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学城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城市现代化和发展高等教育理念而建构的大学城具有新颖的特征,能带动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大学城的建设,影响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大学城所产生的集聚、幅射、互动效应,对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学城的外部正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兴建大学城,英国的剑桥大学城、牛津大学城,美国的哈佛大学城、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城,法国的法兰西岛科学城,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等都是大学城建设的典范。从总体上来说,大学城的外部正效应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资源的整合,解决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最终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城的建设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城市化建设、推进国家的经济、文化及科技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大学城建设定位不明确、特色不鲜明、管理不力、资源共享不到位等问题,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发挥品牌效应、促进资源共享,切实推动大学城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4.
因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我国大学城得到了快速的生成、建设和发展。大学城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它在我国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种与城市化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快速的规模扩张行为和经济效应释放活动。本文基于经济视角界定了大学城的概念,指出了大学城之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并通过探究经济视角下我国大学城的生成模式,对大学城之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路径作出了选择,以期构建教育经济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学城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与现有大学相比,在配置教育资源、筹集社会资金、促进区域经济化发展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在大学城的分布、管理机制的创建及入驻高校的选择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研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从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互动发展的角度 ,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结合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跨越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提出了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的“四级办学 ,两级管理”的高等教育分层管理体系 ,以及引入市场机制建设现代大学城与发展二级学院等新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中心城市与重点高校在新一轮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指出大学城战略是中心城市经济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它能产生“双赢”效应。然后,本文分别论述了大学城战略对于重点高校和中心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城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与现有大学相比,在配置教育资源、筹集社会资金、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在大学城的分布、管理机制的创建及入驻高校的选择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学城”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传入我国.与国外大学城自然生成、成长不同,我国大学城建设与发展是在政府主孚下进行的,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和增强城市实力是主要动因.大学城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与大学城在功能上互相支撑,所以我国大学城在空间分布、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大学城功能等方面呈现出的空间分异特征,是地方政府与高校谋求发展、城校互动的结果,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区域之间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与政府决策的差异,体现着经济、文化扩散规律,同时它也是高等教育宏观布局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苏南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是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一个外在显现,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与服务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苏南的经济及社会环境对其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影响中,可以发掘苏南高等教育模式的三个走向:走规模化办学之路,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综合性复合人才,以满足苏南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走高等教育实用型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大学城,走特色高等教育群集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发展高等教育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好南通大学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大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直接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促进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关系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外有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理论,如三螺旋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等理论,然后介绍了中国有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自2000年廊坊东方大学城拉开大学城建设的序幕始,我国大学城迅速崛起。大学城的建设,无论是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层面,还是从城市化建设层面,抑或是从国家持续发展的层面来看,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城应该采取何种建设模式?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大学城的功能作用,真正达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城市化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效果?本文在对世界发达国家大学城与国内发达地区大学城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大学城的建设模式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地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经济地理学的原理来分析高等教育问题 ,有助于深化高等教育理论 ,拓展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经济地理学分析的独特视角 ,在实践上有助于寻求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如高等教育区域分布和定位、高等教育特色发展、高等教育区域结构、产学一体化、高等教育与区域文化、高等教育区域化及国际化等一系列问题的新途径。因此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地理学分析 ,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地方化是指高等教育要适应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服务,使之成为所在区域的文化科学中心。我市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转变部分职能,实现地方化办学,完成机制转型,通过积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服务,实现丽水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为此应进行相应的行政决策调整。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区域化”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区域化也必将成为我国高教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通过具体阐释高等教育区域化与高等教育地方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联系与区别,对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含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它是一种由过去的中央一级办学变成中央、省两级办学(也包括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办学)的新办学思路,其办学宗旨是为了促进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科技、经济、文化等诸系统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区域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如何建设和发展区域高校,善于依靠、争取、利用区域高校的人才和智力资源,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的区位优势,自力更生培养大批知识化劳动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实现地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完成自我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建设好地市区域高校,如何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动机”、“能源库”作用。  相似文献   

19.
省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相互适应发展。影响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省域经济理论包括省域经济综合力、非均衡增长理论,影响省域经济发展的区域高等教育理论有高等教育外部关系理论、三螺旋理论、生态区域发展理论。增强适应性是省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策略。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区域经济的崛起,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支撑点,这就意味着,在这些崛起的区域中,区域的形象超越了大企业的形象,超越了国家与行政的边界,在全球化国际分工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创新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依靠区域创新,落后的区域经济可以实现跳跃式发展,而区域创新能力的强弱则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在知识经济社会,创新制度环境的各要素-政府、企业与大学,将以市场要求为纽带而联结起来,形成一种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螺旋关系,那科研院所与大学将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强大的技术创新辐射作用,而其中大学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由于大学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承担了“动力源”的历史作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就在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智力综合因素需求,而要完成这一光荣艰巨的历史使命,个性化发展,将成为未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只有通过个性化发展,区域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和社会经济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