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7月16日,由国内数字出版领先企业龙源数字传媒集团举办的"助力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全民数字阅读"主题论坛在2014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举行。"助力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全民数字阅读"主题论坛是"2014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分论坛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此次数字出版年会的战略协作单位,龙源主题论坛既有战略探讨,又有实战分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处长苏静在致词中高度肯定了分论坛推动全民阅读的主张,阐释了出版服务全  相似文献   

2.
通过阅读立法保障公民的阅读权益,已是诸多国家普遍采取的手段.当前,我国国民阅读水平较低,阅读现状堪忧,为此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呼吁,建议政府通过立法促进阅读风尚的形成.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起草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纳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湖北、江苏、辽宁等地已出台地方性全民阅读法规或规章,立法内容体现多项制度创新,但立法支撑研究仍显不足,法律层级效力相对较低,立法推动主体有较大偏颇.图书馆是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应当充分表达职业诉求,积极参与并推动全民阅读立法.参考文献28.  相似文献   

3.
张麒麟 《图书馆杂志》2018,(3):I0015-I0017
2013年,全民阅读被纳入国家立法计划,“阅读立法”随即成为社会及学界的关注热点。江苏、湖北、辽宁、深圳和四川等地先后为“全民阅读”正式颁布了地方性法律法规,上海、福建、河南、浙江等地的全民阅读立法也在有序开展之中。2016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起草并公布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2017年4月,国务院法制办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国家层面的阅读立法推进速度明显加快。可以说,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了解我国全民阅读地方性立法的内容、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其他省市阅读立法和国家立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对比分析法,对我国出台的14部地方性阅读立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 我国全民阅读地方性立法的内容主要包括立法目的、基本原则、全民阅读资源、全民阅读设施、全民阅读活动、重点群体阅读促进和全民阅读保障机制,立法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包括将地方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内容、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紧抓数字阅读发展趋势、强调社会广泛参与及资源整合。未来应加快建设全民阅读法律保障体系、推进全民阅读立法的修订和完善、加强配套设计以提高立法的可操作性、加强全民阅读立法的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了解我国全民阅读地方性立法的内容、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其他省市阅读立法和国家立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对比分析法,对我国出台的14部地方性阅读立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 我国全民阅读地方性立法的内容主要包括立法目的、基本原则、全民阅读资源、全民阅读设施、全民阅读活动、重点群体阅读促进和全民阅读保障机制,立法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包括将地方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内容、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紧抓数字阅读发展趋势、强调社会广泛参与及资源整合。未来应加快建设全民阅读法律保障体系、推进全民阅读立法的修订和完善、加强配套设计以提高立法的可操作性、加强全民阅读立法的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文彦 《图书馆杂志》2018,(3):I0007-I0009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征求意见稿”,是去年4月1日,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法程序,经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进一步修订后,由国务院正式批;佳发布的。如今回顾这一全民阅读立法过程,对于我们具体贯彻落实全民阅读立法的战略意义,切实掌握全民阅读法制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从而倍加珍惜全民阅读立法的宝贵价值,进~步明确全民阅读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前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十年,渐渐得到社会比较广泛的认同。这既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有利于这样一项成本并不高的公益性活动的开展,也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并开展了颇具影响力的各种节目,以至于国务院将全民阅读纳入立法工作计划,国家颁布了《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还由于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提倡的文化发展项目,也算是顺应世界潮流。为此,全民阅读给人们的感觉似乎已经面向大海、春暖  相似文献   

8.
全民阅读立法与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相契合,立法对公共图书馆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来说既是福音又是压力。了解有关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供我国阅读立法借鉴,并提出立法建议。同时,用立法助力公共图书馆履行推进全民阅读的社会责任:创建个性化的阅读服务体系,联合企业参与运营阅读推广项目,采用"接地气"的方式来创新服务模式,尤其要做好儿童阅读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促进全民阅读的进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阅读推广理念,形成了许多深邃的社会文化共识,包括“全民阅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全民阅读要继承和弘扬优秀阅读文化”、“全民阅读要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要承担全民阅读的促进与保障责任”、“多元力量参与推进全民阅读”、“满足人们不同的阅读需求”、“构建全民阅读保障体系”、“全民阅读需要立法保障”等.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全民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全民阅读研究现状,以期为新时代我国全民阅读的可持续发展和实践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理论与实践相对照以及案例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对有关文献进行全面地梳理和归纳,系统地评述我国全民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结果/结论]目前,我国全民阅读研究内容可分为全民阅读实践的理论基础、全民阅读立法、国民阅读行为及其嬗变、全民阅读评估标准、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以及全民阅读促进机制6个方面。针对现有研究的局限及不足,提出未来研究的4个方向: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阅读立法与政策环境、调查研究与阅读评价、组织协调与多元合作。  相似文献   

11.
陈欣 《图书馆杂志》2012,(8):108-112
2012年4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社区与乡村阅读委员会、江苏省图书馆学会阅读与用户工作委员会、中共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张家港市全民阅读活动推进委员会、张家港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2012年首场"华夏阅读论坛"——"全民阅读与书香城市建设暨江苏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研讨会"在江苏张家港市召开。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介绍了俄罗斯开展阅读立法的背景,分析了俄罗斯《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的内容特点,认为我国全民阅读促进立法应当借鉴俄罗斯的立法经验,随后简要探讨了俄罗斯进行阅读立法之后,其国内相关机构团体的阅读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3.
全国政协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秘书处通知新闻出版界别,除了委员们各自已经递交的提案以外,界别可以有一个半天专门议论一个热点问题.大家稍作商量后,一致把全民阅读问题,特别是把《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出台作为一个热点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和讨论.会议还邀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教科文司司长王振江到会.新闻出版界别组长李从军主持本次讨论.大家认为,无论是从提出的时间看,还是从辐射的空间看,《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出台都已经呼之欲出,"箭在弦上,不发不行".特别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已将"倡导全民阅读"的提法提升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了."全民阅读"被列入了"十三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了.委员们认为,关于《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虽然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规避各方面的问题,但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否则就等于是不让这个条例出台.当听到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同志讲到,该条例的出台已经列入今年的重要工作日程时,大家都为此事有了着落而感到莫大的欣慰.总的看法是,经过这几年上上下下的几次反复修改,完全可以颁布出台了,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面对如何落实全民阅读立法目的的现实难题,公私合作模式是当前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比较好的选择.本文在法律框架下探讨如何基于PPP模式实现政府与社会、个人共同推动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通过分析国外阅读政策与法律,总结国内全民阅读立法现状,提出构建以行政给付、公民参与、多方合作为主要内容的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相互结合的法律建议,以法治实现全民阅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1年3月31日至4月3日,由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亦称"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和江苏省图书馆学会阅读与用户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1华夏阅读论坛"首场之"文学阅读与鉴赏暨江苏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研讨会"所要研讨的主题。本次"华夏阅读论坛"在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方全民阅读法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意义] 全民阅读立法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江苏、湖北、辽宁、深圳、四川颁布的全民阅读法规进行对比分析,解析全民阅读立法的基本精神和要义。[方法/过程] 分析比较五部地方全民阅读法规立法目的、组织管理、经费保障、队伍保障、服务场所设施建设、社会资源整合、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服务重点人群、阅读特色与品牌项目、监督评价保障与法律责任等方面的特点与问题。[结果/结论] 提出我国全民阅读立法要以保障公民阅读权利、支持民众参与全民阅读作为立法重点,实现全民阅读资源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增强阅读法规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关注     
全民阅读在"世界读书日"和"全民阅读"十周年之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23日在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和"全民阅读"特种邮票首发式,并启动了"寻找最爱阅读的中国孩子"活动。2006年,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倡导开展了"全民阅读"活动。十年来,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风气,从一定意义上讲,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全民阅读"写入工作报告中,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重视。全民阅读这一总目标,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和具体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因此,要在思想认识、组织机构、目标任务、资金保障等方面努力使全民阅读活动再上一个新台阶,争取全民阅读活动成为一项长久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发达,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电子书阅读也呈现出了愈来愈丰富的流行势头。"轻阅读"、"浅阅读"、"泛阅读"成为人们应对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的一种阅读方略,而图书形式及其阅读方式向着材质更轻、阅读更方便、传播和传承更快捷安全的方向不断进化。为有效提高国民的阅读兴趣,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我国众多社会团体(组织)及其有识之士,在不断进行着探索,并为提高国民阅读率而多方努力,其中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和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举办的"华夏阅读论坛"和"全民阅读论坛"等,平分秋色,各具其时代文化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书业内外     
正阅读活动"冠名"引关注2014年,我国首次将"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已经纳入人大立法进程。全国300多个城市有经常性的阅读节、阅读日,之后又陆续涌现出一批媒体单位、文化机构和地方政府开展了阅读活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报道:基于对赞助出版这一形式的思考,其实此类阅读节、阅读日也可以采纳赞助、冠名等方式,邀请商家、企业加盟参与推广,对阅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