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施肥量和播种量对多叶老芒麦(Elymussibiricus)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处理间以N∶P∶K比例为50∶20∶20(以有效成分计,kg/hm2)的种子产量最高;播种量对多叶老芒麦结实性能和种子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多叶老芒麦种子生产中采用低播种量(9.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天水市蔬菜主产区地膜番茄高产高效施肥配方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肃东南天水生态和地膜大田栽培条件下,N、P和N、P、K不同配施,对番茄产量和效益有显著影响,其经济最佳N、P、K施肥量分别为N 177.0Kg/hm2、P2O5 166.5kg/hm2和K2O 184.5kg/hm2,此时其单产可达113163.0 kg/hm2,施肥纯收益可达77597.13元/hm2,施肥成本为1616.97元/hm2,投产比为14∶8.99.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方式对黄芩产量及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不同栽培方式对黄芩产量及黄芩苷含量影响的研究 ,结果表明 :平畦宽行宽幅条播剪花枝、窄行条播蹲苗控上的与对照窄行条播相比 ,增产极显著。产量水平分别为 2 5 77.0 0 kg/ hm和 2 45 5 .80 kg/ hm2 ,比对照分别增产 3 9.3 5 %和 3 2 .79% ;平畦宽行宽幅条播的产量为 2 12 2 .3 5 kg/ hm2 ,比对照增产 14 .76% ,未达到显著水平 ;起垄宽幅条播的产量为 14 2 5 .0 0 kg/ hm2 ,比对照减产 2 2 .95 % ,达到显著水平。黄芩苷含量以窄行条播蹲苗控上、平畦宽行宽幅条播剪花枝的最高 ,分别比对照窄行条播提高 11.87%和 2 .5 2 % ,起垄宽幅条播的最低 ,比对照减少 5 .94% ,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从黄芩单位面积黄芩苷产量看 ,窄行条播蹲苗控上、平畦宽行宽幅条播剪花枝的最高 ,黄芩苷产量分别为 185 .10 kg/ hm2和 178.0 5 kg/ hm2 ,比对照窄行条播分别增加 48.5 0 %和 42 .84%。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新老菜区间土壤全量及速效养分已存在较大差异;不施肥时,速效N是本地区第一缺乏的养分,而在当前农民施肥习惯下速效钾是第一应补充的养分;高产条件下,本地区每生产1000kg西红柿,耕层土壤中平均需速效养分(土壤+施入)N6.34kg、P2O52.65kg、k2O5.06kg.只有N、P、K三素配施,才有利于西红柿可持续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5.
贵州丹寨民间音乐种类繁多,尤其是排牙芒筒芦笙,非常精彩。本文从人文背景、族源传说、音乐特点等方面对排牙芒筒芦笙进行了考察,以唤起人们对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意识。  相似文献   

6.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间伐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中龄林为对象,实施4种处理:施氮肥(施纯氮250kg/hm2)、施氮磷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施氮磷钾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纯钾30kg/hm2)和对照(不施肥),研究施肥后不同时期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的关系,评价落叶松冠长率对间伐后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施肥后不同时期落叶松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均呈幂函数增长趋势;施肥3年后、4年后、5年后的冠长率(冠长/树高)分别为0.1899—0.2030(平均为0.1986)、0.2282—0.2642(平均为0.2428)、0.2851—0.2976(平均为0.2920),低于对照林分相同时期的冠长率(3年后:0.2010;4年后:0.2822;5年后:0.3006).施肥能够缓慢促进间伐后落叶松的冠幅和冠长的增长,施肥对落叶松树干生长的促进作用应该更多来自于施肥后针叶的高效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保山市潞江镇芒颜村的民族结构由汉、傣、德昂、傈僳四个民族组成,在社会互动中四个民族的关系从迁徙记忆中的摩擦与交融向着移居坝区重建家园背景下的情同手足过渡转化;新时期以来芒颜民族关系总体呈现出良性互动的特征,但民族偏见与隔阂同时存在,这种不和谐的民族关系在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实践中得以逐步消解,体现了国家参与地方民族团结建设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8.
宁夏固原地区几种紫花苜蓿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固原地区对ALPJNE、美国苜蓿、朝阳Ⅰ、8920MF、新疆大叶、固原紫花、耐寒、中苜一号、三得利、新牧一号、牧人、Bar320等12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进行比较。测定紫花苜蓿各茬初花期植株高度、一级分枝数及鲜草产量。结果表明,中苜一号高度相对较高,生长速度较快;ALPJNE、牧人一级分枝数相对较多;中苜一号鲜草产量最高达125222.1kg/hm2,ALPJNE次之为101555.4kg/hm2,Bar320位居第三为96333.3kg/hm2。  相似文献   

9.
土壤微生物在维持和提高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水平、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基于连续2年(2014和2015年)的小区施肥控制试验,探讨高寒草原土壤剖面微生物量碳、氮对氮、磷肥添加的响应。结果如下。1)施用无机氮、磷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10 cm土层,其均值分别是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1.67倍和1.28倍。2)单施高量氮肥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N2P0(15g N/m2,0g P2O5/m2)处理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微生物量碳分别比空白处理显著降低60.39%和29.2%;在施磷肥的基础上增施氮肥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当施磷30g P2O5/m2时,施氮15g N/m2处理0~10 cm土层微生物量碳比不施氮处理增加61.54%,差异显著。3)单施磷肥各土层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相对于空白均无显著差异;在施氮15g N/m2的基础上增施15和30g P2O5/m2磷肥,0~10 cm土层微生物量碳含量比不施磷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59.8%和279.98%,10~20 cm土层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53.78%和38.66%;施磷7.5g P2O5/m2时,10~20cm土层微生物量氮含量比不施磷处理显著增加68.35%。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不同造林密度(2500株/hm2、3300株/hm2、4400株/hm2、6600株/hm2)杂种落叶松的凋落物及其分解速率进行研究,得出:造林密度对杂种落叶松的年凋落量及其分解速率都有显著影响,年凋落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少,枯枝落叶的分解周期越长,最长超过17年(2500株/hm2),最短只有13年(6600株/hm2),在改变林内微生境后,2500株/hm2林分的分解周转期最短,只需不到9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施辣椒"2+X"田间试验[1],掌握辣椒最佳施肥量,构建辣椒优质适产施肥技术体系,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辣椒对氮素依赖性较大,辣椒施用氮肥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优化氮区(N:P:K=18:8:12)辣椒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区(N:P:K=20:8:5)产量;以优化氮区为基础,辣椒产量与施氮水平(无氮区、70%优化氮区、优化氮区、130%优化氮区)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避温栽培马铃薯和鲜食玉米的复种试验,结果表明,前茬地膜覆盖避温栽培马铃薯下茬鲜食玉米的复种模式,每hm2纯收入为37800元,比一年一熟的单季玉米、谷子、马铃薯分别增效32700元/hm2,19800元/hm2和23850元/hm2,增效比分别为7.41:1、2.10:1和2.71:1.前茬地膜覆盖避温栽培鲜食玉米下茬马铃薯的纯收入为23100元/hm2,比一年一熟的单季玉米、谷子、马铃薯分别增效18000元/hm2,5100元/hm2和9150元/hm2,增效比分别为4.53:1、1.28:1和1.66:1.可见,地膜避温栽培马铃薯和鲜食玉米的复种模式经济效益高于单季玉米、谷子、马铃薯,尤其是前茬马铃薯下茬鲜食玉米的复种模式,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天水市不同菜区两年三点(共6点次)高产地膜栽培大田西红柿、辣椒、大白菜取样化验分析,研究了天水市气候条件下每生产1000公斤蔬菜植株从土壤中吸收带走的养分量。结果表明:现栽培水平、气候、土壤条件下每生产1000公斤蔬菜,植株从土壤中吸收带走的养分量西红柿为:N2.263kg、P2O5为0.569kg、K2O为3.231kg;辣椒为:N0.600%、P2O50.0932%、K2O0.786%;大白菜为:N2.022kg、P2O50.574kg、K2O1.732kg。  相似文献   

14.
正交优化设计在黑大豆夏播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等肥力水平土壤上采用密度、播期、施肥量和NPK配比的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施肥量是影响夏播黑大豆生育性状和产量的主要因素,各因素对黑大豆产量影响强度大小的顺序是:播期>施肥量>密度>NPK配比;黑大豆夏播高产栽培措施的最佳组合为密度12000-15000株/667m2、播期6/5、施肥量30-40kg/667m2、NPK配比2:3:2。  相似文献   

15.
针对帽儿山林区的水曲柳、山杨两种主要林分类型林下凋落物层进行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林分内凋落物层的贮量分别是:水曲柳林1350.0kg/hm2,山杨林3933.4kg/hm2。山杨样地内凋落物层平均总持水量达5.55t/hm2,平均持水率为139.5%;水曲柳样地半分解层持水量为2.233t/hm2,平均持水率为165.4%,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凋落物层的拦蓄降水、调节森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的生态功能。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各层有所不同。山杨林从两层各元素总贮量来看则是N>P>K>Ca>Mg;水曲柳林各元素贮量大小顺序为N>P>Ca>K>Mg。  相似文献   

16.
在杂选3号高产防病栽培中,选择磷、钾、硼、氮四个主要肥料因子,采用一次回归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磷、钾、硼、氮配合施用可显著地提高杂选3号的产量,不同肥料因子的增产作用有别,依次是P>K或B>N。配合施用的同时对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减轻病害发生的效果也明显,影响大的是K和N,二者作用相反,最适宜的经济配施用量为每667m2施用P(24~26kg)、K(10~15kg)、B(1.0~1.5kg)、N(10~20kg)。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体化厌氧氨氧化SBR反应器处理高氨氮废水,研究不同粒径(R1:0.2~0.5mm、R2:0.5~1mm、R3:>1mm)颗粒污泥的脱氮性能及不同C/N比对颗粒污泥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R1、R2、R3的AOB活性依次降低;NOB活性R2最高,其次是R1,最低是R3;厌氧氨氧化菌活性R2最高,其次是R1,最低的是R3。C/N比升高过程中,颗粒形态发生变化,镜检显示中间红色部分减少,外围出现黄色包围圈,总氮去除负荷由0.59kg/(m3 ·d)降到0.34kg/(m3 ·d),总氮去除率由94.75%升到95.07%后降到87.55%。结果表明CANON工艺的C/N比不宜超过1.5。  相似文献   

18.
用无土栽培法研究了氮、磷、钾对潍坊青萝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萝卜硝酸盐含量随着氮浓度的增大而提高,130mg/kg、230mg/kg和330mg/kg三个浓度间萝卜硝酸盐含量的差异极显著;磷不足或过量使用均能显著地提高萝卜的硝酸盐含量,磷浓度80mg/kg时的萝卜硝酸盐含量最低;萝卜硝酸盐含量随着钾浓度的增大而降低,140mg/kg和500mg/kg处理间的萝卜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氮、磷、钾配合施肥有利于降低萝卜的硝酸盐含量。根据生食蔬菜的硝酸盐含量低于432mg/kg的标准要求,潍坊青萝卜无土栽培中的氮、磷、钾适宜施肥浓度为:氮(N)<130mg/kg、磷(P2O5)80mg/kg左右、钾(K2O)320mg/kg左右。  相似文献   

19.
试验对从美国引进的8个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盛世、Westlend、阿尔冈金、FG2T106、WL323、WL-525HQ、苜蓿王、游客进行栽培比较试验。8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银川地区引种试验表明,8个品种都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在初花期收割,一年可刈割3茬,年鲜草产量在54279.3-29701.3kg/hm2之间。其中以盛世、Westlend和FG2T106三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合在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对红松果林开花散粉与结实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密度与坐果率和球果出种率密切相关,单位花粉量(kg/hm2)为30.1粒/cm2,它可以预测果林花粉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