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建成环境作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其相关的核心成果在指导后续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支持性建成环境研究,以及改善、优化儿童青少年个体的身体活动环境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梳理全球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领域的核心成果,发现社区、学校、家庭的建成环境与儿童青少年个体的身体活动是全球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儿童保育机构与不同国家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支持性身体活动建成环境的构建、评估与优化,以及如何利用建成环境对残疾、超重、肥胖等弱势儿童青少年个体进行身体活动干预,将是未来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领域相关研究者的首要关注点。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干预主要体现在:不同场域建成环境与身体活动水平的关联性分析,国外身体活动指南与评价标准、体系的系统阐释,量化探讨建成环境对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以及如何构建与完善身体活动健康促进框架体系。通过分析国内、外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的相关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尝试从研究方法、研究设计、测量指标与试验控制等维度,提出未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研究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湖北体育科技》2019,(3):208-211
采用文献法,对比美国2008和2018身体活动指南咨询委员会科学报告,探究美国对运动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探索历程与动态特征。研究发现,美国不断推进青少年身体活动对健康研究的实证性和科学性研究,促使青少年身体活动对健康干预策略更加具体和全面,使得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也不断细化。本文以探究发达国家对运动促进青少年关注的方向与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青少年运动促进健康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收录的2017年到2020年间以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为主题的文献信息为研究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资料法和Cite Space知识图谱分析国外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外部特征和基本情况,解析当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的经典引文,揭示研究热点。国外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研究呈现出跨众多学科且多领域之间相互交叉的态势;研究来源期刊种类丰富多样,涉及学科领域广泛;美国和澳大利亚虽发文量最多,中心性较低;英格兰、新加坡和南非其研究影响力较高;大学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和健康问题,锻炼对儿童体质和健康的干预尤其是对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与慢性病方面研究是国际上关注的焦点;身体活动水平对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儿童和青少年身体活动准则的制定、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与多项身体以及心理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等研究构成了该领域的经典被引文献。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的背景下,对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模型(YPAP模型)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对于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研究深入解读了YPAP模型的产生、构架及特点,厘清了模型的内在机制与不足,发现YPAP模型靶向精准、内容关键、结构简单,但涉及因素与深层机制仍有待丰富完善。系统梳理了YPAP模型的国内外实践应用,发现与国外相比我国模型的发展性验证及综合干预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并据此从理论、思想、实施3个层面对未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研究提出展望。建议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YPAP模型的本土化研究及推广应用,并积极转变思想教育观念,在全社会联动、多层次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5.
身体素养作为促进身体活动的一种新理念,引起体育教育部门、竞技运动组织和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积极探索评价身体素养的方法。综述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研究现状,结果显示,测评工具共6套,其中加拿大8~12岁儿童的测评工具较为完整,其他工具多是建立测量指标理论模型;测评维度主要包括身体能力、行为、认知、心理和社会5个子域;测评方法多采用自我报告和他评的主观测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的研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细化、验证和应用已有测评模型,研制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体状况的儿童青少年测评工具。我国需要结合国内教育背景、儿童青少年身心特点及身体活动现状,研制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进而为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的现状提供调查工具,为评价身体素养的干预效果提供指标。  相似文献   

6.
研究选择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与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数据库),检索2000—2014年收录的有关身体活动的研究文献分别为7 465篇与292篇。应用CiteSpaceⅡ软件对国内外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研究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探索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趋势话题。结果发现: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研究最为活跃,尤其是美国;在公共卫生、体育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神经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较多,而国内侧重于建筑环境、社会生态、锻炼心理等方面;久坐行为与健康、建筑环境与身体活动、肥胖问题是国外研究的热点话题;国外的研究目标人群主要选择青少年儿童、老年人、妇女等弱势群体,而国内重点集中于青少年儿童与学生群体。同时提出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上均存在明显差距,应加强学科交叉与国际交流,国内学者要重视基础研究及其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儿童青少年自主性身体活动国外研究的区域分布、测量和统计方法、参与影响因素、干预情况等进行系统梳理。结果显示:英国是儿童青少年自主性身体活动研究最多的国家/地区;调查法(问卷、访谈、自我报告)和测试法为常用研究方法;研究主要聚焦在肥胖关系、久坐行为、场地设备和影响因素(运动环境感知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等)4个方面。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议:在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报告基础上关注自主性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倡导融合自主性身体活动研究手段,注重客观测试方法的使用;探究家庭、学校、社区多元主体干预实践。  相似文献   

8.
以欧洲最具代表性的5个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测评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各研究对象间的特征及差异,以期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测评体系的发展提供启示。研究对象特征为:以健康促进为根本目的、多维度、多指标、多要素综合分析、测试流程及评价标准精准规范、可实践性极强,相关内容动态调整,测评结果实时反馈,健康促进建议及时有效。对我国的启示为:深化体适能测评体系改革;采用多元联动发展路径;提供数据反馈和身体活动建议;开展我国少儿体适能常模建设;构建符合我国儿童青少年实际的健康支持和促进系统。  相似文献   

9.
阶段变化模型于1998年首次引入我国,至今尚没有对基于该模型的身体活动研究成果进行过系统综述。对1998—2012年间,我国以此模型为基础进行的身体活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论证了基于该模型,制订促进青少年每天锻炼一小时干预策略的可行性。在对知网等数据库的期刊论文进行计算机检索,并对符合检索条件论文的全文和参考文献进行人工检索后,114篇论文进入综述。论文被编码、分类,并使用半定量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阶段变化模型虽是我国锻炼心理学领域内备受关注的理论模型之一,但前期基于整体模型的研究和干预(或纵向)研究较少,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和应用性仍有待进一步检验。12项涉及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研究中,基于整体模型的研究和干预研究各占不到一成,为后续研究提供的可参考结果极其有限。与青少年身体活动具有稳定关系的因素是性别、年级(年龄)和均衡决策。后续应考虑关注纵向设计、检验测量工具、针对不同性质被试以及基于整体模型进行研究;研究需明确界定身体活动和变化阶段的划分标准。基于阶段变化模型制定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干预策略的证据有限。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20,(7):615-620
目的探讨国外社区建成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以求对国内社区建成环境的完善提供借鉴,为国内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方法采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在Spriner Link、 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电子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14篇关于社区建成环境和身体活动的相关文献开展综述研究。结果社区建成环境特征中,土地混合利用、街道连通性、街道大小、交通安全、目的地可及性对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有积极影响;而安全(照明差、路面裂痕)、景观性(社区美学,卫生问题)与交通环境(减速带少、车流量大)等则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有阻碍作用。结论不同国家所具备的研究背景、研究设计和测量工具等的多样性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差异。这项研究发现可以为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促进或阻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社区建成因素做出合理的决定。  相似文献   

11.
促进开展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已成为公共健康领域的重要议题,基本动作技能和体适能水平及其与身体活动的关系逐渐引起关注。本文旨在总结分析基本运动技能、健康体适能水平、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状况,以期为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和增进其身体健康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相关方法和路径。结论:(1)运动技能、健康体适能、身体活动两两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且因儿童青少年的年龄、性别以及运动技能亚类等因素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2)健康体适能作为中介因素在基本运动技能与身体活动关联关系中的作用是否会因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3)基本动作技能、健康体适能、身体活动三者之间更深层的联系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建议:未来研究的重点放在建立适用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测评体系、完善基本运动技能、身体活动与健康体适能之间的心理学机制,进一步优化机制模型,探讨它们之间的具体中介路径。  相似文献   

12.
《湖北体育科技》2019,(10):879-882
以CNKI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CSSCI、CSCD为文献来源,查找2014~2019年身体活动与健康研究相关文献,经过数据清洗后得到有效文献299篇,运用CiteSpace V软件对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探寻身体活动与健康研究进展与演进趋势。结果表明:2014年以后国内身体活动与健康研究的人群主要在儿童青少年、学生和老年群体;主要围绕流行病学、建筑规划与设计、体育学等领域展开,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锻炼形式、方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逐渐形成以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团体,但各科研机构之间横向合作较少,呈现分散态势。  相似文献   

13.
我国80%以上的青少年学生没有达到相关部门建议的每天身体活动1小时的标准。初中生在校时间长,作业量大,课业压力重,离开学校之后很难再有参与身体活动的时间。文章基于社会生态模型在身体活动研究领域的现状分析,针对模型中的个体水平、人际间水平、组织水平,探讨各水平影响因素对初中生参与校内课外身体活动可能存在的影响,为未来制定针促进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综合干预策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影响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社会生态因素,该研究采用多阶段、概率与规模成比例的抽样方法,调查了全国不同地域的10 531名城市青少年。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发现影响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社会生态因素具有多元性,其分别来自宏观、中观与微观社会生态系统的不同层面:(1)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青少年的年龄、抑郁水平、自身医学知识、参与不同强度身体活动的能力以及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2)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父母的就业状况、社区安全、社区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社会交往及社区以外的社会体育活动;(3)宏观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青少年的居住城市,而政策尚未成为影响我国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在于,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干预方面的政策和文件,要明显滞后于学校体育领域的政策和法规等。基于此,该研究建议未来应把社区作为我国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干预的重要场所,将城市青少年的校外身体活动干预与个体的心理评估相结合,并以政府、社区与家庭为依托,在优化相关社会生态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青少年的校外身体活动实施多维干预。  相似文献   

15.
张萌  符琼  周晟  谈强  蔡赓 《体育科研》2022,(1):55-64
目的:就体育活动对儿童青少年裸眼远视力、动态视力、眼轴长度(AL)和等效球镜度数(SER)变化的影响进行Meta分析,为今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和体育活动参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有关体育活动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中英文干预研究。采用Stata15.1和Revman5.4软件对纳入的结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其中19篇含随机干预对照实验研究,9篇含前后测实验研究,共9526名儿童青少年。Meta分析结果显示,体育活动能够有效改善儿童青少年动态视力、提高裸眼远视力、延缓AL变化、抑制SER发展。结论:经常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延缓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对动态视力、裸眼远视力、AL和SER都有较为显著的作用。今后应纳入广泛的、高质量研究,进一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6.
环境和政策的策略,对体力活动的影响是近年来公共卫生领域的热点。美国推介“积极生活研究”计划作为该领域研究的一个典范,以美国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不足和肥胖为核心内容,围绕有关环境和政策策略,在促进儿童及其家庭成员日常体力活动中的作用展开研究。“积极生活研究”计划是“积极生活”计划体系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儿童肥胖和缺乏身体活动关系的可靠依据,并形成以行动为向导的研究成果,为此类问题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既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提供了方向指引,同时也赋予新征程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新使命和新挑战。新征程上,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距离现代化建设人才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干预、评价、监测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于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与思考,提出新征程上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发展的新路径:(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我国学校体育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2)创新智慧化教学共同体,深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方式变革;(3)打造动态追踪管理平台,实现体育与健康行为数字化精准监测;(4)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完善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综合评价机制;(5)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以此为契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全面深入发展,为全球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存在政策执行效力软化、资源供需失衡、参与主体博弈分歧等困境。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以重叠效应理论、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理论、协同理论为基础,构建以“4点-6面-4线”为核心内容的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金字塔”模型。提出推进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战略发展一体化进程的策略:以平等互惠为原则,明确多元联动权责划分;以活动创新为渠道,打造多元联动动力引擎;以供求平衡为基本,保持多元联动资源供求;以数据驱动为导向,构建多元联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湖北体育科技》2021,(11):961-964
儿童和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是导致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总结国内外身体活动促进的研究,指出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支持性环境创建的4个"诉求":是影响青少年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是践行青少年体育参与制度的重要保障、是干预青少年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是提高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效果的内在要求。并提出4个"转变":由关注硬环境向关注软环境转变,以营造崇尚体育的社会文化氛围;由关注效率向关注公平转变,以实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由单部门主导向多部门合作转变,以形成支持性环境建设的合力;由学校主导向"家校社"联动转变,以构建一体化的支持性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以“生态学模型”(Ecological Model)为理论依据,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美青少年体育习惯形成的因素与差异.调查发现:中美青少年在自然生态因子、个人心理因子、锻炼行为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其中锻炼行为是影响中美青少年运动习惯形成的最大差异;影响中国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体育成就,而美国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体育乐趣.从中美不同文化的视角审视运动习惯形成差异的原因,为青少年体育习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