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周事迹,早见于《史记》本传.至近代,马叙伦有《庄子年表》,于生卒年之考证,颇为允当.间亦有为庄周作传者,然所据材料,不外源于《庄子》本书.《庄子》中所记之庄周活动,恍惚迷离,若有若无,虚实难辨.加之其年代之史实,尤其关乎宋魏者,多有讹倒.今人饯穆《先秦诸子系年》、杨宽《战国史》(1980年7月版)有所考订.今本孟子“知人论世”之意,略作疏理,列成一表,敬奉读者,以助于《庄子》之研究.  相似文献   

2.
庄子其人盖有名无字,绝非所谓杨朱或子莫;其生卒年可将闻一多之说稍加修正为公元前375年左右一前295年左右,以取代目前通行的所谓马氏公元前369-前286年之说;其生平事迹可依据《史记》和《庄子》中的有关记载,并参考其他史料略作勾勒.《庄子》一书应整体观之,视为以庄周自著为主并包含其后学所作在内而以“庄子”为共名和符号的一部著作来看待.  相似文献   

3.
《庄子》一书在我国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对《庄子》的研究也产生了众多优秀的研究著作.其中,“古史辨”派对《庄子》的研究秉承了该派辨伪的特点.文章把“古史辨”派的《庄子》研究分为《庄子》的辨伪、庄子的考辨以及《庄子》中的老子与孔子三类,并以此来分析“古史辨”派的《庄子》研究.  相似文献   

4.
《逍遥游》是《庄子》中非常重要的一篇,集中体现了庄子的自由思想。但后人对于“逍遥”的解释存在诸多分歧,对庄子自由思想的认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庄子从小大之辨开始,展示了对自由的不同层次、不同境界的认识,并提出了自己的自由思想,同时对达到自由的途径和手段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逍遥游》中尧与许由形象出现了多次,庄子对尧与许由形象其实寄寓着特殊的内涵。联系整部《庄子》,可以看出在书中尧并不是作为仁德之君来刻画,许由的形象也不仅是"圣人无名"的注解。尧与许由形象,是《庄子》中艺术化的形象,他们与《逍遥游》的主题有密切的关系,庄子的本意是用他们来说明"小大之辨"与"有待与无待"之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纠正明初宋濂《孔子生卒岁月辨》一文中的错误,黄宗羲曾考证了孔子生卒年月。宋濂相信《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中的说法,以为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巳酉十月庚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壬戌四月乙丑。黄宗羲认为这是错误的,他说:“然以某考之,则不能无疑者。”并指出: “《左氏》哀公十有六年夏四月乙丑卒,此  相似文献   

7.
近年,关于陈子昂的生卒年,学界颇有争议.有人曾作过这样的考订: 据卢藏用《纪信碑阴》“至二年(按:指长安二年)七月乃自减俸将(亚斤)石采山以旌忠烈”一语可知,卢藏用召授左拾遗当是长安二年上半年之事则其自蜀返京又该在此之前,至迟也不得迟于长安元年(七○一年),则陈子昂之死固当在此前不久,定于久视元年(七○○年)较为恰当. (吴明贤:《陈子昂生卒年辨》,载《四川师院学报》1981年第二期)。依照此段文字所示,查阅《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八卢藏用《纪信碑阴》,其原文是:  相似文献   

8.
在古汉语中,命有命令、命运、生命和命名等词义。《论语》中关于"命"的论述有二十多处,《庄子》中关于"命"的论述也超过七十次。针对不同词义的"命",孔子和庄子给予的理解不尽相同,开出的待命之方也迥然各异。"命"与生存息息相关,对"命"的认识不同,待命的方式不同,是孔子和庄子、儒家和道家生存方式不同之体现。  相似文献   

9.
尽管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庄子》呈现出了不同之相状,但主流观念仍认为《庄子》乃为《老子》思想的承继与发展,即属于道家学派.可在晚明高僧觉浪道盛看来,《庄子》实为托老聃之名,行“尧孔之实”,为“儒宗教外别传”.通过对《庄子》“托孤说”的挖掘与解读,道盛不仅化解了《庄子》与儒学、佛教的长久冲突,而且还起到了保存儒、释、道圣贤真精神之价值,并在晚明特定时期起到了“以庄救世”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庄子是不可知论者,但对此的论证所依据的材料只是整个《庄子》的一部分,《庄子》中的很多其他材料都表明庄子是可知论者。通过仔细分析所有那些作为庄子哲学是不可知论的证据,发现对这些材料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然而更为可信的解释,在新的解释下这些材料并不表明庄子哲学是不可知论。因此,庄子的认识论是可知论是唯一的且与所有的材料一致的合理的结论。通过分析《庄子》中对知与不知的关系的相关论述,指出《庄子》中貌似矛盾的陈述其实都有合理的解释。《庄子》所作的“知之所不知”与“知之所知”(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分,可以解决《庄子》中一方面主张“道不可言”,另一方面有大量的对道的言说等悖论。  相似文献   

11.
《药地炮庄》解《庄子》为儒家作品,认为庄子用类《易》的文风和通篇寓言遮蔽其真正的《庄子》之象,庄子的真正思想并非《庄子》中所述的内容.按照《炮庄》解《庄子》的观点,《炮庄》亦可能不是一部解《庄子》的作品,解《庄子》是为遮蔽《炮庄》想要表达的真意,方以智设置局中之局,《炮庄》虽在“炮”《庄子》,但其真意不在《庄子》.  相似文献   

12.
在浙江省使用最广泛的人教版、苏教版这两套中学语文教材中,《庄子故事两则》之《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人教版九年级下),《秋水》(苏教版必修三),《逍遥游》(苏教版必修五、人教版必修五),庄子以四篇作品占据了一席之地。在配套《语文读本》中还选有《山木》《运斤成风》《庖丁解牛》《佝偻者承蜩》等文,与庄子有关的现代散文有《庄周买水》《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等,  相似文献   

13.
《庄子》人格理想与魏晋文学的人格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乱世魏晋人企盼着从社会与心灵的双重苦难中解脱出来,于玄学空间重建逍遥之游。在这种思想文化背景下,《庄子》人格理想因能满足魏晋人格重铸的理论需求而成为魏晋人格的不祧之宗。魏晋文学家将《庄子》人格理想融入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并在生死、出处、狂慎、静躁等不同层面,以《庄子》人格精神化解心理焦虑,塑造出既有悲剧意识又有超脱精神、既一往情深又恬淡虚静的诗性人格。作为魏晋文学之人格魅力的精神之源,《庄子》人格理想在两个方面对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庄子》人格精神成为魏晋文学之人格流变过程中的一条一脉相承的主线;二是《庄子》人格理想的主要特征构成魏晋人格诗性建构的主要层面  相似文献   

14.
作为古代哲人、道家重要思想象的庄子,千百年来论者各执一说。本文依据史料,考辨了庄子生卒年代、故里、乡属;对庄子的人生哲理、修真养性、处世哲学等作了简要分析。《庄子》一书的思想内容与内、外、杂篇的划分,文中对一些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后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5.
《庄子》之思想与《周易》有关 ,这可从《庄子》论《易》、《庄子》论“命”、《庄子》之文句等方面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语言本质、语言功能、儿童语言习得以及古代传统的"名实之辨"与"言意之辨"等问题,战国时期的庄子都进行过精辟的论述.在生成语言学的理论背景下,对比乔姆斯基和庄子的语言观,二者在语言认识论上存在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现代生成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无疑是对庄子语言哲学的一种现代阐释.  相似文献   

17.
《齐物论》提出了《庄子》全书的理论宗旨,即万物虽然作为个体各有特殊性,但在道的高度上他们没有轻重、先后、优劣之分,并在道中相统一。与"齐物"相反的状态就是"分",在现实中表现为是非之辨与善恶之别。庄子认为"分"是世间一切混乱的根源,因为"分"意味着局限性、确定性,而这种暂时的以不确定的标准确立的分别,是违背最终的道的。这种拒斥"分"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史料的缺失,现仅《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有庄子其人记载,而《庄子》中以庄子形象出现的寓言二十四则。据有关庄子的生活状况、与惠施的交往历程等寓言中庄子自我形象,可见庄子独特的性情,以补庄子生平史料之不足——冷眼观社会,藐视权贵,不失傲骨,对现实有独到深刻的见地;热心关注自然生命,以自然生存法则在现实社会中保全生命,面对生命的消逝豁达洒脱。  相似文献   

19.
《新体育》重新发表了毛泽东同志的早年著作《体育之研究》。其中把“庄子效法于庖丁”做为我国古代阐明体育的一个代表。因此研究庄子关于体育的思想论述,对学习《体育之研究》,对研究我国古代体育理论与历史都是必要的。一、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和治天下的体育目的庄子名周战国时宋人、其生卒年代约为纪元前355—275年。他在论述养生的目的时,曾说过这样两句话: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视,可以尽年”(《养生主》)。  相似文献   

20.
武功苏绰、苏威父子 ,虽出身关陇大族 ,而博学多才 ,故选为周、隋名臣。苏绰之卒年及享年 ,史籍俱载 ,《周书》、《北史》之本传均云 :“(大统 )十二年 ,卒于位 ,时年四十九。”由此可知苏绰死于西魏大统十二年 (5 46 ) ,享年四十九岁 ,应生于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498)。近人姜亮夫《历代人物生卒年里碑传综表》、吴海林李延沛《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及戴逸主编《二十六史大辞典·人物卷》等书之苏绰条均据此确定其生卒年。然诸书或不收苏威 ,或虽收入而不注明生卒年 ,其原因不外乎以为苏威生卒年无可考 ,其实不然。检《隋书》、《北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