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语言的诗化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化是语言的原初本性,它构成了语言发生与创造的一系列内在法则,当语言演化为逻辑推理符号后;诗化依然在语言的深层结构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决定着语言符号转化为艺术符号的可能性,是艺术语言存在的客观基础和前提。艺术创造中的任何主观努力,一方面是语言诗化基因的释放,一方面又受其内在规律与法则的制约。为此,文章具体分析了诗化基因的发生、内在运动法则及其主要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2.
3.
论证的预设     
本文提出了论证的四个预设,认为它们是保证一段话语成为一个论证的基本条件,而且,这些预设在某种意义上把论证与推理区别开来。正是这些预设,使得我们把一些包括演绎有效推理的论证判定为谬误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逻辑学、哲学、心理学和思维科学等学科对研究思维规律的启示,尝试提出“联结律”、“组织律”、“人本律”、“变换律”和“互动律”为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5.
知识教育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道德知识内化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思想政治道德知识内化要遵循接收律、选择律、接受律和内化律。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构成语文学科教育的要素主要包括:1.从事语文教育的教师;2.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3.借以进行语文教育的教材内容;4.制约语文教育的目标;5.实施语文教育的方法(途径);6.开展语文教育的环境等。正是这些要素,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性质与成败,它们是语文教学客观状态的全息反映。因此,如何把握这些要素,能从根本环节上揭示出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凡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及早把握规律,即抓住了成功的加速器。所谓语文教育的素质元就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掌握并遵循这些规律便完成了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相似文献   

7.
朱载堉与十二平均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栽堉出身于朱明皇室,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算学家,在世界上首创了十二平均律理论,在律学史上树立了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从他律到自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是一个刚刚兴起并正在成长的理论,作为一种集合了"文化""合作""教育"和"远程"等学科元素为一体的新型理论学科,它的构建必然经过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变迁过程,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受"文化律""合作律""教育律"和"远程律"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唐代的律学世家,同魏晋南北朝的律学世家一样,在立法、司法领域肩负着重要使命,起过重要作用。但唐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同魏晋南北朝有较大变化,因此唐代的律学世家又有不同的身份特征。该文考证出唐代五个律学世家,通过分析,知其已是儒家化的律学世家,他们不仅长于律,同时也精通礼,常据礼断案,又引礼入法.为唐律的儒家化贡献了力量。但唐代的律学世家,已不可能有魏晋南北朝律学大族的成就和表现。  相似文献   

10.
师德教育接受过程中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师德教育接受中的需要驱动律、个别差异律、情感参与律、环境影响律和非直线规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道德经》运用自然类推和逆向求索的方法论揭示、阐发了一个基本的心理学观点──精神节约论。所谓精神节约论即指:人应当以最小的精神付出获得最大的实际效果或行为效果。在此基础上又将精神节约论的具体运作概括为九条定律,即守静律、寡欲律、守中律、爱身律、自知律、弃智律、俭啬律、处柔律、贵言律。  相似文献   

12.
律藏中的广律因为是因事制戒,所以保留了许多佛教故事,但目前学界尚较少注意。本文以《摩诃僧祗律》与《四分律》为例,重点介绍了其中一些精彩故事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比较了这两部律藏中记述故事的异同之处,并简单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琴律就是古琴音乐所用的律制,律制的产生总是与生律法联系在一起的。古琴在乐器构造上具有七弦十三徽的形制,而它所用的律制既有三分损益律也有纯律。本文对多年来音乐家对琴律的研究加以综述,对作者与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旨在对古琴音乐的发展和乐律学理论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一种能力,阅读能力需要按阅读规律进行培养。阅读规律可概括为四条:层次律,即阅读中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感知──理解──想象──表达的有层次的过程;建构律,即阅读者的认知结构是在阅读主体与阅读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中向前发展的;体验律,即通过读者、作者之间的无声对话,进行超越时空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的双向交流;操作律,即阅读过程是训练阅读者进行各种思想技巧和阅读行为的操作过程。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产生读者、作者、作品浑然一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写作规律问题 ,早在古代文论家那里已作过一些可贵的探索。但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提出 ,则是 80年代初期正式有了写作学科以后的事。2 0年间 ,关于写作规律的表述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 ,反映出认识的延伸和理论思维的递进。然而现有的诸多表述模式仍然有其缺陷。归纳写作规律时 ,应突出理论上的包容性 ,表述上的简明性 ,操作中的示导性。根据这一思路 ,写作规律应概括为三条 :一是意化律 ,二是序化律 ,三是形化律。“三律”概括了“意”的生成、序化和完形 ,反映了文章的动因、演进及取向 ,具有理论的涵盖性和实践的可行性。抓住意化、序化、形化 ,就等于抓住了写作的总体纲领。  相似文献   

17.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途径山西省临汾师范学校贾文毓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核心和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本人试将其他学科的一些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实践证明,这些新的途...  相似文献   

18.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路径山西省临汾师范学校贾文毓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快速积累,致使教材不断地翻新、加深和变难,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段内尽可能高效、准确地向学生传授应掌握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有敬业精神的教师都在思...  相似文献   

19.
桑代克的学习定律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在20世纪初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三大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探讨这三大学习定律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要受到国家、受众、新闻工作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新闻媒介之间的影响,可以将之概括为“五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