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娅 《今日教育》2006,(2):23-23
下午游戏活动时间时,我班幼儿正在玩“扮家家”的游戏.我也走到孩子们身边想和她们一起玩游戏。可是我刚走过去就见到尧尧小朋友将玩具娃娃的头“取”了下来.然后将娃娃放在桌子上又拿起旁边的餐具玩了起来。我见尧尧没有理会娃娃就问:你在做什么呢?尧尧说:“我在给娃娃做饭。”“你的娃娃呢?”她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她难过的看着娃娃说:“他的头和身子不小心分开了,他生病了。”我又问:“尧尧.你说怎么办呀?”她看着玩具娃娃很难为情的说:“我把她送医院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有关散居儿童的教养问题,我们招收了一批孩子随班活动。“娃娃家”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区域。在两个“娃娃家”里,孩子们互不认识,相互之间基本没有交往。由于操便相应减少了。这样的安排带来了一些问题:孩子们为了一只碗、一把勺子而争抢,他们互不相让,都想喂娃娃吃饭,可又都不愿意跑到另一个“娃娃家”去玩,“娃娃家”里因而常常传出哭闹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及时作了调整,把两个“娃娃家”合并成一个大“娃娃家”。这下,“家”变宽敞了,操作材料丰富了,孩子们在这个新的“娃娃家”里玩得更尽兴了,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游戏情节…  相似文献   

3.
陆海莲 《山东教育》2004,(27):38-38
孩子们分成小组在活动区各自玩着自己喜欢的游戏:芳芳今天来的稍晚,平时她最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有时当“妈妈”,有时当“孩子”.“装”的还真像模像样的。这会儿,她径直走向玩“娃娃家”的小朋友,希望加入,“我和你们一起玩行吗?”田腾小朋友抢着说:“不行,不行,  相似文献   

4.
就地取材     
农村幼儿喜欢用土、石、沙、小草、野花等玩各种游戏。教师应充分注意幼儿的兴趣,积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平时,孩子们常在沙土地上,用灵巧的小手,把土垒起一座“围墙”并开了个能出入的“大门”,作为“家庭”的“院墙”。在院内又用土培了猪圈、鸡舍、住房。孩子们就这样玩着娃娃家游戏。  相似文献   

5.
4~5岁的儿童最喜欢玩角色游戏,但是每次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我都会觉得很累。主要原因是每次游戏开始和结束时幼儿总将一大堆积木推来推去,一些调皮幼儿甚至还睡在积木上面。孩子们搭一个“家”的时间比真正游戏的时间还要长,“娃娃”也没时间照看,“家”里总是乱糟糟的。每次游戏结束收拾时,孩子们又总喊没玩够,于是常常边玩边收,收得很慢。所以我不得不从这“家”窜到那“家”,帮幼儿搭、收,十分累人。如何既让幼儿玩得尽兴,又让他们遵守时间和整理上的要求呢?为此我尝试了一些解决办法。第一种方法是:先提要求。在游…  相似文献   

6.
张利 《学前教育》2022,(23):23-25
“长长的假期”结束了,升入中班后,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快速的发展,在过渡环节经常自发聊起假期时喜欢做的事情。一天,区域活动环节,一一询问班里的娃娃家去哪儿了,孩子们都没有回答,而是互相之间笑了笑。一旁的小小说:“小班才有娃娃家呢,我们都升入中班了,该玩别的游戏了。”我看着角落里的角色区,紧接着问小朋友们想玩些什么游戏。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如写作文《吹泡泡》时,我采取先搞活动,再写作文的做法。先让孩子们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看谁吹的泡泡大,看谁吹的泡泡多。接着,让他们说一说。我问:“大家想想,泡泡像什么?”孩子们说,泡泡像汽球,像月亮,像水晶球……我又问:“要是把泡泡当作人来写,大家想想,可以出哪些作文题目?”大家抢着说,《泡泡历险记》、《小泡泡真调皮》、《泡泡旅行记》……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我让每人动笔画一画,设计一位卡通“泡泡娃娃”,再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可爱的小娃娃会干些什么呢?”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  相似文献   

8.
老师 我谦让     
娃娃家里新添了一个美丽的布娃娃,早饭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进入娃娃家,限制人数的小脚印根本不起作用。 “谁知道互相谦让?”王老师走了过来。 “……”孩子们大瞪着眼谁也舍不得让步。 “老师喜欢谦让的小朋友,布娃娃也最爱和谦让的小朋友玩,谁  相似文献   

9.
电话打给我     
闲时找出一部坏了的电话机给“娃娃家”的孩子们。这下,电话成了“娃娃家”最受孩子们青睐的玩具。这天,孩子们正玩得起劲,“叮铃铃铃”,电话打到了我这儿:“喂,你好。请问宋老师在吗?”当时我不太舒服,便懒懒  相似文献   

10.
杨万萍 《教育导刊》2004,(4X):40-45
春游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去海边春游,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有的说:“我要去玩沙!”有的说:“我想学习照相,把大海拍下来!”“春游”这一话题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春游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去海边春游,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有的说:“我要去玩沙!”有的说:“我想学习照相,把大海拍下来!”“春游”这一话题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孩子们升入大班后,中小班以“娃娃家”为代表的社会交往区大多会以超市、医院或是餐厅等其它形式和内容来代替。那么,孩子们到了大班对“娃娃家”还感兴趣吗?这样的游戏对于大班孩子的挑战性和发展性又会是怎样的呢?于是我在教室的一角投放了一些锅碗瓢盆、炉灶等材料,同时还投放了各色橡皮泥以及大小不同的两个娃娃,想看看孩子们能否发现这些材料,能否自发游戏起来。  相似文献   

13.
老师我谦让     
娃娃家里新添了一个美丽的布娃娃,早饭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进入娃娃家,限制人数的小脚印根本不起作用。 “谁知道互相谦让?”王老师走了过来。 “……”孩子们大瞪着眼谁也舍不得让步。 “老师喜欢谦让的小朋友,布娃娃也最爱和谦让的小朋友玩,谁能谦让呀?” “唰”地举起了几只小手,可这几只“小手”的眼睛却分明在说:“老师我知道谦让,让我玩吧!” 您若是王老师,您是让“谦让”的小朋友留下,还是让“不谦让”的小朋友留下?  相似文献   

14.
巧化争执     
孩子们在一起,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争执和矛盾,特别是小班的孩子,自我控制力差,协商解决冲突和矛盾的能力较差。虽然老师多次教育引导幼儿:不能争抢玩具,要和小朋友商量着玩。孩子们往往前面明白道理后面就发生冲突,搞得同伴关系较为紧张。一天,佳佳和文文在“娃娃家”里玩,游戏前协商好由文文当娃娃的妈妈。不一会儿,佳佳跑过来,一把抢过文文手里的娃娃,“我当娃娃的妈妈,你去当娃娃的姐姐吧!”“不行!我还没当完娃娃的妈妈呢!”“我就要当娃娃的妈妈,你去当姐姐!”两个孩子互不想让,“娃娃家”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是任由他们这样争吵…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段时间,伟杰小朋友总是喜欢模仿武打动作,做出一些简单的攻击行为,因此,有些幼儿不太喜欢和他一起玩儿了。 一次,区角活动开始了,我看见他又东游西逛的,不用说他肯定又没找到朋友。我走过去问他:“今天你想玩什么?”伟杰摇摇头说:“娃娃家的人不要我,别的地方已经有人玩了。”看看一脸无奈的  相似文献   

16.
一、主题的生成 角色游戏总是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喜欢用报纸、口袋给娃娃做衣服、裙子等,这给了我一个灵感:何不把孩子们的兴趣与我们的课题结合?从单独行为转向合作行为,从制作玩具转向实物型,从个人智慧转向集体智慧呢?  相似文献   

17.
大家和小家     
朱名馨带来一个大娃娃放在娃娃家,许多孩子都喜欢玩。一天,贾淇把大娃娃放到床上要哄娃娃睡觉,张琪和子君也准备哄小娃娃睡觉,他们都把娃娃往床上放,可刚放上去的娃娃就掉了下来。子君便把大娃娃拿开,让小娃娃躺上去,贾淇与子君便争了起来。这时我走了过去:“怎么回事?娃娃为什么会掉下来呢?”其他孩子也都围了过来。贾淇说:“老师,您看,我的大娃娃躺在这儿睡觉,就没小娃娃的地儿了。”这时,子君仍试着往床上放小娃娃。张琪像是明白了什么,拉着子君说:“你别放了,你看,大娃娃旁边就一点点地儿了。”其他孩子也都附和着:“没地儿了,没地儿了…  相似文献   

18.
白艳 《早期教育》2006,(2):18-18
孩子们对迎春花的兴趣源于玲玲制作的那朵迎春花,这朵在玲玲手中忽开忽合的迎春花,一下子就把孩子吸引住了。有的说:“玲玲,这是什么花啊?你是怎么制成的啊?”有的说:“玲玲,能让我玩一会儿吗?我想看看它是怎么开的?”有的说:“玲玲,你教我制作一朵好吗?”……(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是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趣,借以激发孩子的探究欲。)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手工课是“各种各样的点心”,材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橡皮泥。讲解后,我把橡皮泥发下去。发的时候,明显感到有几盒橡皮泥特别轻,这是怎么一回事?莫非是哪个孩子拿去了?这想法一出,我就迫不及待地想问问孩子们,但转而一想:“不妥,孩子们的兴趣很高,不能打消了他们玩的积极性。再说,大庭广众之下,也没有孩子愿意承认。”于是我决定当一次“侦  相似文献   

20.
电话打给我     
闲时找出部坏了的电话机给“娃娃家”的孩子们,这下,电话成了“娃娃家”最受青睐的玩具。这天,孩子们正玩得起劲,丁零零,电话打到了我这儿。“喂,你好,请问胡老师在吗?”当时我不太舒服,便懒懒地应了声:“对不起,胡老师不在。”打电话的孩子本来挺高兴的,一听就焉了,说了声:“噢,知道了。”情绪一下子低落了许多。正在游戏的孩子们似乎也都受到了影响。我感觉不妙,于是拿起电话:“喂,你好,我是胡老师,刚才谁找我?”打电话的孩子马上高兴地说:“噢,胡老师,是我找你。请你到我家来,参加我的生日晚会好吗?”“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