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功利主义教育下以"由外而内"为特点的"外来型"学习动力体系日趋式微。改变当前中小学学生逃学、厌学现状的理想路径,是充分发掘教育中的审美意蕴,建构以"由内而外"为特点的"内发型"学习动力体系:学生学习动力之源不仅仅是他者的"肯定",更是自我内心的喜悦;学生不只是为了一个看不到的结果而"吃苦耐劳",更是在享受当下的学习过程时"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2.
学习数学的动力问题是当今职高学生的一个大问题。本文试就采用"双激"(即"激趣"、"激励")的方法,从创设问题情境求趣、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史事求趣、目标激励法、正负激励法等方面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李桂荣 《考试周刊》2011,(46):108-108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相似文献   

4.
"播客"作为新兴网络技术,为ESL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新颖的教学模式。"播客"在ESL教学中具有创建ESL环境下的真实语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以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积极作用。同时,"播客"在ESL教学中也存在若干弊端。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其优劣势,在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才能促进"播客"在ESL教学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吕淑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原来封闭式的、沉闷的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实行生动活泼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内动力。只有当学生真正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才能自觉地去学习、钻研,才能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国社会环境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的表现,而作为社会群体中一份子的大学生们,身处这个环境中,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如今,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已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普遍面临的难题,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的不足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须通过对环境异化的理性判断,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真鉴别,切实提高大学生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7.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在教学中,如果要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投入积极的情感,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恰到好处的激励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主动、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活"主要表现在:课堂氛围活跃,教学形式、手段和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等。"动"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手动、心动、口动、眼动和脑动。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活动上下功夫,笔者仅从"活"字上简叙做法。一、趣——活化课堂的动力"趣"是诱发学生学习与活动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孙晓敏 《考试周刊》2011,(87):57-57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情绪和态度作了精辟的阐述,不难看出情绪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深研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在课堂上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就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朝佳 《考试周刊》2010,(31):78-79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在课堂教学中,导入这个环节,是整堂课的成败的关键。"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活泼自主的学习语文,实现语文自主学习的目标。让学生走出"考什么就学什么"的语文学习误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满怀兴趣的学习;构建艺术课堂,让学生"疲惫的心灵"振作起来;让成功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在教师创设的"人人都能成功"的氛围中积极学习;实现霍林姆斯基所说的"三分之二是用在非必修书籍上面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史芳 《文教资料》2010,(25):54-56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必先让其拥有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拥有者,让"问题"贯穿语文课堂的始终,成为推动课堂进程的动力,从而使教学活动具有创新意义,变过去的"去问题教学"为今天的"生问题教学"。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自主学习的前提。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杨振宁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不管是教育学家还是科学家,他们都把"兴趣"看的如此重要。本文简要从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学习动力消减成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源于正确的人生观。不少学生一旦"准需求"得到满足,紧张的心理就得到解除,学习心理系统处于自由的、闲置的状态。通过外在目标(或任务)的明确提出,引起了内部的不满足状态,使得与学习相关的心理达到一定的紧张水平,从而使学习活动处于一种适宜的兴奋状态,就可大大促进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5.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可见,语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要在"趣"字上做文章。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和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探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正如于漪老师说的:"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之火,变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主动热情的"我要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呢?实践表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采用"指导式—主题式—自主式"的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按阶段、分重点、用多媒体组织课堂教学,以读、写、内容为主,强调教学着眼于教师和学生的双自主性。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式来实现自主学习,使学习者变得更需要学习更乐于学习,形成"学习—动机—学习"的良性循环,进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NSSE-China调查问卷,通过对案例学校首批"卓越班"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和其学习行为状况的反思,提出改变"卓越班"学生现有学习状况的对策:利用NSSE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意识;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树立大学习观,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8.
剖析"自主学习"的定义,笔者认为其具有广义和狭义理解之分。充分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笔者将"自主学习"的特征定义为:学习者在积极情感投入和内在动力的支持下,能够提出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9.
张瑞 《天津教育》2011,(5):54-55
一、"趣"导——导要激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在平时的数学课教学中,营造一种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不仅可以吸引、启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李倩 《成才之路》2010,(7):29-29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