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浙江中小型家族企业技术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的家族企业以中小型为主,相对于我国其它地区,浙江中小型家族企业比较活跃,但其在技术创新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浙江中小型家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入手,寻找了其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改进其技术创新的一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艳 《科教文汇》2007,(1X):162-163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久远的企业组织形式,不管是在我国还是在发达国家,一直具有大量存在的客观因素,并处于明显优势。本文分析了我国家族企业存在的必然性,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家族企业用人制度的现状,家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建议,展望了我国家族企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杨勇  王齐晗 《软科学》2014,(11):10-14
选取19992011年PE/VC共同投资事件,构建PE/VC联合投资网络,探讨PE/VC网络特征与家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PE/VC介入的家族企业的R&D投入和专利产出均高于没有PE/VC介入的家族企业,且PE/VC投资的金额越多,家族企业的R&D投入和专利产出也越高;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PE/VC有利于提高被投资家族企业的R&D投入和专利产出;富含结构洞的PE/VC对新创家族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拥有较多间接联系的PE/VC对家族企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向荣 《软科学》2005,19(4):93-96
在分析和比较其他学者对于家族企业的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家族企业的定义,从文化视角和经济学视角探讨家族企业存在的合理性及其优劣势,总结当前我国家族企业表现出的四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张海峰 《金秋科苑》2010,(22):129-129
家族企业是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但是,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家族企业的弊端就显现出来,因此,如何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久远的企业组织形式,不管是在我国还是在发达国家,一直具有大量存在的客观因素,并处于明显优势.本文分析了我国家族企业存在的必然性,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家族企业用人制度的现状,家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建议,展望了我国家族企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家族企业--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兵  徐金发  章清 《科研管理》2004,25(4):88-96
本文从家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我国家族企业研究与国外相关研究的现实差距以及我国家族企业存在的独特文化背景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当前研究家族企业的特殊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结合浙江家族企业发展的实际,概括了目前家族企业亟待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即产权问题、治理结构问题和权力的继承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外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对家族企业的概念进行引介和界定;然后对世界范围内家族企业存在的现状进行回顾,并对其广泛存在的原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阐释;最后着重对美国、日本、意大利及中国家族企业的制度变迁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家族企业的未来走向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对于工程研究中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我国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提高我国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浅析家族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坚 《科技广场》2009,(10):129-13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求我国家族企业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有效的企业文化,家族企业文化有别于其他企业类型的企业文化,这就要求我国家族企业要科学合理运用家族企业文化建设的七大核心要素,从而提高家族企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技术间断、技术创新陷阱与战略技术创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论述了技术间断的本质和战略影响 ,指出了技术创新陷阱的本质和企业陷入技术创新陷阱的原因 ,最后分析了战略技术创新的内涵和动作模式。技术间断是技术范式的转变 ,在其中隐藏着两种技术创新陷阱 ,在技术创新陷阱中 ,企业越创新越死亡 ,只有实施战略技术创新 ,企业才能跨越技术间断 ,避开技术创新陷阱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四强 《科技与管理》2005,7(5):119-121
针对传统技术创新理论上的缺失及其实践上的误区提出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阐述了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内涵、目标及实现途径,并根据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实施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现有研究仅仅考察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对技术创新单向影响这一缺陷,文章重点探讨了科技基础设施投入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交互效应,首先在理论层面上对交互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利用2009-2015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从实证层面上检验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得到如下结论:(1)就全国层面而言,科技基础设施投入与技术创新之间呈现出相互促进的交互效应,科技基础设施投入表现出显著的技术创新效应,而技术创新同样有助于加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2)分地区来说,东部地区科技基础设施投入过量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依然表现出相互促进的交互效应,不同地区之间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大小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中部>西部>东部。  相似文献   

14.
Since its publication in 1967, the estimates of the US Panel on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Charpie” Panel) on the cost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ve been widely quoted and almost universally accepted. However, two later studies, by Edwin Mansfield and by Statistics Canada, have found that R&D accounts for a far greater proportion of total innovation costs than that suggested by the Charpie Panel. The Canadian study may be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for medium-sized industrial nations since it is likely that the costs of commercializing the results of R&D are affected by the size of the potential market or field of utilization of the innovation. The results of Mansfield and Statistics Canada imply that governments, in their encouragement of innovation by supporting R&D, have been following a better strategy than perhaps they knew.  相似文献   

15.
人口结构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技术创新供给能力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本文在深入分析人口结构对技术创新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64个国家1996-201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两者关系的若干假说。研究发现:人口结构对技术创新具有“倒U型”的影响,即少年人口比重与老年人口比重的提升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人口老龄化与技术创新之间显著存在基于创新条件的异质性门槛效应,在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水平、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同门槛区间,人口老龄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调整上述创新条件变量能够有效弱化甚至规避人口老龄化对技术创新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6.
试论技术创新的人文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哲学角度剖析了创新及技术创新的本质意义,在阐述技术创新的“合理性”与社会“合意性”的统一基础上,对技术创新的人文向度进行了辩证总结,对技术创新在人文中提升的终极目的进行了尝试性的论述,这有助于了解技术创新过程中人的价值等人文因素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生成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经济价值的实现是以社会作为基础的,它存在着一个社会生成过程。技术创新的社会生成包括创新价值的社会认同、创新资源的社会整合、创新风险的社会分摊三个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在对创新问题的研究中,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经常被区别对待甚至对立起来.本文通过对创新概念的辨析,将传统的创新概念拓展为人们对系统的所有改进活动;因此,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均可表述为由资源和能力、决策及价值成果三要素组成的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复杂的动态创新过程.每个主体都受各自目标的驱使,在各自资源约束下,通过个体和交互的创新行为不断突破资源约束和目标,以创造更好的新的产品、过程和服务.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有助于对创新进行更为定量和形式化的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的活动。为了对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了10大类43个风险因素指标,通过对广东省农业科技企业的调研,运用t统计检验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0类风险因素对技术创新都有影响,但影响程度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黄新建  尤珊珊 《科研管理》2020,41(3):217-226
本文以2010-2017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Tobit模型、PSM模型研究股权激励计划中契约要素对技术创新、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严格的行权条件减少了创新投入、增加了创新产出、提高了创新效率;较长的激励有效期增加了创新投入及产出、提高了创新效率,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激励作用越弱,到第3年激励作用消失;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增加了创新投入及产出,而高管股权激励减少了创新投入及产出。研究结论为企业设计恰当的股权激励契约要素提供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