方出版机构对民国文献的整理与出版;研发影印版民国文献目录检索系统,避免重复出版;建立民国文献资源调配与出版共享机制;采用整套和分卷出版相结合的形式,解决图书馆资源建设难题;鼓励电子版本的制作和共享,加速出版物的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民国文献影印出版历史脉络,概述了国家图书馆、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等机构民国文献影印的出版概况,从选题、开发和出版形式等角度对民国文献影印出版现状进行述评,总结出版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整理和出版民国文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自2010年我国提出建设出版强国的目标以来,众多出版社推出了许多内容价值高的精品出版物,然而,就整体格局而言,我国在科技与学术出版方面仍然较弱.大学出版社是学术出版的生力军,理应承担学术出版强国的历史使命.文章对我国大学出版的学术出版策略进行分析,以探讨大学出版社如何有效地打造学术出版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出版强国的建设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4.
专业出版是大学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是我国大学出版社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高定价、基金和补贴、数字出版应用、版权贸易等赢利模式,专业出版可帮助大学出版社形成品牌,走向世界。通过采取一系列系统的发展举措,将使大学出版社的专业出版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5.
周应龙 《出版参考》2009,(23):23-23
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是提高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 出版社要求其人才主体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文化人。人才的文化品位、人格魅力、创新能力、价值追求、专业素养等等,影响并决定着出版社的文化内涵、品牌效应和竞争实力。因此,出版社必须拥有一批既熟悉编辑业务,又善于策划选题的复合型出版人才。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概述大学出版社的职责和使命,阐明主题出版与学术出版的辩证关系;分析大学出版社有高度、有温度的主题出版实践,说明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的主题化和主题出版的专业化、大众化方面可有所作为;最后提出大学出版社进一步做好主题出版的几点建议,包括寻找主题出版与学术出版的结合点、物色具有专业积淀的主题出版物作者和以学术类主题出版引领主题阅读。  相似文献   

7.
核心出版社是指出版文献信息密度高、文献新颖、利用率和学术声誉高的出版社。测定核心出版社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可以从网罗度、数量及成本效益等方面对核心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数字出版已成为未来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大众图书领域的数字出版开始进入产业化的发展阶段。数字出版带来的机遇,对不同出版社是不同的,只有具备两大核心价值的出版社才能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者写的是民国出版史,心中装的是当今出版业,故行文中时时可见感慨之语,感悟之论。言外之意,会心人当能体会更多。《民国出版史》的写作基础应该是《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作者吴永贵曾是《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的主要  相似文献   

10.
跨媒体出版——传统出版单位实施数字出版的核心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出版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出版业的最强音.然而由于人们对数字出版概念的理解各异,导致出版社找不到投入的重点所在,数字出版的实施策略模糊.本文提出跨媒体出版是我国传统出版业实施数字出版的核心策略,并给出了实施跨媒体出版策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与出版社在信息和知识服务领域中,存在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合作关系。图书馆既是出版社产品的重要用户,也是出版社的选题来源;而出版社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出版社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作用,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实践为例,较为明显地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多领域、多介质的精品出版满足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综合化需求;二是以特色出版满足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特色化需求;三是以馆、社合作,助力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整理、出版、传播,共同服务社会;四是以专业的服务,满足文献资源建设的科学化需求。  相似文献   

12.
在大学出版社这个系统中,观念是先导,制度是保障,技术是手段,它们共同构成出版社未来转型的核心。在未来数字出版走向上,大学出版社应在观念转型上彰显多元出版个性,在制度转型上开启企业化集团化,在技术转型上兼容并包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杨飞 《中国出版》2017,(13):25-28
在数字终端快速更新的当今时代,体育类图书出版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颈,出版社只有积极应对,在其出版活动中增添数字元素,寻找数字化运营的新模式,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体育类图书出版事业的不断进步。文章以此为视角,在对体育类图书传统出版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数字出版模式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4.
20年前,知识产权出版社成立,作为一个典型的专业出版社,编辑加工,印刷出版纸质专利文献,拥有全套的海德堡设备,采用传统印刷出版方式。随着专利文献越来越多,出版纸质专利信息的公告.一年下来要装满一个屋子。很多文献越来越厚,根本就没法存储。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还延续这样的出版模式,将出现巨额的亏损。于是,出版社进行了改革探索.今天的知识产权出版社已经转变为以专利信息服务、数据加工处理为核心业务、在图书出版中大力推进按需出版、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曾被誉为"盛世工程图书长城"的国家出版基金大型出版项目《民国史料丛刊续编》近日由大象出版社隆重出版。该书是在已出版的《民国史料丛刊》(全1128册)基础上增补编辑的另一套大型文献丛书,精选民国时期史事文献类纸质出版物2300余种,以政治、经济、社会、史地、文教分类编排影印,另附1册总目提要,共成书1140册,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  相似文献   

16.
教辅出版在出版业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大多数出版社和书店的生存依赖教辅。随着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加之教辅出版的原有顽疾,教辅出版的进一步发展面临众多问题。本文将探讨教辅出版如何利用数字出版转型升级,以期促进教辅出版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的背景下,出版也逐渐成为大出版.出版专硕致力于培养出能适应“大出版”要求的复合型出版人才,然而多学科的介入却使出版专硕的教育遭到“去中心化”.本文在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出版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实践,对出版专硕的培养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从“大出版”对出版人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例如熟悉各种媒介形态和艺术表现形式、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利用、版权经营意识、市场调研的新方法,引出出版专硕的核心竞争力困境,进而从分类培养、跨院系培养、联合行业力量和建立科学的实习制度几方面,分析了如何培养出版专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何静 《出版广角》2015,(10):42-43
对出版企业来说,知识型核心员工主要是业务能力较强,具有出版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他们对出版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完善出版企业激励机制,促进出版企业知识型员工更好地发挥其才能提出对策,旨在为出版企业留住优秀出版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是提高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 出版社要求其人才主体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文化人.人才的文化品位,人格魅力,创新能力、价值追求,专业素养等等,影响并决定着出版社的文化内涵、品牌效应和竞争实力.因此,出版社必须拥有一批既熟悉编辑业务,又善于策划选题的复合型出版人才.  相似文献   

20.
授权影印版图书的著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现了国外出版公司授权国内出版社出版或国内外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影印版图书,目前图书馆界在对此类图书的著录上出现了一些分歧,文章就此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方法,与同行交流,以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