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生 《教师博览》2004,(1):11-11
快下课了,又到布置作业的时间了。望着学生们几近哀求的目光,我灵机一动,大声宣布道:“今天老师不留作业了。”“老师万岁!”下面一片欢呼。“但要求每位同学围绕今天所学的有关‘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给老师留一道作业题,请大家拿出你最精彩的问题,到下节历史课时考一考老师,让老师也尝一尝做作业的滋味,记住要附答案哦!”学生们又是一片雀跃。于是在课下,学生们对这一教材中的重、难点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热情。他们积极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钻研思考,相互磋商,几乎每人都为我布置了一道“高难度”的作业。又上课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求第…  相似文献   

2.
快下课了,又到布置作业的时间了。望着学生们几近哀求的目光,我灵机一动,大声宣布道:“今天老师不留作业了。”“老师万岁!”下面一片欢呼。“但要求每位同学围绕今天所学的有关‘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给老师留一道作业题,请大家拿出你最精彩的问题,到下节历史课时考一考老师,让老师也尝一尝做作业的滋味,记住要附答案哦!”学生们又是一片雀跃。于是在课下,学生们对这一教材中的重、难点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热情。他们积极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钻研思考,相互磋商,几乎每人都为我布置了一道“高难度”的作业。又上课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求第…  相似文献   

3.
一、作业设计要关注聋生心灵1.形式生动活泼,让学生爱看。传统的作业设计,量多形呆,聋生看着生厌,降低了学习热情。为此,我对传统的练习卷进行了“整容”,变大张的练习卷为小巧的作业纸,且在作业纸的四周画上清雅的花边;改呆板的题干为生动的标题,如计算题改为“神算子”,思考题改为“奇思妙想”等等,并在题干后加上温馨的提示语、鼓励语等等。经过改装,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 竞赛课上,美术教师的教学设计巧妙新颖,教学评价多元丰富,教学氛围活跃灵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可谓“煞费苦心”。然而学生作业时,他们却“静”了下来,只是走马观花地在教室里转了几圈。下面的听课老师也变得“不耐烦”起来,不再关注执教者是否真正有效地在辅导学生作业,或聊天,或玩手机,或干脆离开教室。课末,从展示的课堂作业来看,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把刚才课堂中的“奇思妙想”生动地描绘出来,造型依然较差,主题表现单一,甚至还出现了高年级学生作业质量不如中低年级的现象,创作能力仍显低弱。  相似文献   

5.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作业新形式。一、改换称谓,贴近学生开放式的作业在称谓上能贴近学生。如,将“组词”改变为“找朋友”,“改错”改变为“我是医生”,“连线”改变为“拉拉手”。这些新颖别致的语言洋溢着童真,流淌着温馨,改变了以往的冷面孔。在布置作业上同样也能改换称谓。如将传统的(1)预习;(2)读书;(3)听写等硬性的安排,改变为:我今天预习(),读()遍后,我又学会了()这几个字,懂得了()。这样的作业不仅调动…  相似文献   

6.
今年三月,我校为了落实“减负增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展了分层激励作业的研究与实践。3月27日下午,语文科组的“激励性作业微课研讨”专题活动率先进行。我作为三年级备课组长,以微课的形式,展示了第三单元的分层作业设计,并讲解了设计理念。此时,我是汇报者。紧接着,语文科组进行了分层作业设计比赛。  相似文献   

7.
上完课,我给学生布置作业:“今天是母亲节,今天的作业是:回家拥抱你们的妈妈,并对她说:“妈妈,谢谢你!”。  相似文献   

8.
心理课不同于其他文化学科,它是一门活动课程,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感悟。教师在设计心理课作业时,要突出作业的情感意义性和生活体验性。目前,小学心理课作业的布置时段在课前、课中、课后均有,作业类型主要有问卷调查类、认知思考类、情感表达类、思维导图类、角色扮演类、续编故事类、实践体验类等,作业评价形式有教师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及学生互评、班级展示等。“双减”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设计作业以提升心理课的有效性,建议从增加作业设计的“心理味”、尝试丰富多样的作业类型、营造作业分享的安全氛围、拓展作业评价的多重路径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一份作业设计可以看出一位老师的教学水平及得失,也能折射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下这些案例中是否有您的学生?案例1:星期天晚上,我的作业还没有完成,1至8课的生字每个字写一行,还得组两个词,另外还有2篇作文,2篇日记。其实,生字我早就会熟练地默写了,可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星期一还要交上去检查,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坚持写完。唉,将作业进行到底!案例2:今天我们学习《九寨沟》一课,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杂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课文语句清新,词藻华  相似文献   

10.
孙海燕 《师道》2007,(3):27-27
学完了杜甫的《绝句》后,我便准备布置本节课的作业。“同学们,这首诗你们学得都很好,今天的作业是……”“老师,还是由我们自己定吧!”学生七嘴八舌,兴致很浓。  相似文献   

11.
曾经,我也是一名幸福的教师:我为批阅到学生精彩的作业而激动,为聆听到学生的独特发言而欣喜,为上了一节自己满意的课而兴奋,为学生、为自己在各项竞赛中获奖而高兴……然而现在,当我每天埋头于学生的作业,翻来覆去讲我熟悉的课,单调而乏味,幸福已离我远去。  相似文献   

12.
每次布置作业,总能听到学生小声嘀咕:“唉,又是写、背。”“又得干一两个小时!”可对于课后练习中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一般都自愿完成。想到自愿,我突然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呢?学完《小狮子爱尔莎》一课,我问学生:“学完这一课,你们想做些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我一定要找这本书看一看。”有的说:“我养过小猫,我想把养猫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一位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说:“我想把课文中感人的句子摘抄下来,写作文时用得着。”两个同桌的调皮孩子迫不及待地说:“我们悄悄商量过了,下课找几…  相似文献   

13.
我的课堂教学“一招”是“创新作业设计”。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的习惯是一课一练,学完一篇课文做一次练习,所用时间少则一课时,多则两课时甚至更多。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中途放下笔甩甩手腕再接着写的学生。老师出的题大都是凭当时的想像,想到什么练什么。几乎每课都是机械地抄生字、词语、词语解释等着重于识记、理解的内容——这样老师改起来也方便,不需要开动脑筋。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我认为实践性作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下面就《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作业设计谈谈体会。一、上网、读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 ,主要阐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上的资源有限 ,人们不能随意毁坏地球 ,要精心保护地球 ,保护生态环境。在教这一课之前 ,我布置学生这样一项作业 :要求学生通过上网、阅读书籍 ,搜集环保方面的资料。(要有具体数字、典型事例)学生搜集的资料有的触目惊心 ,有的生动感人 ,如 :“我国人口居…  相似文献   

15.
做作业本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文章以人教版教材“面积”一课的作业设计为例,通过“面积概念的本质”这一核心问题分析,设计“三化”作业,以常规化作业助力课堂、以个性化作业拓宽视野、以跨学科化作业培养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卡片     
上完课,照例开始批改学生的作业。喜欢与学生进行作业对话的我,心情随着作业的优劣变化着:时而写下满心的欢喜,“真喜欢看你的作业”“太棒了”,一个个鲜红的五角星跃然纸上;时而写下鼓励的话语,“要继续努力噢”“加油啊”;而当写下“你能认真完成作业吗”“漏作业,请补上”时  相似文献   

17.
谢小芳 《教师》2014,(31):53-54
正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学生作业的布置,也就成了老师们教学改革的一项难题:作业若多了,学生难以完成,学生家长也怨声载道,更重要的是,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若少了,又怕学生掌握不牢固。尤其是在减负的今天,组织好学生作业,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适量的、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在进行作业设计时的一些做法,与同仁分享。一、课堂巩固型作业现行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湘教版,课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的一节数学课上,笔者在新课内容结束布置课外作业时,无意中看到了许多学生的眼神由兴奋变为暗淡。怎样才能让学生做作业时也能保持上课时的激情呢?我突然想到,何不让学生自己做主,设计自己喜欢的作业呢?于是,我当场宣布:"今天的课外作业由你们自己做主,根据所学内容以及你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并完成自己喜欢的课外作业。"在学生好奇、怀疑的眼神和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中我悄悄地走出了教室。  相似文献   

19.
翦凯 《教育文汇》2011,(7):33-33
这天上午,数学老师有事请假,教导处将他的课调给了我。这样一来,我一上午就得上三节语文课。前两节上了新课,后一节干什么呢?我考虑了一下,决定让学生做作业,然后预习新课。过了一会儿,陆续有学生写好作业让我改。学生今天的作业普遍写得很工整,正确率也很高,凡看到好的作业我就打上鲜红的对号,并写上“优”字。  相似文献   

20.
尝试:做什么样的作业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在数学作业布置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把数学作业分为两类,一类题是基本题,旨在反馈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二类题是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如根据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学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等实践性较强的题目。这些题目可以由老师设计,也可以由学生设计,或者由学生与家长共同设计。一类题和二类题都由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做。 反馈:1.学生的心声学生A:“我喜欢做自己选择的作业,因为自己选作业做好像自己成为小老师了。我们还可以做自己设计的题目,那样做起来感觉就更棒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