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命教育是以尊重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对人生命的整体性、独特性、生成性和开放性高度关注,从而促使完整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是基于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潜能是无限的,教育要创造条件,去激活、去展示生命的灵动与飞扬,促进每个生命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命化课堂是以教育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发展、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等生命教育的理念为指导,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以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为教育目标,顺应生命的整体性、现实性、体验性、自主性、创造性、生成性、多样性、独特性等特性,选择学习内容,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课堂氛围,进行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3.
人不仅具有动物的种生命,更具有人所特有的类生命。类生命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也是教育成人的人学依据。教育成人的根本在于成就人的类生命。交往实践是类生命生成的机制,因此,成就类生命的教育,必然要求成为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在交往实践中建构生活,在生活中促进人的生成与发展。因此,教育成人,在根本上意味着教育即交往实践,教育即建构生活。  相似文献   

4.
尊重生命与发展生命是教育的神圣使命。当前,关注人的生命和物(动植物)的生命是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需。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生命和物的生命,且理应从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的辩证关系来树立完整的生命观,而这也从根本上有利于教育更好地理解人的生命,促进个体生命的生成与发展。因此,坚持完整的生命观是教育的职责与使命,在此基础上,教育应重点关注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人的存在是一种精神生成性存在。文化是人的精神生命的表达,人通过文化而生成精神,文化的意义显现于文化与人的精神生命的关联之中。教育作为价值引导,教育作为精神提升,指向的是理想个体的发展,其核心是指向人的精神的全面生成。而人的精神的全面生成是通过人对文化的意义理解来实现的。意义理解与精神生成是教育以文化人的内在机制,意义理解是教育通过文化实现人的精神生成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关注教师生命是教育视阈中不可忽略的主题,是教育和谐发展的应然需求,对提高教育质量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生命异化的实然状态是必须高度警惕的教育危机信号,应该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转换思维范式,重新全面构建教育视阈中的教师生命体系,使教师的生命可能性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何涛 《现代语文》2007,(8):105-106
生命教育是从生理和精神层面对学生进行整体人生塑造的教育,是立足于发展中的人,培养健全的人、完整的人的教育。文学作品蕴涵了无限丰富的生命体验信息,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文学生命教育意义的生成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实现的。通过文本解读,丰富和改造读者头脑中的生命图式,以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是文学欣赏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8.
形塑乡村教师以生命价值为取向的教育情怀,与教育的“人本”理念高度契合,并对于建设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下教师的工作任务指向工具性价值、学校的生命关怀氛围淡薄、教师的生命自觉意识的缺失、教育情怀生成机制残缺等阻碍了乡村教师以生命价值为取向的教育情怀的生成。基于此,教师的工作任务应回归生命价值之本;重构学校生命关怀氛围;教师增强自身的生命自觉意识;完善以生命价值为取向的乡村教师教育情怀生成机制,是推动乡村教师生成以生命价值为取向的教育情怀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主张以人为本。倡导生成化教育,“动态生成”就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它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生命活动的关注,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对生命意义的升华,对个性的解放与张扬。生成性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课堂教学、学生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课堂教学忽略动态生成资源的做法,提出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构建动态生成课堂的观点,并警示广大教师不要走进动态生成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是教育者的最高典型,培养教育家是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教育家应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教育精神、教育智慧和生命情怀的特质。中国的教育体制、社会大环境以及教育者个人的原因阻碍或者延缓了教育家的生成。应通过实施教育家办学,促成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相结合,培养教育者以教育为志业的生命情怀等路径突破教育家生成的"路障",达成其应然意蕴。  相似文献   

11.
关注生命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学前儿童生命化教学的理念在于追求儿童的生命完整。生活世界是学前儿童生命化教学的根基,学前儿童生命化教学的实践途径主要是交往互动和体验。学前教育应以生命的发展为基础,视儿童为生命体,弘扬生命的体验性、交往的互动性、知识的生成性、情感的和谐性,把教育的目的、过程、结果与生命发展联系起来,注重生命的发展、人格的健全和智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尊重生命与发展生命是教育的神圣使命。当前,关注人的生命和物(动植物)的生命是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需。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生命和物的生命,且理应从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的辩证关系来确立完整的生命观。只有坚持完整的生命观,教育才能促进人的生命与物的生命共同构成的生命系统的完整性与和谐性,才能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这也从根本上有利于教育更好地理解人的生命,促进人生命的生成与发展,以及人类的发展进步。因此,坚持完整的生命观是教育的职责与使命所在,是教育理应为之的。在坚持完整的生命观的基础上,教育应重点关注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生命体验是人们对生命的感受、反思与体味.道德在生命的展开与体验过程中生成,个体在生命体验中建构自身的德性,道德的生成与生命体验是同一的.道德教育当是在生命中进行的、为了生命的、在教育过程中体验道德的教育,道德教育与生命体验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人是实践的生命价值存在,教育实践是实践的一种具体方式.教育实践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活动,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成长途径.教育主体参与教育实践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生命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生命成长与生命价值提升的过程,就是师生生命本质实现、确证、生成与彰显的过程.教育实践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品性,它坚持教育主体的生命立场,以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为旨趣,注重生命生成与关怀生命,追求教育主体生命成长和生命世界的丰盈,彰显出丰富的生命特性和浓厚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呼唤生命全面、主动、和谐、创新的发展,而要真正实现这种发展,学校教育就必须走向本质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生命生成教育。  相似文献   

16.
生命化教育的意义所追寻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发展、情感和兴趣的满足,同时生命化教育也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关怀,感悟生命意义,赋予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数学教育生命化是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得到焕发,师生生命在数学课堂中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尊重生命与发展生命是教育的神圣使命。当前,关注人的生命和物(动植物)的生命是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需。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生命和物的生命,且理应从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的辩证关系来确立完整的生命观。而这也从根本上有利于教育更好地理解人的生命,促进人生命的生成与发展。因此,坚持完整的生命观是教育的职责与使命所在。在坚持完整的生命观的基础上,教育应重点关注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体悟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一种教育实践方式。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处于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的阶段,然而在生命教育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可以发现,生命教育开展的方式存在着些许问题。体悟的生命教育实践方式具有尊重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尊重个体生命的生成性,注重个体生命的亲身性,注重生命教育的自主性,注重生命教育的无时空性。体悟的生命教育实践方式需要生命个体情感参与,要善于运用体悟的生命教育情境,开展体悟的生命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运用体悟式生命教育资源。因此,实施体悟的生命教育实践方式是生命教育发展的趋势,对生命教育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师精神文化是教师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教师发展的精神动力,影响和决定教师的精神面貌。用生命哲学解读教师精神文化,对增强教育的生命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文化品位具有现实意义。教师精神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师生生活是重要基础,生命体验是理想方式,生命教育是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观念,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师生是这个系统内的生命个体,教学互动则是师生在系统内的生命活动。基于生态课堂的概念,小学数学教学力求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深入交流,让师生在课堂环境中生成各种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自由发展,呈现出自由、理想以及发展的生命样态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