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正式课程之外,能使学习者获取非预期、非计划中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活动,即隐性课程。民族高校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方式和基础,是国家以及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民族团结教育涉及学校的各个层面,民族团结教育必须纳入课程建设范畴。民族团结教育隐性课程建设必须突出民族高校民族特征、团结特征、高校特征。根据隐性课程的基本内容,结合民族高校的特点,民族团结隐性课程建设体系应该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社会背景复杂、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构建面临诸多困难等三个视角分析了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构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的困境,在此基础上从认知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和隐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民族地区高校如何构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课程是高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隐性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培养多元文化素质人才、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民族高校独特的多元文化生态环境,决定了其隐性课程具有独特的特征.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民族院校的典型代表,在隐性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通过对此个案的探究,有助于从本质上认识隐性课程建设在民族高校多元文化课程建设中的意义、特征及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调查研究以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为例,从少数民族预科思想政治课程定位、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科研工作等六个方面分析了目前高校民族预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覃芳 《文教资料》2009,(28):161-163
和谐民族地区的构建需要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民族预科教育能够通过对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促进进而实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的设立能够有效地解决影响湖南省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问题。本文就湖南省如何办好民族预科教育基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赵红 《华章》2013,(19)
通过综合分析民族预科学生在思想、心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体美劳民俗、生活等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增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重视民族预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好班团干部在班级工作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等的途径,做好民族预科学生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7.
丛静 《贵州教育》2013,(6):39-43
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的课程形式、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表现方式。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提出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首先由美国学者提出。我国隐性课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围绕隐性课程的概念、特点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的范围和论题主要涉及校园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际关系等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潜在影响。中央民族大学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最高学府、其隐性课程与其他高校不同,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丽玲 《广西教育》2024,(4):15-17+2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要维护民族团结,教育是基础。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在小学语文各个学段有机渗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助于学生从中受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熏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民族预科课程教学定位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民族预科教育,影响教学质量的德定和提高.文章分析了预科课程教学的特殊性,从学生民族文化背景的多样性与教学标准统一要求相协调、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知识积累与学习能力发展相结合、以教师为主导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尊重学生文化背景与发挥多元文化的积极作用相结合等10个方面提出了少数民族本科预科课程教学定位的基本原则,旨在促进民族预科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民族预科课程教学定位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民族预科教育,影响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文章分析了预科课程教学的特殊性,从学生民族文化背景的多样性与教学标准统一要求相协调、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知识积累与学习能力发展相结合、以教师为主导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尊重学生文化背景与发挥多元文化的积极作用相结合等10个方面提出了少数民族本科预科课程教学定位的基本原则,旨在促进民族预科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发挥高师教育的基地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高等师范的音乐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新世纪的文化教育中,高等师范要建立完整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突出办学特色,建成民族人才培养基地、教育优化基地、校内外互动研习基地以及理论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领域有几个理论问题亟须新的理解,以适应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民族教育概念理解已经走出了那种以主体民族为视角的观点,修正了过去单一注重现代教育的观点,开始将民族教育理解为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民族双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两种语言及教学的关系的把握上出现了偏差,解决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要在充分考虑民族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支持和民族语言的使用、民族成员的双语态度等因素的情况下,制定双语教学的科学政策。多元文化课程是在多元文化的历史与社会现实背景下,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势在必行。民族教育政策的重心正在发生着转移,这种转移是民族教育从数量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移,这种转移亦是由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向特殊政策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边疆民族地区,因其地理位置及社会环境的特殊性的影响,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心理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内地民族相比都有较大不同。而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上屡屡出现的国家分裂或民族独立运动,大都发生在国家的边疆民族地区,其根源与上述边疆民族的文化和心理特征具有密切关联。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存在着不同于内地的特点,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国防教育,首先要把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即加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教育,引导边疆各族人民冲破本民族的狭小范围、把浓厚的民族意识升华为强烈的国防意识。  相似文献   

14.
宇文利 《中国德育》2007,2(11):22-25
韩国具有重视国民精神教育的传统,政府从文化传统、现实政治两方面构建起牢固的国民精神教育维系体系。韩国学校侧重从历史文化、道德传统、生活习俗等方面构建国民精神教育的基本内容,依托强势的道德教育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推行理实结合、知行并举的教育模式。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做法对我国开展学校国民精神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有必要深入探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涵、功能与发展路径。从内容、目标、对象三个角度,可以基本明确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内涵。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包括中华各民族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包括"团结"和"进步",二者互为倚靠、不可偏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受教育者,而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受教育者。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当强调国家观念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而不应仅仅针对某个或某些特定的民族。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德化""教化"三个方面。"文化"功能是指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科学理性水平的提升;"德化"功能是指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各民族情感、信念和意志的变革;"教化"功能是指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的自立自强和自我创新。随着形势的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面临"文化"相对薄弱、"德化"有待加强、"教化"有待提升等挑战,应从解决语言问题、物化问题和普遍问题三方面着手和用力,有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A Nation at Risk, some scholars have argued that a national curriculum and national testing are necessary to hold school personnel accountable for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ultimately, to raise educational standards. The idea of developing a nationwide curriculum has been widely deb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the traditions of local control and state responsibility are dominant. Thu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levance and feasibility of a uniform curriculum in physical education. A core curriculum for physical educat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clear goals, coherent instructional guidelines, and relevant assessments aligned with designated program outcomes. A more advanced curricula framework with clear guidance for P-12 curricula and pedagogical practices could promote system-wide changes in school-based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ntrast, the adoption of an overly rigid national curriculum would create a stifling educational context wher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local flexibility are not allowed.  相似文献   

17.
民族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应综合考虑我国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特征。民族教育质量评价要遵循目的性和规律性相统一的准则,以整合多样的教育需求和价值观念作为民族教育质量评价的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可设计四个板块:基础性保障指标、质量发展性指标、文化适切性指标、教育效益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
民族教育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的实现涉及主体需要、客体功能和客体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三个因素。教育价值与民族教育价值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民族教育具有教育的各种价值,民族教育价值的本质性就是要突出其"民族性",即"文化性"。其价值主要由民族教育的个体价值(民族教育能满足民族成员和族群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和民族教育的社会价值(民族教育能满足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构成。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民族团结教育重要的力量,各民族群众兄弟般的情谊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分析新形势下民族团结教育的独特性,挖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蕴含的情感内容,优化以情感人的教学方法,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任何教育现象都是表层的教育活动与深层的文化底蕴的统一体,比较教育研究是文化互动、文化对流、文化较量的重要场域。比较教育研究者承负着守护文化、发展文化、提升文化的艰巨使命。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作为民族国家的文化代表,研究主体必须时刻惦记着自己的文化身份,认真履行增强本民族文化生命力、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维护民族文化安全性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