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主要以运动员个体素质结构为研究主线,尝试对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竞技表现等热点问题进行新的定位与分析,并引入竞技行为理念构建运动员个体素质结构理论,通过假设,结合模型的方法,探讨三者有机构成关系,从一种新的视角来构建运动员竞技结构,即运动员个体素质结构理论,以与热衷于该领域的广大研究者商榷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竞技教育的人文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运动倡导“育人夺标”,但在教与练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人文修炼的教育理念,以致竞技运动有异化倾向提出用人文创新的方法来培养运动员的体育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整合综合素质,在运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体育科学,体验人文关怀,以利于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文竞技教育倡导“育人夺标”,但在教与练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人文竞技修炼的教育理念。以致竞技运动有异化倾向。用人文竞技教育的方法来培养运动员的体育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整合综合素质,在运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体育科学,体验人文关怀,以利于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体能均衡结构补偿现象存在于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的竞技运动中,不同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个体结构存在优化配置的可能。通过训练实验比较,发现在少年男子l00m项目训练中采用体能均衡结构理论指导训练,对提高少年男子l00m水平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新木桶理论”模型初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按照运动训练学理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由多方面组成。"木桶理论"认为: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需要各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按照"木桶理论"的说法,如果运动员的某一方面欠缺的话,他的整体竞技水平也就停留在这一较低方面的水平上。结合当代"木桶理论"新的研究结果,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将有助于建立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新的更为科学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如何利用竞技运动已经成为人们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本从竞技的定义入手,分析竞技运动的结构和特点,提出了运动的技艺性是体育实践类课程的最为重要的学科性质。进一步说明了重新认识竞技运动结构的必要性以及对体育课程产生的影响,最终达到帮助广大体育教师做到能够正确运用竞技运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灰色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与运动成绩进行了整体关联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涵括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素质指标、技术指标、心智指标五项一级指标和33项二级指标;(2)我国国际健将级、健将级、一级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一级指标与其运动成绩的关联度的重要程度排序不同,其排序存在共异性;(3)我国国际健将级、健将级、一级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二级指标对其运动成绩的贡献程度,排前十位的二级指标内容大致相同,反映出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主导因素有着共同性.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本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审视了我国竞技体育中存在的运动员运动寿命偏短、后备人才培养动力不足、专职管理人员构成单一等短视现象,并结合我国目前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分析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具有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对广东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水平可以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但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提示应该结合专项技术的要求,从动作完成质量的优劣中去分析相关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才具有评价实效.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专家调查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教练员的综合素质、项目布局、运动员培养、经费投入以及体育科研发展水平是制约陕西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优秀教练员的培养、引进与交流,整合和优化竞技运动项目布局,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体育科研监管和经费投入,密切体育科研与竞技体育训练的结合等对策与措施,为陕西省各级政府和体育管理部门制定有关政策以及确定体育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早期选材的方式使运动训练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更快地培养出符合专项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要求的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科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寻求最佳选材途径和方法,此研究以专项运动员应具备特定气质为研究视角,以传统医易科学体质学说为依据,结合当今其它气质理论的研究成果,对运动员气质类型认定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在此基础上,对辽宁省射击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的部分运动员进行了气质类型分析。结果显示,医易科学体质分类方法在运动员早期选材上的应用价值主要在于:能科学地解释不同气质个体在生理机能、身体形态、心理特征、运动能力等方面差异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使早期选拔具有专项潜能的运动员进行针对性训练成为可能。其中,研究中首次提出的“黄氏五分六项气质认定法”,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早期选材气质综合性认定的方法,此法不仅可以应用于运动类型和专项技能潜力及心理表现特点的认定上,对不同气质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原则上也可以通过医易科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别调整,说明医易科学体质学说在运动员早期选材和系统训练上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笔者以中外优秀运动员整体水平及中外顶尖运动员分别在九运会和第24届奥运会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田径十项全能运动水平与世界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同程度地表现在除1500m项目外的9个单项上,尤其是投掷项目,同时应加强各项目协调发展,不可片面地强调和发展某个项目和某专项素质.中国优秀顶尖运动员齐海峰在今后训练中应加强力量素质训练,以铅球和铁饼成绩的提高为目标,使他得分结构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3.
对普通中学田径运动员进行教学与训练,应坚持适量身体素质训练、关键技术训练以及适当心理素质训练的原则,并运用针对性的具体方法,从而提高运动成绩。这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训练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个人隔网对抗性项群年度训练周期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调查、访问,个案分析等方法对个人隔网对抗性项群高水平运动员的年度参赛次数及运动成绩变化、年度训练内容安排、年度运动负荷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揭示出了高水平个人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我国运动员和国外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差异,发现我国运动员在竞技状态保持阶段明显短于国外运动员.从体能训练的角度就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的关系,柔韧能力的认识和训练,协调能力的训练,心理素质的训练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我国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我国运动员和国外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差异,发现我国运动员在竞技状态保持阶段明显短于国外运动员。从体能训练的角度就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的关系,柔韧能力的认识和训练,协调能力的训练,心理素质的训练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我国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女子跳远是中国田径项目中的传统强项,曾经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在今后的几年里,如果我们采取的措施得力,是有可能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运动员,在2008年奥运全上取得优异成绩。这些措施包括:扩大选材和训练规模、增加完整专项技术列纬、对薄弱环节加强针对性训练、结合实战进行严格要求、提高运动员参加世界性大赛的经验等。  相似文献   

18.
力量素质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全面身体素质发展的基础,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充分考虑到其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力量素质训练的规律,并结合篮球专项运动的特点,制定有效的训练评划,对发展提高篮球专项力量素质的能力和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要求,旨在为教练员在进行篮球专项力量训练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试析非衡结构补偿对田径耐力项目训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能非衡结构补偿现象普遍存在于不同水平、不同性别、不同时期运动员竞技能力个体结构之中。采用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类比法,就体能非衡结构补偿对田径耐力项目训练的影响进行研究、探析,以供高校运动队、专业运动员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广州体育学院近几年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及数理统计法,以建立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简易评价模型为目的,对不同力量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指标可分为弹跳、支撑和腹背三大因子;研究提示竞技健美操项目要求运动员应具有较好的下肢弹跳力.通过建立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评价模型,对其力量素质训练和科学的选材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