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红字》是对悲剧人性的深刻挖掘,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和齐灵窝斯的悲剧人性,前者在于其宗教信仰与人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公开的自我与隐蔽的自我的冲突;而后者在于其对人性的践踏和蔑视所产生的变态欲望与自我毁灭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在张爱玲笔下的众多女性角色中,曹七巧可说是一个异数。她一步步自我异化,最终走向疯狂。以人性的扭曲[1]为终点,无疑是一部人性的悲剧。然而细绎导致七巧的悲剧命运原因,却会发现这一悲剧是由三个主要原因造成的。首先,她的家庭出身决定了她的社会地位;其次,曹七巧嫁给患痨疾的丈夫使她得不到"情欲"的满足;再次,姜家上上下下对她的态度让她倍感孤独,七巧不得不用金钱来保护自己,最终为金钱所困。三重因素恰恰构成了七巧人生悲剧的三个维度、三个层面,即社会悲剧,情欲悲剧和人性悲剧。不难发现,七巧悲剧命运的多向度展现出《金锁记》这篇小说的复杂主题,也为小说的文本诠释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女性对男性话语中心的等级制度及社会道德的反抗,往往呈现出盲目或非理性的状态,导致其反抗行为意义的缺失,《祝福》与《金锁记》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祥林嫂与曹七巧这两个女性形象揭示出这种反抗无意义来达到一种全然的悲剧效果,引发读者对制度、道德、金钱与人性的长久而深入的思索。  相似文献   

4.
霍小玉与羊脂球悲剧命运的相同之处是: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两性关系中的被动处境;故事结局的悲剧性。她们悲剧命运的不同之处是:霍小玉被唐朝严苛的门第制度束缚;遭受李益的始乱终弃;在含恨中香消玉殒。羊脂球受到资产阶级与贵族的冷漠对待;战争对美好人性的践踏;苟且偷生的结局。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有:时代与社会背景;她们自身的悲剧性格;作家的写作态度。  相似文献   

5.
《金锁记》自问世以来就受到读者和批评家的普遍关注.人们对作品中主人公曹七巧的评价也逐渐达成了共识,即曹七巧是人性恶的典型,而她对金钱的贪婪是造成其悲剧的主要原因,本文对此说提出质疑,认为曹七巧是一位融人性的普恶美丑于一体且具丰富内蕴的艺术典型。她的悲剧,既是家族制度的悲剧,又是生存和人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6.
简评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主题意义、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和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三方面分析欣赏奥尼尔的著名悲剧《榆树下的欲望》,从而揭示了在以金钱为主的社会里,物欲横流,人性被压抑以及导致情感扭曲的社会现实,并且指出拯救人类自我的,也只能是人性的升华与灵魂的净化。  相似文献   

7.
《风雪夜归人》表面是描述爱情的悲剧,但作者的意图并不止步于此,其对旧社会中国对人性的压抑、对命运的无法自我掌控、对尊严的无视与践踏的倾诉都彰显这个剧本对未来的憧憬,对人性解放的述求,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于黑暗之中散发出黎明之光。  相似文献   

8.
杜十娘的一生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真正夺去杜十娘生命的是其生活的社会,以及伴随资本主义的萌芽所滋生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情与钱的冲突亦在所难免,而杜十娘恰好是这种关系的牺牲品。"百宝箱"是杜十娘悲剧意蕴的象征,从"百宝箱"这个意象入手解读杜十娘悲剧的社会根源,如金钱和权势对人性的腐蚀、传统观念对女性尊严的无视和戏弄等。  相似文献   

9.
杜十娘是冯梦龙《三言》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之一。小说写了杜十娘与观念、与人性、与良知、与金钱、与社会的艰难复杂的斗争过程,展现的是一个不屈自尊的灵魂,一个积极向上但并不完美的人生历程。数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杜十娘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本文也试图通过辛瑶琴、李甲角色的塑造去探讨杜十娘悲剧的深层原因,从明代的金钱利益关系与杜十娘执著追求的个性品质中,探讨杜十娘悲剧之必然。  相似文献   

10.
谈张爱玲与《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雪芹写尽了物欲诱惑下的人性沉沦 ,张爱玲在解剖了经济文明下金钱对人性的戕害和扭曲的同时 ,则更多地融入了现代意识 ;《红楼梦》悲剧意识的深刻性在于展现了人性中情与理的冲突 ,张爱玲则既写了情在理的压抑下的跃动 ,又对情保持着超然冷峻的观照 ;曹雪芹的悲剧意识沉潜于闺阁琐事 ,凡俗人生 ,张爱玲既沿袭了曹雪芹选择闺阁琐事传达悲剧意识 ,并悟出了“生在这世上 ,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她观注和热爱一切的世俗 ,从中传达了她的苍凉无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劳伦斯小说《木马赢家》中少年保罗的形象,指出对金钱的贪欲和投机是造成保罗悲剧的重要原因,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对金钱的集体崇拜和贪图享乐的腐朽心理,表现了现代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  相似文献   

12.
王维 《文教资料》2013,(33):9-10
拉斯蒂涅、高老头、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是巴尔扎克代表作《高老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各自有着深刻的意涵。拉斯蒂涅的转变代表着金钱魅惑下贵族后裔的蜕变,高老头的遭遇控诉了金钱对人性的扭曲和对道德伦常的践踏,鲍赛昂夫人的命运揭示了贵族妇女的历史性衰败,而伏脱冷则很好地充当了作者批判社会的传声筒。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奥尼尔经典作品之一《榆树下的欲望》中主要人物的分析,展现出奥尼尔的悲剧论,以及他对贪婪人性的敌对、失望和对唤起人性真实的渴望。他认为人的悲剧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自身性格的弱点和缺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故事试图向人们揭示出,当金钱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时,人的自然情感是怎样被压抑和扭曲的。  相似文献   

14.
人性的闪光与毁灭——苔丝和珍妮形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文学悲剧人物苔丝和珍妮在人性的呈现中体现了做人的价值:面对生活的沉重打击,表现出坚强的生命意志;在社会政治、经济的重压下,以动人的爱情增添了人性的光彩。同时以人性的毁灭构成了各自的悲剧命运:都被贫穷否定了自身的价值;金钱社会的法律和道德是毁灭她们的直接工具。  相似文献   

15.
中外文学史上关于主仆之恋这一爱情模式大都以悲剧结局,这种悲剧属于社会悲剧。文章通过对《家》中觉慧与鸣凤、《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利夫与凯瑟琳这两对艺术形象的比较,分析产生他们爱情悲剧的根源及各自不同的爱情表现形态。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东方的专制主义压制人的个性发展,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使人性扭曲,人的道德沦丧。  相似文献   

16.
魏亮 《英语广场》2016,(12):10-11
与巴尔扎克的许多小说一样,《欧也妮·葛朗台》也是描写金钱造成的悲剧。小说中心故事,欧也妮的爱情悲剧,发生在1819年至1829年的法国内地小城索漠。巴尔扎克在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葛朗台老头、查理、欧也妮,描写了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人性因金钱而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化,金钱和物欲甚嚣尘上,人性中许多美好品质被遮掩,甚至人格尊严也被践踏。中国当代许多作家及时捕捉到这种社会现象,用不同的笔触表达着坚守人格尊严的诉求,他们有的用弘扬、呼唤来书写,有的用讽刺、批判来表达。  相似文献   

18.
小说描写了文革时期内对爱情、亲情和友情作为林林总总的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的最本质特点是对人性的蹂躏和践踏,小说作者在悲剧描写中采取的极端露骨和残忍写法表现爱情,是对情感的一种拷问,真正的情感充满了疼痛,却又能够经受住这样的疼痛,悲剧就是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可以激活生活,同时也激活艺术的创造,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使真正的情感价值在毁灭中得到另一种永生。  相似文献   

19.
陈卫娟 《文教资料》2007,(34):127-129
乡土大地人们生存权利得不到保障,因此他们追逐权力,可结局是悲剧性的;为追求金钱,人性却全面沦落了;命运也不眷顾他们,求生欲使他们一再谱写悲壮乐章;乡土社会是男权的社会,女性是没有自我的躯壳。本文将就阎连科小说中的权力、金钱、命运等造成的生民悲剧进行梳理,并将女性被严重遮蔽的悲剧也做出一定的挖掘。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20世纪40年代小说创作凸显了金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塑造了一系列世俗拜金女形象,女性纠结在情欲与金钱之间,人性被金钱腐蚀。拜金女依附多金男,有着儒家女性与商品化女性的双重文化身份,而这正是她们的悲剧原因之所在。拜金女性寄寓着张爱玲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她改造女性的愿景是五四文学尤其是鲁迅启蒙文学的延续与发展,她在女性启蒙问题上走的是海派文学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