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教材简析《语文课程标准》在各阶段目标中都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人教版低年段的实验教材中,它是以“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的形式出现的,在中年段的教材中才将“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型提出来,因此第五册教材在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第五单元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由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综合性学习”活动穿插其中:在第一篇课文后提出“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在第三篇课文后又给予“综合性学习”的提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也是围绕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安排在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围绕“成长的故事”专题,还安排了导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同地。教材对于本次“综合性学习”是这样安排的:先在“单元导语”中明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意义,接着在第一篇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后作具体的布置:“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并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然后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最后,教材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交流展示。  相似文献   

3.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语言艺术”这一专题,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次“综合性学习”。以及“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安排在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围绕"成长的故事"专题,还安排了导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相似文献   

5.
<正>教材分析:"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安排在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围绕"成长的故事"专题还安排了导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教材对于本次"综合性学习"是这样安排的:先在"单元导语"中明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意义,接着在第一篇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后作具体的布置——"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并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然后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最后教材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交流展示。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个专题,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两篇精读课文《巨人花园》《、去年的树》,两篇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在这个专题中安排了一次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这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那么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7.
单元综合性学习是针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安排的栏目。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单元综合性学习以某一单元的课文为基础而形成一定的专题,将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部分进行有机的组合,意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人教版的低年级教材中,它零散地出现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等栏目,而在高年级则被作为一种新的独立课型提出来。  相似文献   

8.
单元综合性学习是针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安排的栏目.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单元综合性学习以某一单元的课文为基础而形成一定的专题,将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部分进行有机的组合,意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人教版的低年级教材中,它零散地出现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等栏目,而在高年级则被作为一种新的独立课型提出来.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围绕“关爱与奉献”这一主题编选了四篇课文,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内容“伸出我们的双手”。这四篇充满爱的课文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口语交际情境。教学时应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结合在一起,以课文中的人物打开“话匣子”,紧扣课文内容导入交际话题,把单纯的口语交际行为和课文教学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完成口语交际的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个专题,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两篇精读课文《巨人花园》、《去年的树》,两篇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在这个专题中安排了一次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这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那么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呢?……  相似文献   

11.
一、单元内容简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亲情·家庭”为主题,安排了一篇识字课和《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四篇课文,其中,有三字经,有儿歌,有故事;语文园地中还安排了“读读背背”《鞋》、口语交际等。  相似文献   

12.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走遍干山万水”这一专题,编选了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从人文感悟的维度看,三首古诗词、三篇散文及“语文园地”有机组成了五彩斑斓的画卷,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单元复习课是个全新的课题。它不像数学单元复习课有规定的课时、专门的复习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除了安排四五篇精读与略读课文外,还安排了园地,包括词语盘点、口语交际和习作,就是没有单元复习内容。没有教学内容怎么办?教师该怎么确定复习内容?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个专题,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两篇精读课文《巨人花园》、《去年的树》,两篇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在这个专题中安排了一次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这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那么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呢?  相似文献   

15.
<正>任务一:了解单元内容,走进文言文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第六单元的《文言文二则》,先看单元导语,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分别是什么?生: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成长故事”。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师:本单元课文介绍了不同年代少年的成长故事,阅读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要素是“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为了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本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 《风景优美的地方》是人教版三年级册语文“园地六”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安排在《美丽的西沙群岛》、《“东方之珠”》和两首描写祖国美丽山河的古诗之后。因为有前面几篇课文作铺垫,学生的交际情感更易激发。从话题上看,这一内容既可以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可以与综合性实践活动相结合,属于“介绍”类话题。展开这二话题需要老师创设有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介】《观察中的发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本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在导语中就建议学生留心观察,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在观察中的发现:教材编排了《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找骆驼》四篇课文,让学生感悟细心观察的方法和结果,并在课后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简析 1.教材编排特点。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专题式”整合内容,每单元均以“导语”点明专题,并由一篇识字课文、4篇或5篇主体课文和语文园地组成。 2.本单元具体分析。以“家庭生活”为主题,安排了《识字2》和《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四篇主体课文以及“语  相似文献   

19.
陈雁勤 《新教师》2023,(2):43-44
<正>统编教材将课文、课后习题、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版块编排在一个单元整体中,在单元内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的阅读教学结构,这就为教师开展篇本联读创造了条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一篇课文和一本书结合起来,构建篇本联读模式,实现单篇课文与整本书多层次的联结阅读。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共安排了八次口语交际活动,分别编排在八个语文园地里。八个口语交际的话题联系每个单元的专题,并围绕专题安排。围绕单元专题安排口语交际话题,使口语交际从阅读课中获得知识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