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集宁师专学报》2016,(6):94-97
采用《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量表》、《学习动机问卷》、《职业能力成熟度量表》对地方院校师范生752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随着年级的升高呈逐年下降趋势,职业价值与职业效能双低人群相对偏多,其中职业价值感低是师范生人群的突出问题。2、地方院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会显著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及职业能力成熟度,给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带来阻碍。  相似文献   

2.
对来自两所部属师范大学的1172名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和学习动机进行了测量,通过聚类分析将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分为四种类型,研究考察了四种类型学生的分布特点及其在学习动机上的表现。结果表明:(1)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可划分为四种类型:热爱型、兴趣型、功利型、回避型;(2)四种类型的免费师范生在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3)四种类型的免费师范生在学习动机水平上差异显著。本研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分析、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内在结构与特点进行了探讨,并对220名和941名师范生先后进行问卷施测.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信效度较高,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包含职业价值认同、职业发展意愿和职业准备行为3个因子,职业发展意愿在职业价值认同和职业准备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所学专业和入学动机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存在显著影响;所学专业为主课的学生,其教师职业认同显著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以个人特性为人学动机的师范生,其教师职业认同显著高于其他学生.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编的《免费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问卷》,对556名免费师范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其选择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的现状及特点,结果表明:(1)免费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价值取向的排列顺序为职业声望认同、社会支持、专业承诺、职业吸引力;(2)与男生相比,女生选择教师职业更多是考虑社会支持和教师职业声望认同;(3)教师职业对独生子女的吸引力显著大于非独生子女;(4)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多是从职业吸引力方面来选择教师职业的,理科生更多则是因为社会支持和有更高的专业承诺的缘故;(5)大一和大三学生选择教师职业的四种价值取向都显著高于大二学生;(6)教师职业对父母是经商的免费师范生的吸引力最大,其次是农民和工人子女,最后是教师子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分别对华中师范大学183名免费师范生和160名非师范生进行两次问卷调查,以探查两类学生的人格、职业认同及学习动机的特点与差异。首次调查显示,免费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人格、内部学习动机没有显著差异,但其外部学习动机和职业认同都显著低于非师范生。半年追踪调查表明,两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职业认同各维度都没有随时间显著变化。各年级的内部学习动机没有显著差异,而外部学习动机随着年级的升高显著降低,职业认同随年级显著升高,但是大四又有下降趋势。研究还发现,相较于非师范生,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与内部学习动机关系更加密切。此外,本研究还根据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机和职业认同特点,对免费师范生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专业态度,即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本文采用王鑫强等人编制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对412名英语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得出以下结论:(1)英语专业高师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2)不同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的英语专业高师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总体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对来自两所部属师范大学的1172名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和学习动机进行了测量,通过聚类分析将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分为四种类型,研究考察了四种类型学生的分布特点及其在学习动机上的表现。结果表明:(1)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可划分为四种类型:热爱型、兴趣型、功利型、回避型;(2)四种类型的免费师范生在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3)四种类型的免费师范生在学习动机水平上差异显著。本研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认同是免费师范生应有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与免费师范生教育的成效密切相关。科学地对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方法、结构、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总结,有利于深入开展免费师范生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合理制定提高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策略,对于提升免费师范生教育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分别对华中师范大学183名免费师范生和160名非师范生进行两次问卷调查,以探查两类学生的人格、职业认同及学习动机的特点与差异。首次调查显示,免费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人格、内部学习动机没有显著差异,但其外部学习动机和职业认同都显著低于非师范生。半年追踪调查表明,两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职业认同各维度都没有随时间显著变化。各年级的内部学习动机没有显著差异,而外部学习动机随着年级的升高显著降低,职业认同随年级显著升高,但是大四又有下降趋势。研究还发现,相较于非师范生,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与内部学习动机关系更加密切。此外,本研究还根据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机和职业认同特点,对免费师范生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教师职业认同意味着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进行了充分和深入的职业探索并作出积极的职业承诺,是师范生职业发展的内生力量。以240名地方高校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对其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地方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职业认同认知维度上为(3.52±0.67),在职业认同情感维度上为(3.48±0.61),在职业认同行为倾向维度上为(3.58±0.52);差异检验表明:女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显著高于男生;在学科上存在显著差异,人文社科类>理工科类>体育艺术类;社会、高校、家庭和自身四方面影响因素都与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从政府策略引导、高校主体教育和激发自身内在动力三方面提出了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职业认同对教师的成长是一种内驱力,是做好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绩效,同时对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免费师范生作为准教师,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职业认同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路线的确定,对未来的教育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在读免费师范生为调查对象,欲从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调查免费师范生对中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试图为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进一步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进行构建,并研发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测验量表。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职业认同是一个由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倾向四个因子构成的多维度结构,以此为基础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职业认同对教师的成长是一种内驱力,是做好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绩效,同时对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免费师范生作为"准教师",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职业认同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路线的确定,对未来的教育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在读免费师范生为调查对象,欲从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调查免费师范生对中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试图为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进一步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省属高校公费师范生调查发现:省属高校公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情感认同水平最高,职业意志认同水平最低;教师职业认同在一年级与二、三、四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职业意志认同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公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受到学校氛围、课程设置、政策满意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应深化教育改革,加大乡村发展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公费师范生的选拔机制与培养体系,优化地方高校公费师范生的课程与教学设计,提高公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对A大学卓越班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卓越班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其四个维度(职业效能、职业价值、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均显著高于普通师范生;卓越班男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其四个维度与普通男师范生相比并无显著差异,卓越班女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其四个维度均显著高于普通女师范生,卓越班女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职业意愿与期望均高于卓越班男师范生;不同年级的卓越班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其各个维度均显著高于相应年级的普通师范生,卓越班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及其四个维度在不同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除了职业价值维度,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卓越班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总体均高于普通师范生,文理专业的卓越班师范生在职业认同感及其各个维度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在综合访谈结果和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新疆640名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进行问卷测试,编制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并重新选取182名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进行重测,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问卷进行了结构检验。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职业认同是由双语教育认同、职业价值认同、职业情感认同、职业支持感、职业行为倾向和职业能力认同6因子组成的多维度结构,以此为基础编制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职业认同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师范大学198名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一、免费师范生群体更重视成就实现、兴趣性格和家庭维护等职业价值观;二、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较高,且受到政策和重要他人两个外部因素的影响,而社会促进的价值观有利于其教师职业认同的促进.根据研究结果,为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提供了如下几点参考建议:一、重视角色榜样的力量;二、鼓励师范生从低年级开始参加教学类实践活动;三、国家和学校应注重政策的推行与解释,并大力培养师范生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采用魏淑华自编的《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对陇东学院450名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认同上的性别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2)文科生的角色价值观高于理科生。(3)非独生子女的教师职业认同度普遍高于独生子女。(4)来自农村的师范生的教师角色价值观高于来自城市的师范生。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选取江西省某高校225名实习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职业认同、应对方式与职业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实习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在性别、实习学校位置、实习工作量等人口学变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实习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应对方式的积极应对方式因子与职业幸福感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在实习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教师职业认同不但直接正向预测职业幸福感,还可以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对教师职业幸福感产生间接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3.3%。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以及组织认同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职业认同量表、组织认同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对768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认同和工作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教师职业认同可以正向显著地直接预测工作满意度,组织认同在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增强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和组织认同水平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