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邢台学院学报》2015,(1):173-175
为了解留在城市工作的农村大学毕业生的生存状况,采用问卷和深入访谈的形式从住房和收入状况、工作状况、人际交往状况、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大学毕业生对生活和工作现状的总体满意度不高,闲暇方式单一、人际关系支持较弱、心理压力较大。这与他们的农村背景、社会劳动力市场机制和自身素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UCLA孤独感量表调查研究发现在大学毕业生中,孤独感普遍存在,半数的个体时常感到孤独,约十分之一的个体长期感到孤独并且难以排遣。工作、人际、经济压力和社会支持度是影响孤独感的主因,也应成为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3.
了解当代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的职业价值观现状及其变化特征,对预测他们的发展走向、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对415名处于不同工作寻访阶段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当代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对社会维度的价值要素较为冷漠;同时也更重视手段性职业价值观的实现,显示出急功近利的特征;(2)男性在社会促进和社交活动这两项职业价值观上得分高于女性,但女性在身心安全、社会贡献、薪酬待遇、稳定舒适、社会关系职业价值观上得分高于男性,性别差异显著;文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比工科、理科和艺术类毕业生更认同人情世故的价值观,且差异显著;(3)处于求职波动期的大学毕业生对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有一定的盲目性;(4)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影响着手段性职业价值观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择业观念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择业时,其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得和地位获得后的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工资水平期望与地位获得后的月收入呈正相关;职业苦乐意识与职业满意度呈负相关。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就业形势教育,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竞争观、职业地位观、职业苦乐观,端正择业态度,转变择业观念,从而有利于其职业地位的获得。  相似文献   

5.
毕业前这个特殊时期,大学生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所面临的应激事件比较多。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他人。导致毕业生焦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更增加了焦虑的程度。良好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信心,有效降低大学生的焦虑程度。社会支持的缓冲器模型理论认为,家庭与社会支持可以缓冲压力事件对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保持与提高个体身心健康水平。本文拟考察有焦虑倾向的大学毕业生家庭与社会支持认知因素及其满意度,探讨缓解毕业生焦虑的有效途径,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对于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诸要素对其职业地位获得机会与职业地位获得质量的影响不同。外貌条件、所学专业只对大学毕业生地位获得机会有显著影响;而工作经历、工作能力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地位获得机会和获得质量均有显著影响。高校必须拓宽专业口径,培养综合性人才,政府必须大力发展经济,高度重视劳动力市场建设,增强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才能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加剧,职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职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直接影响到招生,并影响到职业大学生存与发展,本文仅从职业大学毕业就业指导谈几点看法:应突出时代特点;应面向社会实行开放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和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应用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跟踪调查数据中2017届14 939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因素中部分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就整体而言,人力资本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中就业状态、收入水平、就业匹配度及就业稳定性的解释能力要大于社会资本因素的解释力,但人力资本因素对就业满意度的解释能力要小于社会资本因素的解释能力。据此,本研究建议:政府部门应积极探索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服务支持体系以促进大学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高校应努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发展水平,为其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保障;大学毕业生要重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为提高自身的就业质量作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经过修订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某市三所大学34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论:①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各个维度间的内部呈显著正相关,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②在大学毕业生中,男生的焦虑倾向得分显著高于女生,除了主观支持维度之外,女生的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男生;③理科毕业生的焦虑倾向显著高于文科毕业生,除了主观支持维度之外,文科生的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④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和焦虑状况受到地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正面临着人生中最大或最重要的选择之一——职业选择。就业不仅仅是对职业的选择,也是个人对将来人生道路和生存方式的选择。本主要对大学毕业生在应聘求职过程中应具备的心理素质进行了分析,其目的在于对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择业有所帮助指导。  相似文献   

11.
应用对陕西省77所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16510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在工作特征满意度、职业匹配度和就业总体满意度等维度的就业质量测量指标上多数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感知的就业单位的职位、地理位置和稳定性等工作特征满意度和职业匹配度、就业整体满意度水平要显著高于男生。(2)性别因素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据此提出三点政策建议:(1)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越早开展越好,较高的职业匹配度有助于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2)根据不同性别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单位工作特征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更适宜的职业岗位;(3)加大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和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贯彻落实力度,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能力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和职业决策困难密切相关,职业成熟度越高,职业决策能力也越高,职业成熟度中的职业参照、职业目标、职业自主三维度对于职业决策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毕业生职业能力教育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教育已经完全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与市场要求格格不入是众多大学毕业生求职难的重要因素。我们的高校教育应当加强职业能力教育,提升毕业生职业素质,培养社会需要的各方面人才。  相似文献   

14.
侯箴 《职业技术》2006,(5):180-181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教育已经完全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与市场要求格格不入是众多大学毕业生求职难的重要因素.我们的高校教育应当加强职业能力教育,提升毕业生职业素质,培养社会需要的各方面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风险的现状,对陕南地区三所二本院校、两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过程中通过对职业价值判断标准、职业价值最大化的择业行为、体现职业价值的专业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与毕业生对待职业风险的态度等相关数据进行设定,分析其成因,进而得出研究结论。从提升大学毕业生管理就业风险的能力、降低专业风险、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旨在规避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风险,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4657名工作5~20年的大学毕业生调查,立体展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在职业发展初期、中期、后期的动态过程中,职业发展渠道畅通,多数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平均月薪、岗位级别、专业技术职称、管理级别、社会保障、专业对口、技能匹配、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不同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差异较大,分层现象明显,昔日同窗好友散落在晋升阶梯的不同层级,同时还存在人际关系、官本位影响大等晋升制度障碍。因此,政府要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和晋升机制,明确职业发展的路径和努力的阶梯;大学毕业生在单位中也要努力工作并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推动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择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大学生就业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演变,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逐渐完善。由此,高等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大学毕业生端正职业态度,转变择业观念,实现自主择业和人职匹配,最终选择能够兼顾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职业。  相似文献   

18.
王丽萍  古世峰  胡冰 《大学教育》2023,(10):141-145
为了解大学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访谈法,初步确定大学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并进行预调研。文章采用BP神经网络分析法对问卷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构建了包括薪酬福利、就业满意度、能岗匹配度以及人际关系等四个维度共16个评价指标的大学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显示:受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家庭特征、工作特征、社会支持等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显著影响,其中人生价值的实现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最显著。最终笔者提出促进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侯箴 《职业技术》2006,(10):180-181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教育已经完全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与市场要求格格不入是众多大学毕业生求职难的重要因素。我们的高校教育应当加强职业能力教育,提升毕业生职业素质,培养社会需要的各方面人才。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要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上适应从学生身份向社会公民(职业)身份的转换,当前毕业生角色转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毕业生对自身角色存在认识和定位的偏差,高校德育工作可以采取职业策划、适应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等方法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