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开采大国,由于煤炭开采环境的特殊性,矿井下的无线通信环境与地面的无线通信环境相差甚远,若直接将用于广阔空间的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煤炭矿井中会产生无线信号的多径衰落等不可预期的问题,严重影响矿井下的无线通信质量.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煤炭矿井中多径无线信道的复杂性,并采用瑞利多径信道模型对其进行仿真建模.采用无线通信中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设计了一套基于MIMO-OFDM的矿井无线通信系统,以减少多径衰落现象对无线信号的消极影响.最后通过MATLAB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本系统具有抗多径衰减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现有移动通信实验系统一般室内部署,无法重现真实无线信道复杂多变的衰落、干扰特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无线通信实验平台设计方案,借助于无人机的机动性,通过机载模块采集和测量无线信号和信令信息,实现对信道多径、衰落、干扰等复杂时变特性的研究,完成对多普勒频移、多径衰落、越区切换等现象的实验。同时也可为课程设计、工程训练、实习实训等综合性的实践环节提供软硬件环境。该实验系统灵活度高、可扩展性好、部署方便,可以满足跨课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需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数字基带信号、数字频带信号、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频带传输系统、有线信道、无线信道等通信名词给出了概念性的介绍;详细阐述了有线信道、无线信道的类型及信道中的传输损耗;并针对此次主要借助的仿真软件——MATLAB进行了简单的概述;以曼彻斯特码作为数字基带传输的码型,建立传输线的等效电路模型,借助MATLAB软件仿真信号在有线信道中的传输过程,建立了多径信道、菜斯信道、高斯白噪声信道三种无线信道模型,借助MATLAB软件仿真信号在无线信道中的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4.
"移动通信"和"通信原理"两门课程中涉及的无线通信信道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的特点,将基于Matlab的无线信道仿真引入"通信原理实验"课程教学中。采用Matlab对多径时变衰落信道和Jakes信道进行建模,通过课堂演示教学与仿真实验教学相结合,该教学内容克服了硬件实验对于无线信道建模实现的困难,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多径时变衰落信道的基本概念。实践证明:将无线信道仿真引入"通信原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线衰落信道下模拟系统性能理论分析较难且抽象不易理解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无线衰落信道模拟及传输性能演示实验系统。该系统首先利用正交调制方式产生不同模拟调制波形,然后通过基于谐波叠加原理(Sum of Sinusoids,So S)模拟产生的瑞利衰落和高斯噪声信道,最后在接收端正交解调还原信息信号,并比较不同噪声及衰落对各种模拟调制方式的性能影响。实验教学表明,该系统有助于理解无线信道衰落知识以及信道对传输信号的失真影响,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无线通信理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克服现有通信技术中在低信噪比情况下计算复杂度高、误码性能差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OFDM通信系统,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中设计了完整的通信系统模型,模拟了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与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的OFDM通信完整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的OFDM通信系统对信噪比要求不高,降低了OFDM通信系统中所存在的高峰均比问题,能有效地消除信号多径传播所造成符号干扰并且误码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无线信道是移动通信的传输媒介,信道性能优劣直接影响通信质量,要提高无线通信质量就必须改善信道性能.阐述了移动信道的特点,介绍了几种典型移动信道的模型,重点分析了Rummler信道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出Rummler信道的仿真电路.采用电路与通信系统专用仿真软件Systemview对其进行仿真,给出了仿真波形图,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Rummler信道模型可以适应不同环境的电波传播衰落,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大量实验证据和物理论证表明,无线信道中的信号传输呈现系统的多径稀疏结构,并随着信号空间维度变大愈加明显,而现有大多数信道估计算法均未在复杂度与准确的稀疏信道估计之间实现平衡。根据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固有的稀疏特性,提出基于改进广义Akaike信息准则(GAIC)的具有低矩阵运算量的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根据有效抽头处脉冲幅度值较大特点,利用代价函数获取有效抽头位置准确执行信道估计,最大程度地降低噪声干扰。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和抗多径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是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应用技术之一,它即是一种多载波高效调制技术,又是一种频分复用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符号间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优点,适合在无线信道中传输高速数据。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最小光通信实验系统.该系统由数字信号源电路、光发射模块电路和光接收模块电路组成.实验表明,利用该系统可以完成红外光信号的信号调制、无线发射和无线接收及处理等过程,能够满足光通信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同时,结合单片机技术,应用该系统实现了移动物体的计数、测速和监视报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信道多径效应、传输带宽有限性等因素,可导致无线局域网通信信号中存在大量的噪声,降低了通信信号质量.为此,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的无线局域网通信信号增强方法 .利用小波变换算法提取网络通信信号特征,分类处理无线局域网通信信号,得到信号类别;利用噪声模型与信号类别进行对比,确定带噪信号的小波系数,将小于阈值的信号视为噪声去除;重构无线局域网通信信号,实现无线局域网通信信号的增强.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提出的算法信号信噪比得到了明显提升,信号均方误差低于最低限值,充分证实提出的算法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线信号传播过程抽象不易理解的问题,采用射线跟踪方法对电波传播机制及无线信道模型进行分析,将Wireless Insite(WI)电磁仿真软件引入教学课堂,设计并实现了室内和城市两个典型传播场景的教学案例。该案例能够清晰地演示不同路径信号的传播过程,并图形化给出功率延迟分布、路径损耗和信号强度等无线信道特征参数。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有助于学生直观地观测传播过程中直射、反射和绕射等对传播信号幅度和相位的影响,体会传播场景及收发机位置对接收功率及多径时延的影响,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物理层算法、网络优化及无线定位等知识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多射频多信道无线Mesh网中提出了一种支持流量感知的信道分配算法.首先,介绍了基于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和成功传输条件的物理干扰模型,该模型比其他模型更适用于无线传输环境.然后,使用纯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来解决信道分配问题,提高无线Mesh网网络容量.在考虑网络连通性要求,射频数量限制和无线通信中成功传输条件等网络参数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以STC5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套可以检测和传输3种脉搏传感器信号的实验系统。系统包括3种脉搏传感器及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无线蓝牙传输模块、PC端显示模块。传感器输出的脉搏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传送到单片机的AD输入端,对脉搏信号进行AD处理后,由无线蓝牙模块将数据传输至PC端进行显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完成压电式、透射式、反射式三种脉搏信号的采集及无线传输。系统的单元模块简单、可扩展性好,能更好满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实践教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发送信号:1260,电磁波:1254多径衰落信道:4442,频率选择性衰落:4400,符号间干扰:4358,信道模拟:4316,信道衰落:1797,基带信号:1654,数字通讯:1643,时延:1606,发送信号:1201,电磁波:1196,电离层:1153,多径传播:1138,数学期望:987,能量衰减:953,协方差阵:933,接收信号:932,延迟:8  相似文献   

16.
多径传播是随参信道的最突出的特点,对信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多进制幅相联合调制(APK或QAM)是通信调制的一种重要方式,多径传播效应对QAM信号比特误码的影响是决定实际数字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深入探讨了1024QAM信号通过多径信道后的性能与特点,并用SystemView对其波形和系统BER(比特误码率)等主要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MIMO信道仿真技术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选用通用的测试仪表构建并优化2×2 MIMO半实物硬件信道仿真平台,实现了模拟无线信道和MIMO信道模型的验证;研制了分布式远程信道仿真系统软件,进而设计了面向宽带无线通信的远程分布式MIMO信道仿真系统,实现了远程分布式用户的信道仿真请求预处理、执行与结果的发布。通过对用户的远程分布式信道仿真服务,证明了本仿真系统有效地实现了高效、多场景、低成本的MIMO信道仿真。  相似文献   

18.
射频设计在无线移动通信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射频电路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无线通信系统,更是提出了高速率、低成本、宽带宽、小体积的新挑战。因此,文章基于无线通信射频技术的基本原理,对无线通信射频接收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将射频接收机与射频发射机进行模块化,探究每一模块的结构与原理,从根本上提升每一个模快的性能,实现无线传输射频收发系统的宽带宽,高速率,并给出了一套完整可行的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根据LED可见光通信的特点和光在水中的传播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可见光的水中信息传输实验系统。选取绿色LED作为系统光源,实验装置分为字符、语音和视频3个模块,各模块均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经实验调试,该系统传输效果较好,短距离可准确高效地完成水下信道的无线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学生在通信系统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设计开发了基于mini-LED的光无线通信实验平台,开展数字光信号调制、传输和解调的实践教学。该平台以mini-LED作为通信光源,包括自由空间和水下两种传输信道环境,在收发端以离线数字信号处理方式进行信道均衡和信号恢复。基于该实验平台,通过参与实验搭建、信道调试与数据分析,可帮助学生理解通信概念与理论,加强学生解决通信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光无线通信的系统设计与仿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