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地方政府是中央政策贯彻实施的主体。以24份地方政府最新发布涉及“双师型”队伍建设政策为研究对象,依据注意力配置理论,运用NVivo11plus软件,从政策发布时间、政策主题相关性和政策工具三方面分析地方政府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注意力配置状况。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政策响应速度有差异、与中央政策主题相关性待加强、政策工具组合作用欠发挥。这要求地方政府出台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政策要与中央政策主题紧密相关,提升政策制定响应速度,增加协调性;发挥地方政府主动性与创造性,凸显省级层面政策制定的创新性和差异性;优化政策工具使用结构,强化政策工具组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乡村治理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治理主体的注意力分配情况。梳理乡村治理典型经验,有助于为乡村合理配置注意力,进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基于注意力配置理论,利用NVivo11软件对92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乡村有效治理的注意力配置呈现出以下规律:从整体来看,以“群众”“治理”为治理焦点;从配置指向来看,关注于“提升治理能力”“加强制度保障”和“优化治理工具”;从具体分配来看,关注于党的领导,强化治理支持,鼓励村民参与,完善民主协商,加强制度化、标准化、网格化管理和积分制管理;从地域和层级分布来看,东部、中部县乡两级政府关注于“提升治理能力”和“加强制度保障”,而西部县乡两级政府则关注于“提升治理能力”。此外,乡村治理越来越重视数字赋能、协商自治、精准治理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基于16个省域的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要素的二维分析框架,将内容分析法作为编码、统计和分析的方式,探究各省域地方政府的注意力配置差异。研究发现:在政策工具上,地方政府注意力配置整体与中央趋同,偏向使用环境型工具,缺乏对需求型工具的使用;此外,各类政策工具内部子工具的使用比例差异悬殊。在政策内容要素上,地方政府对建设目标的注意力分配不够优化,偏向满足儿童物质层面的需求,缺乏对儿童权利实现的保障。建议地方政府平衡使用政策工具,优化政策工具配置,协调内容要素覆盖,形成地方特色,加强对儿童权利的关注,保障儿童基本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政策注意力分布作为注意力配置的外在体现,诠释了政府决策权力运行的微观轨迹。基于2017-2021年的政策文本,借助Nvivo软件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旅游产业政策注意力分布状况,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产业政策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政策体例主要以“通知”“意见”为主,发文部门逐渐多元,但部门之间协同效率不高;乡村旅游产业政策的注意力分布总体趋向均衡,政策内容逐步细致化、全面化;政策主题始终围绕“农业”“乡村”“旅游”“农村”展开阐述,并且已经形成了“宏观引导、微观支持、保障兜底”的政策格局。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关注与引导,中国政府出台的政策反映了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注意力配置。文章以1987-2019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为研究样本,引入文本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注意力配置的结构与特点。研究表明,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注意力配置表现为总量平稳而建设、管理、任务等三个维度注意力配置结构不均衡等特点,进而提出三个方面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6.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研究生教育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的价值目标。从价值选择、合法性、有效性等方面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进行剖析,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具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提高研究生学习和参与科研的积极性等优势,但也存在着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不显著、抬高入学门槛导致生源流失、对部分基础学科和普通院校造成冲击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顾政策文本以及相关研究文献中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发现,我国2000年以来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发展演变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关注外适性质量与学术本位阶段(2000-2010)、外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并重阶段(2010-2013)、走向内适性和服务型研究生教育质量观阶段(2013-2018)以及内适性、服务型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深化发展阶段(2018-)。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发展演变背后反映出来的逻辑是从“以销定产”的适应论到“以产定销”的超越论;质量评判主体由政府、市场走向利益相关者;政府政策主导下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呈现自上而下的变化。未来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趋势是日益走向质量主体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教材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颁布的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教材建设的25份政策文件,就其中有关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政策内容,展开横向X政策工具维度和纵向Y政策内容维度二维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命令性工具使用过溢,整体结构失衡;第二,重教材选用,轻编审和出版;第三,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的组合存在一定差异,结构有失偏颇。基于此,首先,突破对命令性工具的依赖,实现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其次,合理分配政策注意力,优化政策内容结构;再次,适配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提升子工具的协同效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传统研究生教育治理研究的分析,从政府“战略三角”模型的全新视角探究研究生教育现代化治理路径,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实情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矩形”战略模型,即价值—支持—运作—创新。从战略视角解读研究生教育现代化治理,发现价值体系与支持体系不健全、运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显不足等主要治理困境。对此,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战略建设过程中价值体系需要因时而进、支持体系旨在因需而实、运作能力做到因事而举、创新能力强调因势而新。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组织是研究教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美英两国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可以发现,两国社会组织在参与本国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具体方式和方法上虽有所差异,但在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开展研究生教育咨询服务和多途径参与政策制定等方面存在诸多共性。借鉴美英两国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方式,加快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既需要多元主体以协调思路助推社会组织长久发展,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元治理"作用,培养单位吸纳社会组织参与内部质量保障,更需要社会组织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11.
从伦理学公正(公平)的角度对研究生教育的深入分析表明,研究生学费与资助政策中存在着两个主体的社会公正:研究生教育的享有者和纳税人。社会分配给两个主体权利与义务不相等都是根本的社会不公正。如果仅以配置职能为主,政府财政资助的分配适用比例平等原则,基于学生未来可能贡献的比例很可能被转化为基于才能(或综合指标)的比例进行分配。如将配置职能与分配职能相结合,则应同时给予弱势群体以补偿。社会应允许个人负担全部成本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权利得到实行。在对适度研究生规模的探索中,由财政经费和私人自有经费支持的研究生规模应形成互补关系,政府应注意保证由财政经费支持的研究生规模不导致过度教育而产生社会不公正和纳税人过重的税收负担。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中国省域与美国州域面板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发现:美国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和累积规模每提高1%,区域创新水平会分别提高0.11%和0.52%;我国这一系数分别为0.26%和0.28%。由于存在一定的积累优势,研究生教育的累积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区域创新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各类人才尤其是研究生人才的不断聚集和累积。研究生教育发达的区域,创新水平更受益于研究生教育累积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欠发达地区,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模和累计规模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差别不大。因此,我国应积极利用研究生教育集聚化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匹配当地创新发展需求;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积累效应;大力促进地区间研究生人才的流动,优化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3.
覃壮才 《教育学报》2005,1(2):57-64
为更好地发挥公立高等学校的作用,需要进一步配置法人权利结构,引进法人治理概念,完善公立高等学校法人中各权利主体在公立高等学校法人中的权利配置和权利运行机制。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基本模型包括:确立高校法人的公共利益目标;配置好法人内部治理结构的权利机制,即举办权利和经营权利之间的权利机制;完善法人外部治理结构的权利机制,即政府管理权、公众监督权、投资权利和利益相关权利;强化对高校法人内部权利主体的权利制衡。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政策分析视角,对我国1991-2020年91份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专门性政策较少,缺乏法律类政策,政策主体协同性不强;政策领域与主题分布不均衡,政策偏好于培养机制和模式改革;政策工具运用过于注重权威工具的使用,工具组合较单一。本文试图从政策供给、政策均衡和政策工具优化配置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政策注意力配置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对1986年以来51篇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政策文本进行Nvivo编码分析。研究发现,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政策注意力发展历经摸索期、调整期和进阶期三个阶段,表现出多元化、协调化、综合化等特点,但也存在育人主体过度关注学校、育人阶段过度重视“学习中”、育人空间校外与线上布局不足、政策工具与育人要素交叉配置不均等问题。为了优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政策体系,全面推进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建议:提高学生与家长的注意力主体配置;优化入学前中后的注意力阶段衔接;拓展校外与线上的注意力空间布局;协同政策工具与要素的注意力配置结构。  相似文献   

16.
运用嵌入性理论作为研究视角,对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政社关系进行嵌入性分析发现:社会组织是政府职能的承接者、政策制定的参与者、治理文化的营造者;研究生教育治理中政社关系存在权力嵌入越位、制度嵌入不够、职能嵌入不足的潜在风险。为了保持政府对社会组织的适度嵌入,首先,要尊重社会组织的主体地位,构建研究生教育治理互动机制;其次,探索完整的治理制度设计,促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创新;最后,真正落实管办评分离改革,保障研究生教育治理主体职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及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宏伟目标的重要力量。目前,研究生就业工作存在着择业取向功利化、人才结构性浪费、研究生流失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对研究生就业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学校要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减少研究生流失,减少人才结构性浪费,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相似文献   

18.
结构决定质量,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学科结构和类型结构现状,发现博士在三级学位体系中的占比偏低、部分省份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学科结构对需求的回应不足等是目前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基于此,提出有质量地扩大博士学位供给、切实发挥研究生教育治理过程中的省级统筹功能以及充分尊重培养单位的学科调整自主权三点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管办评分离的框架下,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政府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统筹协调,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监管体系,政府首先要加强立法建设,完善研究生教育法规政策体系;其次要从资格准入、过程监控、结果评估与反馈等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全程监管;最后,政府应鼓励社会第三方力量积极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评估,同时加强对评估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认为当前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国家与社会的有效需求与教育供给的不充分。基于整体性教育的视角,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提出了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路径,即打破政府、社会与高校的碎片化治理现状,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场域协同治理分析框架,建立“纵横内外”协同发展机制,探索“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教育模式与“集体培养、导师团队指导”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