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澳大利亚科研评价体系的演变、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澳大利亚科研评价体系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调研,从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专家遴选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ERA的特点及带来的启示,旨在为中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健全有效的科研评价体系是高校科研创新活动开展的基础,并能促进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双一流”建设对现有的高校科研评估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校科研评估体系改革较早的国家,英国具有较为丰富有效的经验。本文首先对英国高校科研评估的改革背景、演变历程、体系构架进行总结。其次,针对英国高校科研评估的特点进行评估指标、评估单元、评价方法和研究产出等方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我国高等学校科研评估体系与英国REF评价体系的区别,并从学科特色、第三方评估机构、科研成果质量、跨学科发展四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最后,从评估小组和评估单元设置、评估等级设置、评估周期设置、评估依据、高校自主选择权以及评估结果与经费分配的关联六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我国高校科研评估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述了高校科研评价具有指标的多样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影响因素较多等几个主要特点,分析了当前高校科研评价中存在科研评价定量化、重科研轻教学、影响良好学风形成等主要问题,并就对改进高校科研评价工作,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提出了改革科技评价制度、改进科学评价措施、加强科学道德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食药检机构是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重要的技术支撑力量,目前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成熟度有待提升。借鉴欧盟、美国和英国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的相关做法,建议我国食药检机构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加快科研诚信库的构建和使用,全面实行科研诚信承诺制,同时开展日常宣传与常态化教育,并不断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期望努力打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的科研平台,助力食药检机构技术创新能力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面前,探索如何构建新的适应科学研究发展新模式的科研评价标准及评价机制已经成为当前科学界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对目前国际科研评价所存在的关键问题的剖析,结合国际科研评价研究及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最新动态,分析了国际科研评价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荷兰是科研评价结果与科研经费拨付不直接联系的典型国家,其科研评价制度具有独特性。本文从学术性评价、行政性评价和效益性评价三个方面分析了荷兰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发现荷兰人文社科的评价具有制度化程度高,紧密与国际接轨,强调研究成果的原创性,重视成果的社会转化,关注科研人员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评价的过程以同行评议为主,辅以文献计量,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七个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完善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引导科研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样本敷据分析目前国内对OA的认同度,分析了潜在影响因素及影响力度,如科研评价体系、作者付费模式的认可程度和对费用标准的接受程度.建议改革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将开放获取期刊纳入科研评价之列,鼓励科研人员在相应的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文章,积极扶持、大力宣传,提高国内用户对OA责源认同度.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后期,澳大利亚出现了科研成果数量增加,质量却明显下降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政府建立了以成果质量为核心的分类科研评价体系。该体系引起了世界科研评价改革浪潮,其特征是政府主导实施官方评价、人文社科和其他学科进行分类评价、以成果质量为核心等。该评价体系的建立,明显促进了澳大利亚科研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科研作为重要的育人方式,在大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学部门科研评价是沈阳工程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内部评价体系中的其中一项内容,实施科研工作评价对合理配置科研资源,调整教学部门科研计划、项目和科研方向,激发广大教师创新潜力,优化科研队伍,规范部门科研管理,提升学院总体科研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5)
提升高校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既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大学和国家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势在必行,首要关键是增强教师科研创新意识,积极搭建科研合作平台为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持,构建多元化科研创新评价体系为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依据,完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为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提供助推力。  相似文献   

11.
科研机构改革是提升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明确科研机构的科研地位、改革科研机制和管理过程、提升科研机构的吸引力,成为新时期科研机构改革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努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顺应新时代对高校科技发展的要求,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是关键。本文以某地方高校为例,分析了科研管理中目标考核体系构建的意义,研究了构建的内容、原则和步骤,提出了地方高校应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目标考核体系,采取有效的目标考核和奖惩,才能顺应“双一流”建设要求,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研仪器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社会组织,与开放共享运行和评价考核一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围绕科研仪器平台开放共享运行的评价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以便明晰评价工作的效用和现实内涵。本文以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科研仪器平台为例,基于管理部门目前公布的开放共享考核评价结果,从效率和效益评价的视角对评价工作进行排序分析和因果逻辑研究,旨在以不同评价方式结果差异的检验解析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评价体系对应不同的结果,管理部门现行评价关注集约化运行的仪器设备开放率、使用率和共享率,兼顾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稳定情况,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评价体系对多种属性指标的赋权有异。研究结论可为科研仪器平台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为平台高效稳定运行和绩效提升提供合理指导,为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能提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科研评价制度是科技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科研活动的质量、效率和方向。在欧洲,以绩效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成为增进公共研究绩效的核心机制之一。通过分析比利时弗兰德科技治理体系,研究弗兰德以绩效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和战略基础研究科研评价体系演进规律,为我国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构建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多元化科研评价制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文章深入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辩证统一的关系,积极探索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的方法和路径,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改革教师评价机制为动力、以教师团队建设为依托、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实现教学与科研相融合,以科研实践带动教学活动,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并以西安航空学院为例对文章观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近年来,科研教学全球影响力对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构建科研教学全球影响力指标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评价高校的科研教学全球影响力,更好地分析高校建设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发展对策。[方法/过程]基于国内外文献研究及文献计量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新型研究型大学国际开放视角下,科研教学全球影响力准则层要素的拆解,从科研影响力、平台影响力及社会引领力三方面构建科研教学全球影响力指标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提出科研教学全球影响力评价方法,并结合国内36所“双一流”A类高校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结论]实证研究表明,国内新型研究型大学需要加强高质量水平科学研究,重视国家化平台建设,提高高校科研对社会的影响力,本文所构建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科研教学全球影响力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的高校由于学科分布不同,在科研工作中内容、性质、特点上有较大的差异,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繁多、层次和类型多样,而对科研业绩进行评价,构建符合学校自身的评价体系,一直是科研管理部门重点开展的工作。本文通过分析科研业绩评价体系研究现状,探讨目前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科研业绩评价体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研体制评价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每一种科研体制的产生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和演变过来的,具有历史的合理性。文章对具有相似特征的不同体制进行分析比较,确立评价体系的一般原则;并进一步阐明设计评价体系的思想和依据;最后运用建立科研体制评价体系的一个实例,来说明层次分析法在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不仅起着传递知识、培养人才的作用,同时也肩负着驱动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地方高校科研业绩评价体系是衡量教师科研贡献和引导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重要指挥棒。高校科研评价体系能否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科研人员的工作业绩,对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高高校教师科研水平、提升高校学术地位至关重要。本文以《长春大学教师科研工作确认标准》为例,依据科研成果呈现的多种形式和成果反映科研价值的差异性,进行分类分权重赋值评价,探索建立了一套多元化的高校科研业绩评价量化体系。经过在校运行实施三年多的时间,前后两次修订,现已逐步完善成为适用于地方高校科研业绩量化评价的政策体系,在指导和激励教师投身科研工作以及评价教师科研工作业绩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宋艳辉  朱李  邱均平 《情报杂志》2022,41(2):190-197
[研究目的]以“唯SCI”“SCI至上”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使大量的科研成果外流,对我国科研创新发展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在“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背景下,旨为我国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评价体系提出正确的思路,使之回归到科学的发展轨道上来。[研究方法]首先回顾并梳理了我国科研评价制度的演变历程及其变迁机制,并从SCI论文的资助效益、流向现状、被引用次数三个维度分析了目前唯“SCI至上”的科研评价导向造成科研成果流失、国内学术期刊质量无法提升、国外知识垄断加剧等不良影响。其次,在上述基础上,可视化分析了“科学网”上科研评价的专家评论信息,进一步提出了3个方面的科研创新思路:打破“以刊评文”“奖励驱动”的现状,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完善科研评价制度。[研究结论]认为科研评价的重点应聚焦在科学研究的“本质”,回归科研评价的“初心”,以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的,实施评价多元化,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