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高师教育学实效性的反思是对教育学课程的理性批判,要提高现行教育学课程在高师培养中的价值,必绠反思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学的教育实践价值;二是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三是教育学的评价方法。教育学的改革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对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进行整体改革,编制问题核心课程、采用问题核心教学法、实施多元化评价。  相似文献   

2.
公共教育学是师范院校为师范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以培养师范生的职业信念系统和教育基本理论为目标。由于种种原因,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课程价值不能得到顺利实现。师范生在这门课上常会提出三个问题:我为什么一定要当老师?我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学好教育学就能"当好"教师吗?为了回应师范生的这三个问题,实现课程价值,转化课程危机,公共教育学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当实现示范教师职业价值、解读教育知识和践行教育理论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窦维平 《考试周刊》2009,(4):220-221
因材施教是中国传统教育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遗产,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美术教育作为今日中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也应当贯彻这一教育理念。美术教育是一个十分强调个性作用的体系,因材施教的思想在美术教育实践中的贯彻,既符合艺术规律,也符合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分为三部分:理念、体系和内容。理念是指“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设计思路等的阐述。体系是指必修三个模块和选修六个模块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内容是指“课程标准”中具体的学习要点。如果把课程标准比喻成一个人,则理念就像一个人的灵魂,体系就像一个人的骨骼,内容就像一个人的血肉。解读历史教材体系和内容安排,首先要触及的是灵魂。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构建终身教育学这一新兴教育学科的必要条件.即将构建起来的终身教育学,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将处于主导和主体的地位.21世纪的教育主题是终身教育,这就决定了终身教育学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这主要表现在终身教育学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主导作用和终身教育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等两个方面.由于终身教育理念已经和正在使整个教育科学体系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同时终身教育思想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学习化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终身教育学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主体作用也将得到最有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守法教育学应当是法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专门教育公民和组织守法的教育学。我国创立守法教育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守法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一切与守法教育相关的问题,需要综合采用哲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守法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交叉学科的某些内容,而且必须围绕其研究对象来展开研究。其理论体系应当是一个开放的学科体系,需要朝着日臻完善的法治方向不断探索与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分类的客观性和逻辑性,应当以各门教育学科具体的研究对象作为教育学科分类的基本依据。教育学科可划分为三个系列:基干性学科体系;边缘性学科体系;教育科学学系列。其中,基干性学科体系最为庞大,已发生多层面的分化。如果要确定层级的话,那么,学科教育学应该与课程教学论一样都属于教育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并且,学科教育学本身也已发展成为一个繁富的学科群。  相似文献   

8.
公共教育学教学的逻辑起点主要存有师范生、教师、人三个维度,据此出发构建的教 育学体系分别是师范教育学体系、教师教育学体系、大众教育学体系.师范教育学体系迎合 了教师职前教育的需要,但忽略了教师职后教育的需求.教师教育学体系有效地将教师的职 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要求结合起来,但仍然未能拓展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众教育学体 系则从所有人在社会不同场所中的教育角色出发树立"人人是教育者"的理念,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目的在于引导师范生认识和理解教育,启发其教育智慧,提高其教育能力.长期以来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无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师的创新能力现状,提出如何提高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师的创新能力,建议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三个方面提高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师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今的中小学书法教育内容应当包含三个方面,即书法文化熏陶、艺术兴趣培养和书写技能训练,三者应当融合在一起,作为立体交叉的学科教学整体,甚至是一种校园文化氛围来影响、熏陶、训练学生。在"复式与融合"的理念引领下,学校开发仪式课程、活动课程、拓展课程等书法课程群,将书法课堂以文化的形态不断延展、深化、融合。书法教育不仅需要有声有色的教学活动,更需要潜移默化的生活环境。同时,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书法教师队伍,是落实书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批判教育学从产生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它的基本认识是"教育应该是政治的",基本立场是站到弱势群体的一边,基本方法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批判教育学把实践理解为在民主授权的合法性前提下规范的政治活动.以上特征使它与其他相关学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批判教育学的产生是必然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发展的道路却不可能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地理教育学处于地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结合点的特点,提出了如何在学科教育理论构建和教学体系上突出学科特点的构想。地理教育学同时还处在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结合点上,应该在高师课程建设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庆文 《高教论坛》2011,(5):43-45,52
教育学课程群的提出,旨在探寻教育学课程建设的内外在规律,为高师教育学课程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教育学科的繁荣是教育学课程群建设的学科基础,教师教育改革趋势是其实践基础,基础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则是其外部动力。对于教育学课程群建设,首先要明确课程群选择的依据,其次增强课程管理的开放性,再者注重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educational approach that merges ideas of critical pedagogy with those of visual culture. According to this approach – termed visual critical pedagogy – art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textures of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their manifold and complex visual expressions, including the more controversial and subversive among them. It objects to locking 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art departments, and to restricting art history to a formalist analysis of ‘masterpieces’ – which represent primarily the Western art market and its underlying politics. It likewise rejects the conception of art history as the history of artists and art movements – a conservative approach still prevalent in many academic institutions. Integrating critical pedagogy with visual culture provides fertile ground for an educational practice within art classes and beyond them. Visual critical pedagogy is formulated using the concepts exposure, deciphering, representation and visibility, shared by both critical pedagogy and visual culture. These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al projects and activities planned and implemented by Jewish and Arab students enrolled in an education-through-art program in an academic college in northern Israel.  相似文献   

15.
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近几年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现象学教育学是什么,现象学教育学的基本理念及现象学教育学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是新时代终身教育学内涵更新、终身教育理论研究深化、终身教育实践发展以及我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完善的必然要求。建设终身教育学学科亟待解决终身教育学的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学科定位及性质、体系等方面的问题。新时代建设终身教育学学科需要明晰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方向,明确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处理好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中的终身教育学研究和终身教育研究、终身教育学与终身教育实践、终身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终身教育学研究的中西关系,加强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曾是教育科学体系当中一门显学。但这样一门重要的学科多年来却不断受到质疑,尤其随着社会思想的变迁和教育本身的发展,教育学的学科定义和内容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突破了我们多年来习惯使用的一些教育学范式,并对许多基础性的教育概念提出了疑问。近年来探讨教育学体系和研究范式的转换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促进了教育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在现代文化发展中始终是现实统一的。统一性使教育学有它皇身的完整体系,多样性使教育学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善,使教育学能够接纳和吸收不同的文化及思菽篓二性和多样性是教育学的双重属性,它们都揭示了教育学的学科属性及教育学理论体系建构、发展的趋努。将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是教育学应具有的学科立场。  相似文献   

19.
公共教育学教学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教学理念模糊,学生主体地位难以落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难以在教学过程中统一,课程资源注重教材,新型教学方法难以深入。其结果是教学效率低,教学目标达成度不理想。改革公共教育学教学策略需要:树立培养师范生师范精神的教学理念;以学定教,实施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用案例教学训练学生应用教育理论解决中小学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重建科学的课程资源观;深入并习惯性地运用多种新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院校设计类专业的水彩画教学,与传统的美术学院大不相同,它与现代设计史密切相关,其教学训练也非常灵活。不过,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水彩画教学的基本内容、课程结构、训练程序、传授方法等,仍有待改进和完善。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水彩画种的特色与优势,努力将其打造成为能够有效地培育审美观念、拓宽文化视野、提升设计思维,具有鲜明的高职院校特色的艺术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