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核心是面向现代化,而教育的现代化要求师范教育首先现代化.正如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强调指出的:“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要走在前面冲师的现代化搞好了,就为我国小学教育的普及、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因此,实现中等师范教育的现代化势在必行.中师教育的现代化,不但要解决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的现代化,而且要重视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现代化教育手段的配备和有效运用是实现中师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和标志,也是深化中师教育改革.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必要环节.“电化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现代化教育”,电化教育的内涵是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传递教育信息,外延属于现代化教育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我国四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各级师范教育又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加强和改革普通教育,首先要加强和改革中师教育以至整个师范教育。我觉得加强和改革中师教育,必须解决好四个问题: 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把中师的“面向小学”提到新的高度。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重要指示,高瞻远瞩,从战略高度为我们指明了发展和改革教育的方向。毫无疑  相似文献   

3.
高师数学教育改革要突出师范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师范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中等学校培养师资,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重任。师范教育实质上是教师专业教育,是为使师范生创造性地掌握教育这门职业的教育,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面向21世纪,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持续发展”、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等战略,这些都与师范教育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师范教育的改革要遵循“三个面向”的原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精于素质教育的新型师资。  相似文献   

5.
“三个面向”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教育提出的总的指导思想,从战略高度明确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目标和总方向。在“三个面向”发表15周年之际,我们重温和研究“三个面向”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育“三个面向”问题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赫然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口号,在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可谓石破天惊! 从那时起,有关“三个面向”的专题讨论会不知凡几,论述“三个面向”的著作汗牛充栋。“三个面向”,不仅屡次在正式文献中闪闪发光,而且成了口头禅,惟究竟什么是“三个面向”,教育何以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继续?其新意何  相似文献   

7.
1983年国庆节,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这一题词发表20周年,就是要更加自觉地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更好地坚持“三个面向”,全面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这是对我国教育的总的要求,是教育价值的基本取向,是“三个面向”的核心。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求教育的改革发展要采…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指出了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战略方针和前进方向。对于师范教育来说,意义更为深远。我们认为,在师范开设选修课,是落实“三个面向”战略方针,提高师范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首先,开设选修课,可以使师范更好地适应新的技术革命的发展。中等师范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面向小学。应该说,传统的教学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到所设专业、课程安排,体现了面向小学的特点。它是提高师范教学质量所必须的,我们可以继续利用它来安排学生的必修课,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目前小学  相似文献   

9.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肩负着培养我国科技事业未来接班人的重任。杨浦区青少年科技站全体教职员工坚持把“三个面向”作为指导开展校外教育活动的行动指南,以改  相似文献   

10.
努力实现中等师范教育现代化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唐京伟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战略高度上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长期的历史任务,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发表十周年...  相似文献   

11.
我区的师范教育,在党的十二大以后有了较快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有所增加,中等师范学校作了调整,教师进修学校陆续建立,幼师教育也逐步兴起。几年来,各级师范院校输送了大批师资,为发展我区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但是,师范教育在十年动乱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后遗症至今尚未完全消除,致使教育的社会效益(主要指教育质量)不够理想,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教育要“三个面向”,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点,贯彻“三个面向”就更有紧迫感。  相似文献   

12.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教育提出的总的指导思想,从战略高度明确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总目标和总方向。在“三个面向”发表15周年之际,我们重温和研究“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对于新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要理解“三个面向”的深远意义邓小平同志给景山学校“三个面向”的题词,指出了我国教育脱离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也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核心。抓住了教育面向现代化这个核心,就是明确了改革教育的方向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时代召唤“三个面向”的素质教育□冯莉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10月1日为景山学校题词中写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三个面向”。坚持“三个面向”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宗旨。我们教育的对象要有现代化的素质;要...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示的过程中,不少同志问到:“三个面向”与“面向大多数”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之所以引起广泛的重视,不仅因为它涉及对“三个面向”的理解,而且也关系到对“三个面向”的落实。因此,有必要把它搞清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看看“三个面向”与“面向大多数”是怎样提出的,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要求我们从国家的全局出发,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放眼未来,使教育务必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三个面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小平同志一贯的教育思想的发展。“三个面向”的内涵已有很多阐述,这里,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认识: 一、“三个面向”的题词,科学地阐明了新的历史时期办教育的指导思想。它是新的历  相似文献   

17.
去年九月,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是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总路线总任务的需要,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战略任务,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明确方向,是教育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总对策和总动员。从宁夏普通教育的实际情况看,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加速师范教育的改革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1983·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面向”与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纪念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发表15周年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三个面向”理论的提出,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教育要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发表十周年。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从战略高度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精髓,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我结合当前教育工作实际谈谈学习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高度谈科技和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高度谈科技和教育朱丽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小平同志在1983年提出的,首先是在教育系统谈的。既然教育要“三个面向”,那么科技要不要“三个面向”?经济要不要“三个面向”?教育的“三个面向”跟其它的“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