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系统失灵和转型失灵成为制约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的重要因素,需求导向科技创新治理为解决两类失灵问题、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供了应对思路。本文通过构建需求导向科技创新治理与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的分析框架,总结需求导向科技创新治理的国际典型经验,剖析国内需求导向科技创新治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首先,从理论上阐释需求导向科技创新治理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机理与路径。其次,总结美国战略需求导向和欧盟使命导向的科技创新治理布局与实践。最后,梳理制约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的需求导向科技创新治理挑战,并提出需求导向科技创新治理的基本思路。研究发现:需求导向科技创新治理有助于解决制约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系统失灵和转型失灵问题。实践层面,需求导向科技创新治理已经嵌入美国和欧盟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中,而我国需求导向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和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需求驱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尚不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尚不成熟成为制约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的主要原因。为此,我国迫切需要统筹国家创新体系能力、效率和方向建设,建设和完善需求导向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健全和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意义的研究课题。在考察科技治理思想和科技治理问题的基础上,以系统分析为方法,以治理理论、创新理论、科技政策与管理和科学与社会为理论视角,结合国际上科技治理实践和体系建设的实践,阐述了科技治理体系意义及其构成要素,对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的整体架构做了理论探索。研究得出结论: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多重目标,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由战略—领域—研究计划—研究活动—结果及影响等几个层面的治理构成,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理论研究表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政策措施要沿着明确治理的方向性、加强宏观战略治理和政策协调、扩大研究机构的自主性和完善主要政策工具等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3.
正科技评价作为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已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当前,在基础研究领域迫切需求颠覆性创新的语境下,需要探究现有评审体系的非适应性,探索可能用于评审颠覆性创新的非常规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机制来更好地优化科研经费的配置。  相似文献   

4.
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下,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必须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文章从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力度,以成果转化为导向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创新服务为导向提升科技治理效能等方面阐述西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燕 《科研管理》2015,(1):385-389
本文以北京市科技专项评估为例,系统梳理了北京市科技项目评价政策制度变迁、具体实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转变政府科技评价职能、开展科技专项标准化评价和中长期评价、进一步丰富评价方式方法、充分体现公共财政支持、强化科研信用体系应用等,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实现科技专项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构建高效规范的科技评价体系是我国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中国知网数据库2017-2019年科技评价领域的期刊论文为对象,分析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分布及演化特征、主要研究机构及合作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科技评价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高质量科技成果评价、学科评估、绩效评价、多元化评价方法等,符合国家科技评价改革方向;领域宽泛但缺少统一的学术语言和共同的认知理念,给学术研究和评价实践带来挑战;对评价方法的探索已成为主要研究方向,定量分析、大数据分析以及针对"分类评价""破四唯"等改革导向的分析已成趋势;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学术研究与实践工作存在一定脱节.对未来我国科技评价体系的改革提出四点建议,包括坚持政策引导、建立行业共识、加强方法探索、促进研用结合等.  相似文献   

7.
夏婷 《今日科苑》2024,(1):26-33
智库评价结果的正向反馈会对智库建设发展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以能力建设为导向的科技智库评价体系,不仅能促进科技智库的规范化建设,也有助于科技智库根据评价结果,注重自身核心能力建设,提升科技智库的竞争力。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科技智库评级体系,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的方法,梳理当前国内外智库评价的现状,分析影响科技智库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科技智库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基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研究和科技智库自身功能定位,本文提出从使命愿景、治理结构、运行管理、公共外交、特色优势五个维度构建促进科技智库规范化建设和智库能力提升的评价体系,并就科技智库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营造高校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响应国家对科技评价的新精神,徐州医科大学着力于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的探索,在科研工作评估和人才团队评估中探索分类评价、过程评价、代表作制度和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为高校科研资源合理分配和原始创新研究的开展提供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9.
科技冬奥协同创新网络是因冬奥会这一特定事件而形成的创新组织机制,其多元主体参与、网络组织模式、科研攻关方式、应用创新路径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对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科技冬奥协同创新网络为研究对象,基于科技与奥运互动关系,从多系统融合、多主体协同、多组织嵌套、多机制联动四个维度探讨科技冬奥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及运行机理;基于系统视角构建科技冬奥协同创新网络运行框架,并从纵横向政府互动关系和多元主体合作关系两个层面明晰网络结构;从理念引领、制度优势、组织模式创新、科研攻关范式创新、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总结协同创新网络构建经验和成效,为健全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创新治理模式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白波  王艳芳 《科研管理》2015,(1):371-376
目的:以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计划为例,探索医学科技计划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路径。方法:根据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的特点,采用逻辑模型和回报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计划实施的逻辑主线,研究其绩效形成机理,从而构建了医学科技计划绩效评估框架和评估议题,并采用案卷分析和专家调研的方法对评价指标要素进行了整理分类。结果:构建了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计划的绩效评估体系。结论:绩效形成机理分析是评估框架构建的基础;医学科技计划,其面向的疾病领域和处于的医学诊疗阶段不同,则其具体的评价指标也不相同,采用基于证据的绩效评估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激发我国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这一国家战略目标尽早实现,基于科技部经费监管服务中心于2021年6月对全国范围内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相关科研主体开展的调查结果,研究我国科研人员“三元”薪酬体系的特征,总结科研人员薪酬激励制度主要改革进展,分析指出科研人员激励保障机制仍存在总体收入不高、不平衡,稳定性保障不足,相关激励政策效应有待释放,对高端人才和中青年科研人员激励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对科研人员实行差异化薪酬激励和保障机制、强化国家科技项目经费绩效激励的战略导向作用、逐步提升稳定性投入比重和强化岗位和绩效管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许燕  麻思蓓  郑彦宁 《科研管理》2022,43(2):170-175
   提高科技报告质量是实现科技资源有效积累、促进科技信息高效传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方式。构建融入科研管理流程的科技报告质量控制机制,将科技报告撰写主体、管理主体、评价主体行为纳入统一的科研管理平台,对科技报告进行精细化审核与评价。审核、评价行为将直接决定科技报告质量、科研项目进程与科研绩效。将科技报告质量控制与科研管理相融合能够实现对科技报告撰写、审核、评价行为的有效统一与衔接,达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科技报告质量有效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韩凤芹  李丹 《科研管理》2022,43(12):198-203
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我国迫切需要提升原创性基础研究水平。近几年我国基础研究财政投入持续增加,但现行竞争项目制的科研组织方式与基础科研规律不匹配,阻碍了基础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本文从整体治理的角度构建基础研究院所双层治理理论体系,从政府外层治理和院所内层治理两个方面阐述了双层治理体系的理论逻辑。双层治理体系包括政府外层治理明晰院所独立法人权责,院所内层治理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的治理机制,二者优势互补,内外联动,有效促进了基础研究院所发展。在此基础上,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成功经验为典型案例,分析政府和院所主体分别在治理体系中的职能和作用,验证了基础研究院所双层治理体系的有效性。本文在总结制约基础研究发展的突出问题基础上,构建与基础研究科研规律相匹配的院所双层治理理论体系,以北生所为例验证了双层治理体系的有效性,为我国新时代基础研究院所治理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高校科技论文引证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付晔  马强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2):165-167
科技论文被引证情况是衡量科研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对我国高校科技论文引证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距离国际一流大学水平、距离国家对高校的要求、距离高校自身的发展需求都尚有不小的差距。造成高校科技论文引用情况差强人意的原因在于时高校的评价环境、国家相关政策环境和高校自身科技评估体系所导致的科研工作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长期存在,以及我国高校科技工作者自身语言水平和研究水平的不足。为提高高校科技工作水平,改善高校科技论文引证情况,应尽快建立高效益科技产出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调整高校科研考核政策,提高论文撰写水平,并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5.
两种目标导向下的科技计划评估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参与实施政府科技计划程度的提高,科技计划的目标、内涵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如何看待和评价政府科技计划的绩效,将影响科技计划的管理模式,渗透进科技计划管理的各个方面.本文选取美国ATP计划和日本LSP计划案例,对两种不同的评估模式,在评估目标、评估主体、内容及评估结果的处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从中看出不同目标导向对整个评估体系的影响,而政府作用的不同理念、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文化背景形成了差异化的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制度难以量化,目前关于科技创新制度评价的相关研究也较少。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国科技创新制度本身以及制度建设的认识,尝试探索构建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制度评价体系,以期为评价科技创新制度成效提供工具参考,为我国科技创新制度的实施、执行、发展提供相关可靠信息,进而促进我国的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同向而行、协同推进。从科技投入制度、科技管理制度、科技评估制度、创新人才培育制度、科技政策支撑体系5个维度构建国家科技创新制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研,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并结合主客观权重赋值,分别对制度总体和5个维度层面的制度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我国科技创新制度水平处于较好级别,其中高校评价的制度成效最高,其次为科研院所人员及研发机构的评价;创新人才培育制度在5个维度中的权重最高,是对科技创新制度的最大影响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创新制度的对策建议:加大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并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构建高效的科技管理机制、提高创新效率,加强科技评估规范化、突出创新导向,加强创新人才制度设计的系统性、探索形成更加科学合理且富有活力的人才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改革科技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7月6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就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做出全面部署,明确了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重点和任务,并提出开展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科技评价试点。中科院根据"创新2020"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提出改革科技评价,建立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评价体系。本文阐述了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改革科技评价的重要意义、重大成果产出的科学内涵,介绍了中科院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研究所评价体系。反映中科院作为科技国家队,在科技体制改革中发挥先行探索作用。  相似文献   

18.
梳理台湾的科技财政政策并评价比较其绩效,可知广东尚待进一步增强科技投入强度、优化投入结构、改善投入方式并提升以"创新导向度"为核心的相关政策绩效.  相似文献   

19.
政策绩效评价是全面展现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江苏高校“科技改革30条”及配套制度等科技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AHP-熵值法和K-means聚类分析法,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对江苏五种不同类型高校“科技改革30条”政策绩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江苏高校“科技改革30条”政策实施取得良好成效,但高校间政策绩效存在较大不均衡性,部属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重点支持高校政策绩效水平远高于其他类型高校;科研评价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仍是江苏高校科技创新政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基于以上研究,从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和差异化发展战略两个层面,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把科技创新团队看作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科研生产组织,基于协同创新层面提出了评价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三层指标评价体系,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结论和提升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效率的一般性启示,为科技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