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俊霞 《生物学教学》2005,30(11):51-52
实际研究中,不可能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如何测定某物种的种群密度呢?常用的是取样调查法,即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估计整个种群的密度。要测定某地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调查法是标志重捕法。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教学》2009,(6):78-78
据2008年12月7日《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罗马12月5日电,今天结束的由联合国迁徙物种保护公约大会将包括印度豹、3种海豚和埃及秃鹰在内的21种动物加入了濒临动物之列。另外还有6种鸟类及海牛被列入了受保护动物清单,即“名单I”内。  相似文献   

3.
素食主义、动物保护主义禁不起理性的追问。关于杀生的伦理原则,应该是把需求量降到最低,把猎杀量降到最低。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我们不得不杀生,那是我们不得不作的恶。必要的作恶不算作恶,理性的作恶恶中有善。因为并不是每一个生命都有生长的权利,大部分物种的繁衍能力都远远超出其维持种群常数的需要,这超出的部分,就是提供给在食物链上居于其上一级的物种食用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规范管理涉及动物的经济活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在规范管理和保护执法的过程中,必然要对涉及到的动物进行物种鉴定.文中介绍了动物物种鉴定常用的形态鉴定法、显微镜镜检法、理化检验法、蛋白质分析法乖免疫学鉴定法等5种非DNA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使用概况,并分别对每种方法在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认为一类方法解决所有动物物种鉴定问题是不可能的,最后提出鉴定方法的方便、快捷,鉴定成本的低廉,多学科的交叉以及与计算机技术的联合是动物物种鉴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谭家学 《新高考》2010,(2):53-55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个体数繁多,其大小及动物的穴居、隐藏、飞翔等原因,逐一计数很困难。研究者常常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来估计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取样调查法。根据不同种生物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查,对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对植物常采用样方法;对微生物种群数量测定常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血细胞计数法。  相似文献   

6.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而种群密度调查则是构建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基础。种群密度调查就是指对被调查的种群数量进行统计,可以直接计数种群的每个个体,也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后者又可以分为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等。笔者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对高中生物学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群密度调查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藏原羚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有蹄类动物,分布区比较狭窄。从分类学、形态学、种群生态学、行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等多学科领域来看,藏原羚的生物学研究还很不完善和不系统,有许多方面都是空白,甚至有关藏原羚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种群数量和动态,现在也还不十分清楚,因此藏原羚的种群研究是相对滞后的。目前,世界各地面临着动物栖息地缩小和物种数量减少的问题,藏原羚也不例外,所以深入探索藏原羚的基础生物学知识,将有助于找到藏原羚保护对策,并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个体数繁多,其大小及动物的穴居、隐藏、飞翔等原因,逐一计数是很困难的.研究者常常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来估计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取样调查法.根据不同种生物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查,对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对植物常采用样方法;对微生物种群数量测定常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血细胞计数法.这些实验方法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茂兰喀斯特森林具有独特的气候和地貌,区内野生资源丰富;仅维管束植物就有154科514属120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8种,二级有100余种,茂兰特有种40余种; 2028余种动物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保护动物40余种,以茂兰为模式标本或新种有150种.在介绍茂兰喀斯特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鳞甲目穿山甲科下有八种穿山甲物种,各种群数量都极剧下降,中华穿山甲已处于濒危状态。穿山甲受到的主要威胁是非法贸易和生态丧失。为了保护穿山甲,必须建立自然保护区,优化种群监测手段和物种鉴定技术,制定和完善法律,并进行穿山甲人工圈养的研究,为未来保护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种3-7R并联解耦机构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运动副分析,对一种运动解耦的3-7R并联机构进行了构型分析,并对机构的构型特点进行了总结.该机构由3个正交分布的支链组成,机构的运动副均为转动副,构成了机构动平台在x,y,z三个方向的平动解耦.为验证机构的解耦特性,对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推导了机构的运动学正/反解、输入/输出的速度和加速度,验证了机构的运动解耦特性.采用一种机构支链分解-综合的方法,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了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验证了机构的力解耦特性.这对机构控制策略、机构设计和轨迹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覆盖映射和局部共形Khler流形理论,证明了满足某些条件的局部共形Khler流形一定为Vaisman流形的若干定理.如:Lee向量场为一个群S(eit,t∈R)作用诱导下的向量场一定为Vaisman流形.同时文中也给出判断Vaisman流形的若干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科学社会学的开创者默顿最初关注的是促成近代科学兴起或体制化的主要社会因素问题,后来转向研究科学体制的内部规范结构问题,如科学的精神气质、科学发现或发明优先权的争论、科学奖励或报偿制度及其实质和根源等。从不同时期所研究的问题的不同,可以清楚地看出,默顿科学社会学的总的发展趋势是由外部科学社会学到内部科学社会学,最终发展为一种几乎没有科学的科学社会学。  相似文献   

14.
印度作家R.K.纳拉扬的创作淡化了政治与历史的痕迹;呈现出平凡的日常生活,塑造了平凡的小人物,突出了个人的价值;他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与民族古老的精神信仰对接,展示了平凡真实而非神秘的印度。  相似文献   

15.
主要引入了Hilbert K-模上的Hilbert基向量,Riesz基向量,以及标准正交基向量等一系列概念,运用泛函分析和算子代数的理论知识研究了这几种向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付梅莉  胡静 《高教论坛》2011,(9):16-18,21
用关于当堂课所学内容的R/K判断测验和测量学习取向的学习过程问卷测试了378名高职学生,方差分析表明,较熟悉的、不太难的、结构性较好的课程有利于知识表征从R向K的转化,表面型取向对这一转化没有显著作用,高深层型取向增加不熟悉的课程的R及正确总数,高成就型取向在结构性较好的课程上减少R及正确总数,而在熟悉的课程上增加K。由于各种学习取向对知识表征形式的影响因课程类型而异,优化高职学生学习质量应兼顾课程设计和学习取向干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引入本质R-内射模的概念,给出了本质R-内射模的一些性质,并用本质R-内射模刻画了正则环.  相似文献   

18.
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完成对图像的分割是一种常见的分割技术,针对传统的K均值聚类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使用直方图波形的有效波峰个数自适应确定K值的大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灵活、容易实现,并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Lyapunov方法对R—C电路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是稳定的,同时也表明Lyapunov方法对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是很方便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介绍、评价和比较美、英、法、德、日等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周边国家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及英美两国测试和教育评估认证机构设立的英语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完善中小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的内容与模式,并建立一套全国统一且具有各省和直辖市特色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资格准入和在职资格晋级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