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学派、理想主义学派和建构主义学派对国际安全的分析,都建立在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假设上。现实主义学派强调国际社会处于"霍布斯"式无政府状态,理想主义学派认为国际社会处于"洛克"式无政府状态,建构主义学派则认为国际社会也可以建构一种"康德"式无政府状态。对无政府状态的不同理解也使三大学派给予了不同的维护国际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无政府状态是国际政治的一个核心概念,但主流理论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却大不相同。无政府状态确实是先验存在的,也必然使体系呈现自助性。同时,无政府状态还是不断演进的,从无政府状态的演进这一角度我们可以更为准确地审视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实存哲学,尤其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它赋予了我们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中所应有的悲情态度,以悲观的现实来预防乐观的理想所带来的冲击。这也就启示我们,实力是国家存在的依托,制度和文化比较而言并不是本质因素。于是,探求国际无政府状态现实下的实存精神,就成为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内在诉求。  相似文献   

4.
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中,国家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带来的是“集体行动的困境”。新自由制度主义基于理性选择和微现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国际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国际制度在约束国家行为、协调国家间关系、减少冲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全球生态伦理在国家关系中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是一种进步的全球主义规范伦理。然而,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全球生态伦理又往往陷入“公用地悲剧”、“逐鹿困境”、“责任困境”中。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走出全球生态伦理的困境,需要加强国际环境法、国际环境机制、全球公民社会的作用,从而在理性主义的指引下在道德与现实之间达成妥协。  相似文献   

6.
在新自由主义的观点中,国际社会处在有秩序的无政府状态,国家之间为了各自利益走向国际合作,国际制度也随之出现。伴随着国家间相互依赖的发展,国际制度的作用日益突出,而国际制度的权威性、制约性和关联性等特性的不断完善,又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无政府状态是国际格局的前提,国际格局即是无政府状态下国际关系的结构.然而,在研究国际格局的定义时,国内学者较少关注它的前提,由此造成对国际格局的说明缺乏必要的理论背景和着力点而在揭示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时,国内学者又较多地从结构角度加以论述,缺乏从过程角度的观察.在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新现实主义注重从结构角度论述国际格局,新自由主义则从过程角度进行理论上的揭示.因此,对于国际格局的研究要求我们结合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成果,采取双重阅读的方法做出进一步的“新的综合“.  相似文献   

8.
在新自由主义的观点中,国际社会处在有秩序的无政府状态,国家之间为了各自利益走向国际合作,国际制度也随之出现.伴随着国家间相互依赖的发展,国际制度的作用日益突出,而国际制度的权威性、制约性和关联性等特性的不断完善,又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国际社会已进入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国际合作越来越成为国际行为主体谋求自身利益的重要选择,并且在合作范围、合作形式、合作主体和合作层次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虽然国际合作仍会受到国际无政府状态、全球权力分配以及信任危机等因素的负面影响,但随着合作内容的深入、合作机制的深化以及各行为主体之间利益和信任的增加等,国际合作最终将会促进世界各国走向和谐与共赢。  相似文献   

10.
文章立足于结构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对国际体系中无政府状态的分析,指出无政府状态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及其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1.
国际政治理论中的无政府状态假设:不同流派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政府状态是当代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各思想学派理论论争的一个焦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把无政府状态视为先验而又不变的结构因素 ,在此基础上构建国际政治理论 ,考察国际关系的冲突性或合作性 ;英国学派和建构主义则以演进观考察“国际社会”秩序机制及其文化属性 ,特别是后者赋予无政府体系多种逻辑 ,因而具有一定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2.
文化宽容是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处理文化冲突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文化心态。虽然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但相互之间随着信息技术交通工具等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核武器扩散、生态环境问题、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等许多问题已经不是能单靠一国之力得已解决的,这些问题必须多边合作进行协调,但基于许多国家、民族文明的不同会产生许多分歧。此时,文化宽容的态度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相似文献   

13.
国际合作是国际关系学者研究的重要议题,国际合作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这使得相对收益问题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不仅要考虑绝对收益,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相对收益。但是实际上通过对收益价值的判断过程,存在着相对收益模糊化的情况,会促使各国选择合作。  相似文献   

14.
自国际体系产生以来,国际机制在无政府状态所留下的缝隙中,完全靠主权国家的主导逐步发展起来,其影响力从政治领域波及经济、环境和人权等领域.随着全球化的影响,社会力量也致力于推动国际机制的发展,这使得国际机制的合法性、正义性和社会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国惟有"融入"国际机制,其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中国作为国际机制的后来参与者,更要准确把握国际机制的这一发展趋势,抓住有利契机,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体系造成国家间的"文化安全困境",国家意识形态的竞争是传统文化安全的主要形式。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年代,国家间文化经济的竞争逐渐上升成为非传统文化安全的主要竞争形式,其中文化产业之间的竞争成为当代国际文化竞争的新形态。在无政府状态下,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而发展文化产业关键在于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温特建构主义文化分析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他将无政府状态与文化联系起来,提出了国际政治存在三种无政府文化,文化通过内化的方式建构了行为体的身份。但温特的文化分析也存在着问题.忽视了文化的累积性、文化的内聚性、文化的霸权性。  相似文献   

17.
肯尼思·N·华尔兹在其《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一书中,提出了战争根源的综合因素说。认为人的本性和行为、国家制度的不健全、世界无政府状态的存在,是导致各种类型战争的三种不同层次的因素。开创了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层次分析,尤其是关于国际体系性质的分析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潘广辉 《教学与研究》2003,39(10):73-78
现实主义认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安全困境”,均势政策能最有效地解决因权势竞争造成的国际冲突和不稳定局面。也有一些现实主义学者认为,安全可以不通过均势而靠优势强权而获得。理想主义则倾向于强调国际关系中各国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念和共同规范保证了国际社会具有和谐的本质,其关于国际安全的见解是世界政府论、集体安全论、自由经济秩序有利于和平论以及民主和平论。国际关系两大理论流派都不能单独回答现实中的国际安全问题和寻求一种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它们对国际安全的争鸣,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国际安全理论和国际安全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1937年国际联盟通过的两个公约开创了通过国际立法打击和遏制恐怖主义的先河。冷战时期,伴随恐怖主义跨国流动性和联动性凸现,世界各国在国际、地区和双边三个层面开展反恐合作,全球性反恐合作体系初步形成。后冷战时代,恐怖主义从行为动机到行为特征的深刻转变,促使更多国家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推动国际反恐合作体系的深化和强化。然而,现代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全球化和区域化带来的权力流散以及现代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失衡等因素,对国际反恐合作的实际功能形成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展开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作为一支重要政治力量的掘起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两个显特征。在人类社会由分散状态走向统一整体的道路上,全球化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有着密切的互动联系:一方面,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全球化进入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而迅猛发展;另一方面,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建立与发展,自下而上地主动导向世界的多层次、广泛联系,为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