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以“核心律章”大型主题报告和党团支部专题党课为抓手,积极开展朋辈浸润宣讲,逐渐建立了“学以致讲—以讲促学—讲学相长”的自我教育和浸润教育长效机制。认为高校研究生群体开展朋辈浸润宣讲,应该牢牢把握思想教育的主要矛盾、内在规律、时代特征和情境价值,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在实践过程中,应将朋辈浸润宣讲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学习紧密结合,从而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还存在着教育主体协同机制缺失、教育客体个性引导失位、教育载体陈旧脱离实际等主客观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试图将建构主义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从三个方面探究了建构主义创新融合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提出了构建协同式育人机制、启发式教育模式、浸润式育人环境、协助式教育方式、多元化教育载体五种路径,以期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浸润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理解诗词文化的深厚思想,传承和弘扬诗词文化 精髓,需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浸润式”教育。让诗词文化 真正走进课堂,深入人心,根据各阶段学生特点,设计启蒙认 知、系统掌握、创新探究等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由表 及里地理解诗词文化内涵,领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校园是传 承诗词文化的现实土壤,学校开展诗词文化“浸润式”教育实 践,把中华经典诗词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中,以实现校园 文化、学校课程、学生素养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最终促进传统 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厚重历史,凝结着党勇毅前行的奋斗精神,彰显着党的初心和使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动的教学素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担负起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使命责任,深刻理解“为何要讲”“要讲什么”“如何讲好”的问题,阐释意义、确定议题、找对方法,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政治意识、思想品质的重要任务,在高中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日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而浸润式教学作为一种流行的教学模式,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如何采取浸润式教学的方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思政老师关注的热点话题。基于此背景,文章将对核心素养进行简要阐述,并提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浸润式教学的策略,旨在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并为高中思政老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要使这一优势和传统在新时期发扬光大,并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我认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是个前提和关键,而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加强“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是根本。 一、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加强“三讲”教育,这既是其职业本身所要求的,也是其素质培养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和必然趋势。文章旨在结合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材料学科学生专业认同培养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阐述培养材料学科学生专业认同的思路。通过理念先行、教学浸润、协同育人、榜样引领,构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育人体系,帮助引导学生与自身所学专业建立联系,增强材料学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话语”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多年来,高校通过“两课”教学、党校教育、形势与政策讲座以及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等各种渠道,坚持在各类学生中开展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目前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有的地方对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不够,讲理想信念少了,理想信念教育不那么理直气壮了,出现了教师不太敢讲、学生不太爱听的现象;有的理想信念教育缺乏时代性,“老话”、“套话”较多,“新语…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教育需求的经济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升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能够正确分析、看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问题,即弄清楚学生的真实需求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的问题。对此,传统的分析方法难以适用,本文将从经济学视角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特点。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分析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劳动”,用于满足大学生一定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服从市场经济规律的。我们将大学生一定的精神需求称为“市场需求”,社会主义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  相似文献   

10.
高校“浸润式”英汉双语教学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岩  姜宁 《大连大学学报》2005,26(1):104-105
"浸润式"英汉双语教学是指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育者努力创设互动性、参与式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浸泡"在英汉双语环境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双语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双语师资专业的复合化、双语教学方式的互动化以及双语课程建设的系列化等途径,使高校"浸润式"英汉双语教学模式能够得到顺利实施和构建。  相似文献   

11.
李政 《成才之路》2023,(32):13-1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高校辅导员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软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高校辅导员应坚持以人为本“软管理”,创新多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软管理”,强化辅导员素质提升“软管理”,加强社会实践“软管理”,加强学生干部引领“软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其基本要义:有效传播必须满足受众的某种社会与心理需求,必须注重传播过程的互动与交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传播的过程,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社会要求的思想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而顺利完成社会化,从这种意义上讲“使用与满足”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能而且必须.努力创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近性教材、注重教育双方的互动与交流、及时回应大学生的利益关切是“使用与满足”理论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致化”教学是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内在价值,既尊重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性,同时又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人本性、科学性、实效性、可持续性。以此为基点,文章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体的“精致化”追求在于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客体的“精致化”培养在于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过程的“精致化”发展在于教学实践性的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结构的“精致化”构建在于教学理论的创新变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的“精致化”运用在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4.
改变机械式、单子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性和教师主体主导性的双主体能动性,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益探索。实施“双主体”教学不仅是落实“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应紧密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及功能,以实践育人为基本导向,构建“实践导向型”双主体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改革考试方法、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构建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关系等途径,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德育的过程是把学校教育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素质和自觉行为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青少年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学校德育那种传统的“你说我做”,“你讲我听”的教育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民族信念和民族精神,也蕴含着坚实的文化自信底蕴。为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进路是十分必要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然而,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些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并未充分重视,一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存有偏见。树立传统文化自信、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拓展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弘扬发展紅船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迫切需要。实现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提升“教学-实践”育人功能,创新“宣讲-服务”育人体系,打造“文化-浸润”育人环境,形成立德树人的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理论的运用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应对”学生的“问题处理”模式,改善了高校思想教育的主客体观念,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的内涵和途径.运用积极心理学指导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对传统加以继承、把握好尺度并进行本土化实践.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将高校设定为话语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论与实践.试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构建“以学生为本”的网络体系以及消除网络话语差异性,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三个方面来探索如何在新形势下推进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代性转型,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新的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在“无处不网、无人不网”的环境下,要做好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加强隐性教育,激发教育客体的自主性,同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增强服务性,教育主体不仅需要主动深入网络而且能够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有效引导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并开展抛题式教育实践,将学生有效引向思政教育网站,达到增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