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互惠共生的合作伙伴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联盟是一个典型的利益共生体,实现互惠共生是共生体的最终努力方向.依据互惠共生理论,分析了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互惠共生关系成立的充要条件,针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研发项目的合作问题,利用杂合遗传算法构建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筛选出有助于实现联盟互惠共生的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指出知识资源互补性、文化相容性、相互信任持久性、利益分配均衡性、共生模式合理性以及组织柔性化是影响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互惠共生伙伴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CBB计划就是构建以Intel公司为盟主,由PC供应链节点组成的从事产品开发和销售的虚拟创新联盟,被认为是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进行组团式竞争的有效方式和模式,在向成员企业提供诸多优势的同时,也给发起者带来了众多管理难题,比如尽快获取成员企业和客户的认同、采取合适的治理机制、实施有效的界面管理和积极防范虚拟合作风险等。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实体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结成跨界联盟,实现联盟内创新资源的转移与融合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基于共生理论,分析了跨界联盟成员的共生关系,并通过改进logistic模型构建跨界联盟共生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竞争的影响,通过跨界联盟资源转移模型,分析了不同共生关系下资源转移的方向及影响因素等,并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联盟成员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贡献系数,合作系数,创新资源利用率等因素促进企业创新资源量的增长;此外,提出促进跨界联盟资源转移效果的策略,为跨界联盟维持长期稳定的共生关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知识联盟的共生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叶  白庆珉 《情报科学》2008,26(1):18-23
运用共生理论解释图书馆知识联盟,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等角度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并提出了建立图书馆知识联盟的共生机制的设想,即创设多层次共生界面,建立良好的共生秩序;提升联盟图书馆核心能力,促进共生单元均衡发展;发掘联盟图书馆异质资源,完善学习机制,建立联盟文化,增强共生能量.  相似文献   

5.
根据共生界面的系统平均非对称分配因子、能量使用选择系数、阻尼特征系数三个重要参数,结合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这三个参数的定量分析模型,分析了它们对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系统平均非对称分配因子的减小,共生关系在行为方式上从寄生向偏利共生、再向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转变,最终形成理想的对称性互惠共生。能量使用选择系数越大,说明共生系统的组织模式倾向于点共生;反之,则倾向于一体化共生。阻尼系数越大,共生组织模式越偏向于点共生;反之,则向一体化共生方向进化。  相似文献   

6.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核心是焦点企业,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能否高效运行关键就在于焦点企业能否选择恰当的合作共生伙伴组成合作共生体,决定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成败,也决定了联盟功能的整体发挥。本研究在阐述焦点企业的内涵及其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的作用基础上,根据合作伙伴对联盟效益的贡献大小,利用Shapley值法对合作收益进行分配,形成了综合效益转移机制。综合效益转移机制保证了所有合作共生主体都能从合作共生中获得合理的收益,实现了合作共生主体的互利共生,这是合作共生主体参与合作并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也是焦点企业进行合作共生伙伴选择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7.
以共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知识联盟中共生现象的分析,构建了知识联盟的共生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模型,并对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主客体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问题的相关理论研究,并为联盟企业成员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企业间的知识并创造新的知识,进而促使联盟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共生状态,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彬 《软科学》2010,24(11)
从企业共生理论的三个基本概念出发,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界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和分析了以技术资源要素的移动和重新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技术创新管理的共生机制及基本模式;列举了三种适合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具体实现方式,并简单描述了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不同环境下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问题,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模型,分析共生演化模型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对不同的共生演化模式进行计算机仿真,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生态系统为例进行实证,提出促进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共生合作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创新生态系统是由核心企业共生单元、配套组织共生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通过各种共生模式在所形成的共生界面上从事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等共生活动的复杂系统。(2)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均衡结果取决于核心企业、配套组织之间共生系数的取值。(3)互惠共生是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单元演化的最佳方向,应致力把寄生共生和偏利共生模式转换到互惠共生模式。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决策的主从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樟生  胡珑瑛 《科研管理》2012,33(4):41-47,61
通过分析盟主企业和合作伙伴的知识转移决策对联盟合作创新的影响,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决策的主从博弈模型,指出联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盟主企业的知识边际收益足够大,合作伙伴按照各自知识边际收益的比例结构转移其知识资本,盟主企业的知识转移决策与其自身的知识边际收益正相关,与合作伙伴知识边际收益之和负相关,为联盟成员确定最佳动态竞争合作关系以及灵活机动的管理方式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供应链动态联盟作为一种集成化程度最高的组织形式,成员的选择非常重要。农产品供应链动态联盟中,企业或组织数量众多、相对分散不稳定,这对供应链稳健发展不利。基于作业成本法在供应商选择模型的成功运用,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农产品供应链动态联盟成员选择,是因为在农产品供应链上,从生产源头到最终消费本质上是一层层的供给与采购关系。选择适合的成员对改善农产品供应链动态联盟成员关系,维持农产品供应链良性运作,改善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效率低下、损耗严重的局面起到积极作用。对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农产品供应链成员选择标准进行了论述,对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农产品供应链成员选择模型进行了分析和优化。  相似文献   

12.
创业平台和技术创业型企业是原创技术孵化的关键主体,其共生关系的形成对促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聚焦于创业平台对技术创业型企业的单向资源供给,或内部资源整合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忽略了资源共生对提高孵化效率、实现价值共创的关键作用。鉴于此,选取Y Combinator、创新工场、概念证明中心进行案例研究,剖析技术创业型企业与创业平台的共生演化机理。研究发现:(1)技术创业型企业与创业平台表现出“寄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螺旋上升的共生演化过程;(2)多元化资源收益驱动创业平台与技术创业型企业共生关系的形成,其中技术资源收益促使创业平台打破局限于经济收益的互惠共生,步入技术资源拼凑的偏利共生;(3)构建横向创业链和纵向创业链是技术创业型企业和创业平台形成寄生、偏利共生、基于经济收益互惠共生关系的实现路径;创业平台拼凑共生资源、协奏形成资源结构化,并嵌入横、纵创业链集成创业网络,最终实现网络资源获取的互惠共生。研究结论明确了共生资源收益和创业链构建、资源整合对驱动和实现共生演化的关键作用,为形成技术创业型企业和创业平台的互惠共生,促进创业平台向专业型、技术型转化,实现价值共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盟主企业和合作伙伴的知识转移决策对联盟合作创新的影响,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决策的主从博弈模型,指出联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盟主企业的知识边际收益足够大,合作伙伴按照各自知识边际收益的比例结构转移其知识资本,盟主企业的知识转移决策与其自身的知识边际收益正相关,与合作伙伴知识边际收益之和负相关,为联盟成员确定最佳动态竞争合作关系以及灵活机动的管理方式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技术联盟的共生稳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延超 《软科学》2008,22(2):83-86
Logistic生物种群共生进化模型给技术联盟共生体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结果表明:技术联盟企业通过分工形式形成各种关系,以激烈的竞争维持着共生模式的稳定性,遵守联盟规则、维护联盟整体利益最优将是联盟企业的最优选择,政府应该尽力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为联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施工方作为总承包方的利润分配模型,把项目参与各方看作联盟中的成员,通过结盟形成一个共生体,运用共生理论对联盟获得的收益进行分配。由于成员存在技术熟练性、市场环境等风险,以及在项目中所处地位不同,我们引入偏离理想状态共生系数。偏离系数是研究共生理论模型的一个重要参数,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此参数求解,得到优化后的联盟利益分配方法。混合模型提高了各成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成员和联盟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产业集群创新绩效、提升创新能力,就有必要吸引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及政府等创新主体及创新资源汇入并形成创新生态系统。而如何提升系统的创新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系统群体间以何种方式进行联系以建立起共生关系并维持系统良好运行。为此,借助生态共生理论,提出了基于城市创新的集群生态系统概念模型。根据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及政府等群体在产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与参与程度的不同,界定了共生单元,在共生环境的作用下,它们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换、交流方式构成互惠共生模式。为了提高系统内共生体间物质流动、能量转换及信息交流的速度与效率,需要建立起共生关系生成机制、共生关系反应机制及共生能量调节机制等共生机制来确保系统功能的实现。在特定的城市创新的环境下建立起有效的共生机制以促进高质量的共生关系生成并促进系统良好运行,可实现合作创新高效进行,从而带动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创业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共生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  彭金鑫 《软科学》2011,25(2):11-14
以生态共生理论为基础,用创业风险投资额和高技术产业产值为主质参量,构建了创业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共生度模型,提出了基于共生度分析的创业风险投资和高技术产业共生模式的评判标准,对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和高技术产业共生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经历了寄生和非对称互惠共生两个阶段,将向正向对称互惠共生方向发展。预测了形成对称互惠共生的时间,得到了对称互惠共生的条件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共生理论视角下物流金融服务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共生理论的角度探讨物流金融在供应链运作中的价值。首先分析供应链中无物流金融服务提供时,零售企业的决策以及各共生单元的能量;进一步探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金融服务后,零售企业的决策以及各共生单元能量的变化。通过比较可知,物流金融服务在增加零售企业订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各共生单元的能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隐性知识流转网成员相互依存、彼此合作,构成复杂的共生生态系统,研究为隐性知识流转网形成健康、稳定的成员共生关系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运用种群生态学的共生理论分析了成员间的合作共生关系和共生模式,运用Logistic模型描述了成员知识量的增长规律和演化过程,推演了演化均衡点和稳定条件,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互惠共生是成员合作的最优模式,成员共生演化稳定状态的知识量与成员共生系数和最大知识规模相关,知识自然增长率和初始知识规模影响成员知识增长速度和路径。成员共生系数受到合作效应和竞争效应两方面的影响,成员的知识贡献程度、价值共创水平及知识还原程度对成员双方共生演化稳定状态的知识量有积极正向作用,竞争因素抑制了成员知识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基于波普尔的试错思想,从R&D盟主企业和候选研发企业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R&D联盟伙伴选择试错成本形成的微观机理.运用先验概率、后验概率以及损失函数理论构建了R&D联盟伙伴选择的试错模型,得出了R&D盟主企业犯两类错误的概率表达式,并给出了试错成本最小时R&D盟主企业对候选研发企业有效价值的贝叶斯估计取值范围.通过揭示R&D联盟伙伴选择的试错机理,为研发企业减少R&D联盟伙伴选择的经济损失以及提高R&D联盟伙伴选择效率提供理论支持,从而有利于研发企业更加有效地把握市场结盟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