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公孙衍、田文、李兑、苏泰合纵的年代“合纵”“连横”(“连横”也或称为“合横”“连衡”)是战国时代兼并战争进行中牵动全局的大事。在战国时代先後策动合纵攻秦的有魏的公孙衍(即犀首),齐的田文(薜公、孟尝君),赵的李兑(奉阳君),齐的苏秦,魏的魏无忌(信陵君),赵的庞煖等。其中除了魏无忌、庞煖的合纵,史记上有明确的记载外,其馀是不清楚的。  相似文献   

2.
孟子与商鞅,是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两个最突出的代表人物;而改良与变法,则是奴隶制即将崩溃,封建制即将建立时应运而生的两条不同的路线。孟子代表儒家,提出“王天下”,即“王道”路线;而商鞅代表法家,实施的是一条“霸道”路线。商鞅认为,治国治民的基本政策应是厚贵与重刑。他主张“严刑峻法”,以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课本中选了多篇记叙战国时代门客活动的文章,许多门客的故事也为学生所熟悉,源于这些故事的成语典故,更是广为流传.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些散见的门客事迹,激发人们进一步了解这一问题的浓厚兴趣.现在本文对门客的有关问题作点介绍.战国时代有权势的人家供养许多门客为自己服务,这叫做养士。投靠了主人的“士”又叫“门客”、“食客”、“舍人”.如《史记·魏公子列传》:“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至食客三千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取“食客门下”(亦称“门客”)毛遂等二十人去楚国订立合纵盟约,而当楚王  相似文献   

4.
史称上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花大而色深者称木芍药。汉代以牡丹为木芍药,唐武则天以后始盛,最著者有姚黄魏紫。开元、天宝年间,禁中皆呼木芍药为牡丹,盛行于长安。至宋代,以洛阳牡丹为天下第一。自唐迄宋,即有花王之誉。晚唐皮日休《牡丹》诗有云:“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宋欧阳修《花品》说:“他花皆连用本名,至牡丹则不名,直日花,其意谓天下真  相似文献   

5.
有明一代,唐音充满天下,“诗必盛唐”是明代最具强势、最有传播力的诗学思想。明末清初,情况有所不同,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学宋诗的风气,钱谦益可以说是这一诗风转变的代表人物之一。文章主要是从钱谦益学宋诗作诗之法;学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点;学宋诗有品节、有涵养的精神特质三方面来探讨钱谦益倡宋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法家,自其先行者管仲以来,即主张:“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继之,郑子产令“田有封洫,庐井有伍”。所以舆人论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同时,在他执政期间,“不毁乡校”,当时“议政”者之一的邓析,虽在立法、执法方面与子产进行过激烈的诘难,但也创制出灌溉工具“桔(?)”,对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至于魏李悝,除制《法经》六篇外,更重要的乃是其“尽地利之教”,使魏“国富兵强”起来。战国时代另外有农家一派。从《吕氏春秋》及《孟子》等书中,知有“许行之徒”、“陈相之徒”等所谓“负耒耜而自宋之滕”的农家学派人物。他们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歺食)  相似文献   

7.
“唾壶”     
“唾壶”,一作“唾盂”,是今日“痰盂”的前身。历史上,人们使用此物甚早,起码在战国时代就有了。《西京杂记》卷三六:“魏襄王冢……中有石床……床上有玉唾壶一枚。”魏襄王是战国魏君,死于公元前296年。这是文献中有关唾壶的最早记载。襄壶的形制,大约比现在的盂要小。放置的地方不是在床脚或墙角,而是置于几上,或在几旁。《晋书·王敦传》称王敦酒后一边歌咏魏武乐府“老骥伏枥”,  相似文献   

8.
《三国志演义》着重描写的是魏、蜀、吴三国争夺天下的斗争。“演义”开篇写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结尾写了魏、蜀、吴三分归一统。从“三”起,到“三”收,在一百二十回长篇巨制中,或明或暗,多处运用了数词“三”。嘉靖本  相似文献   

9.
魏徵 (5 80 - 6 43年 )在中国历史上是有口皆碑的辅弼良臣。唐太宗誉魏徵为 :“人镜”的杰出政治家。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先成“贞观之治”大业。唐太宗常常当着群臣煊耀说 :“天下安宁皆魏徵之力也。”贞观十七年 ,魏徵病逝 ,太宗亲临凌烟阁纪念堂 ,对魏徵遗像 ,悲痛挽诗曰 :“唯当掩泣云台上 ,空对余形无复人” !魏徵少时孤贫 ,备经丧乱。早年参加隋末瓦岗军起义 ,继又在窦建德起义军任事。及至投奔唐王朝 ,初为李建成太子的东宫府幕僚 ,“玄武门之变”后 ,唐太宗不记旧仇 ,擢而用之 ,升任魏徵官至宰相要职。魏徵在为太宗启用的十七年里 ,…  相似文献   

10.
冰鸿 《文教资料》2001,(6):114-121
《建康实录》 2 0卷 ,唐代许嵩撰。它是一部记述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四百多年史事的重要典籍 ,对研治魏晋南北朝历史及南京地区历史地理等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可惜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及至 2 0世纪 80年代 ,局面始有改观。先是 1984年中华书局影印了南宋绍兴十八年 (1148)荆湖北路安抚使司重别雕印北宋嘉三年 (10 5 8)江宁府刻本 (以下简称“宋本”) ,使这一 80 0余年来仅存之海内孤本得以大放光彩 ,为天下学人研究利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接着是两种整理点校本的相继推出 ,一为张忱石先生点校本 (中华书局 1986年版 ,…  相似文献   

11.
韩信死因析     
韩信以其赫赫战绩,为建立刘汉皇朝立下了殊勋,从而跻身于西汉皇朝开国元勋的行列。宋史学家司马光对韩信之功曾作过这样的概括:“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然而,韩信的结局是悲惨的,以“谋反”之罪而被诛。 韩信之死,扑朔迷离,真相难辨,杀“叛徒”乎?杀功臣乎?历史真啻安在?要想  相似文献   

12.
记得一年多前,网络上流传着一篇名叫“战国时代”的文章,对当时仅有的四个学生网站(应该说是最像样的四个网站)  相似文献   

13.
宋代有三苏,三苏之前有三曹(魏,曹操、曹丕、曹植),三苏之后有三袁(明,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都是一家有三个优秀文学家。这是我国星汉灿烂的文学历史上的佳话。苏家文事更盛,如果加上苏东坡的儿子苏迈和苏过,便是五苏了。三苏之名,始见于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在这本书的卷四《才识》中说:“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三苏在诗、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答     
问:在小学五年级课本上,载明春秋时期是自公元前七二二年开始至公元前四八一年止的二四二年,战国时代是自公元前四○三年到公元前二二一年止的一百八十多年,那麽春秋止的公元前四八一年至公元前四○三年(战国开始)中间七十八年将叫什么时代呢?为什么不连接呢?同时课本所说的春秋战国时代与许立群著的“中国史话”中所载的战国时代开始为公元前四五三年(即周贞定王十六年)又相矛盾了,到底是谁对呢!(福建永春锦斗中心小学徐其勋)答:“春秋”时代这个名辞,是由孔子“春秋”一书得名的。周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即位。“春秋”一书,始於鲁隐公元年(公元前七二二年),终於鲁哀公十四年(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四八一年)共二百四十二年。一般人称此二百四十二年为春秋时代。这就是小学五年级历史课本所载春秋时期起迄的根据。“战国”这个名辞,或以为源於刘向所编“战国策”一书;但“战国策”中载苏代说燕王噲云:“凡天下之战国七”。可见当时已有“战国”这个名辞。战国时期以韩、赵、魏三冢列为诸侯为起端,最早记载见於“资治通鉴”,  相似文献   

15.
温史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国时代,在今河南省温县有一个与齐都临淄并称的“天下名都”——温。本文试图用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对温的历史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温得名于“温泉。”清乾隆刊本《怀庆府志》卷四载:温县有温泉,“在县西五里源,县以此得名,今涸。”  相似文献   

16.
兴起于春秋末期孔子时代的儒家思想,由于孔子弟子的努力,在战国时代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三晋地区虽然一向是早期法家、兵家和纵横家的天地,但是,随着春秋战国之际新的政治格局和思想潮流的出现,儒家思想开始在三晋发挥其独特影响。在战国早期,活跃在三晋的儒家人物,针对社会现实,对儒学进行了适时的和必要的调整与创新,得以发挥其广泛而积极的作用。然而,到了战国中晚期,在社会动荡不断加剧的形势下,三晋儒家不仅未能以创新的姿态适应新形势,反而抱残守缺,消极对待各国的社会变革,终于使儒学退出了三晋思想主流  相似文献   

17.
幽古三晋东南,巍巍太行之巅,襟带沁、丹两水,雄视千里中原。这里群峰壁立,断崖悬吊,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天下之脊”,雄险天下闻。正缘于此,便有了“愚公移山”、“禹凿龙门”之传说,而成为历代兵家争战之要地。“长平之战”、光武战莽、宋祖平叛、岳飞抗金……两千年来战争频仍,烽火不断,演绎出一幕幕慷慨激昂惊心动魄悲壮苍凉的故事,孕育了太行人坚韧不拔的倔强性格和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于是“人间天河”全球震动,“沟里人精神”世界瞩目,“丹河石拱桥”创人类之最,令人顿生激越豪壮之情。太行人不但劲豪刚烈,…  相似文献   

18.
从诗学思想、诗歌创作实践和诗歌发展史三个角度比较陈子昂和沈(期)、宋(之问)的诗歌,可以得出结论:陈子昂和沈、宋的诗歌都有“复”有“变”,陈子昂重在以“复”求“变”,沈、宋则重在以“新”求“变”。  相似文献   

19.
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到来。赵国在建立之初的一百年间,以“南并知氏”为始,以“南筑长城”为终,始终推行着南进战略。这一战略发端于赵襄子“南并知氏,强于韩魏”的战略构想,赵国的政治中心由晋阳转移到中牟,进而定都邯郸,就是南进战略作为国策被付诸实施的标志,也体现着赵国对于中原地区战略角逐的重心所在。在赵襄子之后、赵武灵王之前的五代赵国君主勉力推行南进战略,其战略目的在于压制齐、魏,吞并卫国,曾取得“举左案齐,举右案魏”,“天下之士而朝于邯郸之君矣”这样大有战国初霸之势的辉煌战绩,也遭受到了“邯郸之难”这样建国以来最大的战争浩劫。战国初年,中原地区已然被齐、魏二国的势力完全渗透,赵国强行推进南进战略,只能陷入中原列国的战争泥潭。而秦国则趁着中原混战,改革崛起。赵国审时度势,将南进战略逐步调整为北进战略,经过胡服骑射改革开拓了千里北疆,灭亡中山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末期唯一能够与强秦相抗衡的军事大国。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各民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魏晋南北朝历经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十六国”和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和北朝(北魏、北齐、北周)的对峙等几个历史时期;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到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凡369年(如果从213年曹操封立魏公起算,为376年).300多年间,除西晋(265年至316年)曾维持短暂统一外,都处于分散割据的状态.很多民族首领率部众入迁中原内地,倚仗当地个民族之间教育和文化多方面的、深层次的交流,是促成这期间民族大融合的一个重要的因素.2 魏晋南北朝,汉族建立的各封建政权都依汉代官学和私学并举,官学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基本框架设立学校教育机构.随着时代的推进,学校教育机构的设立有新的发展.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黄初五年(224年)“夏四月,立太学”(《三国志·魏书·文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