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20字总要求为切入点,在解析乡村振兴与体育发展内在关联后,提出新时代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基本方向与路径。研究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加快乡村体育的现代化、生活化与产业化节奏,提升乡村体育参与人口增量式发展步伐,实现城乡体育设施一体化布局;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刺激乡村经济增长,影响居民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指数,促进社会群体交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综合素养。建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走产业发展方向与产业化路径;生态环保方向走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乡土民俗方向走文体融合发展路径;社会治理方向走公共服务治理路径;体娱生活方向走健身康体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对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第一批体育特色小镇中的长三角区域试点小镇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初期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发展对策,旨在为我国各级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参考。结果显示: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是发展新农村新体育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尝试,是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体育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体育特色小镇盘活了区域内的体育资源,在促进产业转型和乡村人才回流等方面发挥了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体育特色小镇是重要载体与重要力量,对乡村体育文化、农民身体健康、乡村体育产业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以体育特色小镇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为研讨切入点,对体育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何以可能、体育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的赋能关系以及体育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路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并得出结论:体育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与“三农问题”“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结合起来,立足文化地域特色,聚焦社会市场需求,植根传统文化血脉,在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的共同参与下谋求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审思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价值和趋势,并提出发展路径。价值:助力产业兴旺,拉动乡村经济增长;赋能治理有效,增强乡村道德教化;优化乡风文明,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增进民生福祉,推进乡村社会建设;致力生态宜居,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趋势:多产融合是实践路向,三治融合是创新举措,文明建设是核心导向,社会服务是必然要求,生态保护是应有之义。路径:促进产业延伸重组,打造产业体系;深化乡村治理改革,强固治理效能;盘活传统文化资源,释放文化储量;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服务质量;坚守乡村生态本色,拓展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乡村体育振兴既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涵。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口述史、田野调查等方法,以新华村为个案对乡村体育振兴的历史经验、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90年代中期,新华村乡村体育兴盛的场景主要呈现为村民自发性体育活动参与生活化、乡村小学传统排球赛开展常态化、儿童青少年体育游戏活动日常化;其兴盛的动因主要是村民尚武情结和乡村“体育能人”的促动、乡村学校体育和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拉动、乡土地域条件和淳朴乡风民风的推动;21世纪后,新华村乡村体育陷入“传统性退场,现代性难以登场”的现实困境,其致因主要有乡村体育人才流失导致乡村体育活力之源缺失,乡村小学撤并导致“家-校-社”体育联动消解,人居环境变迁导致乡土特色体育文化土壤消减,以及新兴体育文化活动组织不力导致自组织力量难以形成广泛影响等。据此提出:立足乡村振兴大局以谋划乡村体育振兴蓝图,振兴乡村学校体育以激发乡村体育振兴活力,打造乡村体育生态以厚植乡村体育振兴沃土,加强组织人才建设以培育乡村体育振兴主体,催生乡村活动产业以培植乡村体育振兴载体等乡村体育振兴路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基本内涵与逻辑理路,并提出实践路径。认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本质上是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体育发展载体,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上担任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路径、群众体育健身服务新基地、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新渠道的角色。提出:以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为原则,构建多主体协同治理体系;以青少年体育兴趣培养为重点,夯实竞技体育基础;以培养大众体育生活方式为宗旨,激发全民健身热情;以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优质资源整合为手段,打造精品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指导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要举措,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对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空间资源配置、生产力布局、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采用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以及逻辑分析法,本文从区位特点、产业特色、培育模式、空间规划4个方面分析湖南省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认为湖南省体育特色小镇存在以下问题: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辐射面与带动作用不强;体育产业特色不鲜明;体育特色活动开展少。针对上述问题,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下培育路径:重视体育特色小镇对湖南乡村振兴功能;体育特色小镇区位布局上要由城市周边向贫困乡村辐射;根据湖南乡村资源优势来培育体育特色小镇;注重体育特色产业品牌建设;空间规划上加强"创建镇"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规划运动特色小镇空间建设,促进小镇可持续发展,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文化场景理论作为研究视角分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空间建设的适应逻辑、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结论:参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空间建设的创新创意人才匮乏;小镇空间建设空心化、同质化现象严重;直接以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命名的针对性政策稀少且缺乏长远规划和人文关怀;地方居民身份归属不清,地方认同感不强是当前小镇空间建设的现实困境。实践路径:培育和吸引参与小镇空间文化场景建设的创新创意人才;以数据库建设打破小镇“空心化”“同质化”发展问题;转变公共政策制定取向,确立多方协调共建的体育小镇治理体系;塑造文化参与和消费实践中小镇居民文化认同的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白振涛 《体育科技》2022,(6):100-103+106
在吉林省冰雪产业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对通化市冰雪运动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并以当地冰雪运动小镇为例,提出了冰雪运动小镇建设意见:一是以冰雪运动特色小镇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二是突出主导产业特色,融合多种业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镇融合”。三是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促进通化市金厂冰雪运动特色小镇发展。四是创新冰雪特色小镇发展,以“竞赛”为核心,打造国内冰雪赛事新IP。五是加强人才引进与科研平台建设,提升体育小镇竞争软实力。同时,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持续推进冰雪运动小镇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以期让通化市金厂冰雪运动小镇未来发展目标的更明确。  相似文献   

10.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创新举措,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体育产业创新升级和促进体育产业跨界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欧美国家有着很多闻名遐迩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和历史悠久的小镇文化,阐述了西方国家小镇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以法国霞慕尼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例,分析了其发展历程和运营模式,从区位特色、产业特色、治理特色3方面总结了霞慕尼小镇建设特色和发展经验。提出对中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以运营思维进行规划,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深度培育产业驱动力,实现产业融合和联动;打造独一无二的文化IP,提高产业附加值;利用消费驱动增强旅游辐射力和小镇外向度;营造生活吸引力,打造生活新空间;立足未来对生态进行保护,完善相关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峰  温阳 《四川体育科学》2022,(3):66-70+8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发展困境与发展路径进行研究。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为:以市场需求为主、以发展趋势为纲、以小镇文化为魂、以服务体验至上。发展困境为:“需求与文化”双缺失、“趋势”不明确、“体验”无特色。发展路径为:通过调整价格扩大特色小镇的市场需求量;加强文化交流与保护,提升特色小镇的文化软实力;规范资本介入,打造特色小镇的产业平台;调整产业布局,引领特色小镇产业趋势;吸纳优质人才,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智能体育,增强消费体验。  相似文献   

12.
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既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动作为,也是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结合新修订的《体育法》,梳理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阐释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内在价值,包括以全民健身相关产业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以全民健身绿色优势助力乡村生态宜居,以全民健身文化内涵提升乡村乡风文明,以全民健身治理行动夯实乡村治理,以全民健身多元发展带动乡村生活富裕。新时代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存在政策机制不完善、资源条件不充分、产业形态不丰富、基础保障不扎实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以下实施路径:构建“引领型”的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理念;健全“制度化”的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实施体系;制定“全景式”的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行动方案;完善“赋能型”的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提升计划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与理论分析法,立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联系全民健身的发展现状,对全民健身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进行了探究。全民健身能够刺激体育消费以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保护和优化乡村生态环境的与人居环境以促进乡村生态宜居;抵制乡村落后娱乐习俗、净化乡村不良风气以及发扬优秀体育文化以促进乡村乡风文明;推动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网络化、治理方式民主化与法制化以促进乡村治理有效;增强乡村居民体质健康水平、减轻乡村居民医疗负担、拓宽乡村居民增收渠道以促进村民生活富裕。  相似文献   

14.
现有研究局限于从体育的部分功能出发,探讨体育的各部分功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价值,无法深刻诠释体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独特价值与重要地位。鉴于此,文章从体育的产业、生态、文化、治理以及经济功能出发,探讨了体育助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理论逻辑;同时基于地方实践个案对体育助推乡村振兴进行实证考察,总结其主要举措与存在不足。最后在地方实践个案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体育助推乡村振兴的推进思路:培育乡村体育产业,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厚植乡村文化根基;倡导仪式体育开展,丰富乡村治理体系;发展乡村体育经济,振兴体育健康事业。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团体格局下探讨了我国基层体育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现实意义与参与内容。阐述基层体育组织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基层体育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并依此给出改革路径,以建设新时代下基层体育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有序格局和高效结构。基层体育组织参与体育治理存在的现实困境包括:参与动力机制不足;参与制度与法规缺失;参与治理环境欠缺;参与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发展路径:建设资源更加丰富的参与动力机制;培养更加有序的参与治理程序;创设更具活力的参与治理环境;实施更为有效的监管机制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农村体育治理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重要途径。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体育治理的时代意蕴,分析农村体育治理的主要堵点,并据此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研究显示:农村体育治理的“堵点”为农村实际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脱轨,农村体育基础设施与环保意识不足,农村体育治理法治建设水平有待进步加强,农村体育治理路径与现实发展状况相矛盾。农村体育治理的建议:夯实党对农村体育治理的统一领导,构建科技支撑的农村体育治理方式,建立健全农村体育治理法治体系,抓住各类矛盾实现农村体育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发展困境与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为:以市场需求为主、以发展趋势为纲、以小镇文化为魂、以服务体验至上。发展困境为:“需求与文化”双缺失、“趋势”不明确、“体验”无特色。发展路径为:通过调整价格扩大特色小镇的市场需求量;加强文化交流与保护,提升特色小镇的文化软实力;规范资本介入,打造特色小镇的产业平台;调整产业布局,引领特色小镇产业趋势;吸纳优质人才,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智能体育,增强消费体验。  相似文献   

18.
运用案例分析方法,以Y基金乡村体育帮扶项目为例,探析体育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并提出启示。经验:促进体教融合,助力人才振兴;增强软硬实力,提升体教水平;塑造体育文化,实现文化振兴;整合多方力量,提高治理水平;链接城市资源,促进城乡融合。启示:推动人才培育,保障高质量发展;激发产业潜能,奠定稳定基础;促进文化提升,丰富灵魂内涵;构建治理新格局,推进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乡贤治村对新时代我国乡村发展具有重大价值。文章在乡村振兴视域下,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体育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路径进行研究,对体育新乡贤进行概念厘定并分类,探讨当下乡村体育面临:制度机制缺失,不易实现“上下协同”之治、体育人才缺乏,不易形成“以点带面”之势、公共体育设施匮乏,不易促进“全民健康”、产业结构单一,不易预防“二次返贫”、体育文化缺失,不易进行“文化传承”等困境,在剖析体育新乡贤的时代内涵后,提出:创新机制,创建“村两委+体育新乡贤协会+村民”新机制、广纳贤才,实行多渠道激励保障举措、因地制宜,均衡合理建设公共体育锻炼场域、百花齐放,实施“资源跨界+科技加持”产业发展新模式、把握命脉,促进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江苏省、浙江省4个特色乡村的体育产业发展为研究视角,用实地跟踪调研的方法,呈现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现状,分析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基本特征,指出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探析了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文章认为:依托当地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乡村体育产业,通过传承乡愁文化提升体育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特色体育内容以及体育与相关行业融合产生新型业态,培育形成并持续开展个性鲜明的体育活动品牌等是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特征。在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存在在政策引导、指标约束等方面缺乏符合自身特色的顶层设计,缺乏针对不同乡村的优势定位与区域政策,体育产业发展新动力中的特色优势不明显和城乡体育资源要素的流动渠道不够充分的问题。助推路径为:体育融入乡村的规划设计;业态创新与植入;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和乡村体育产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