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当下不少体育课练习密度低、运动强度不大的现象,体育教学要达到大密度、大强度的呼声不断,那么,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应该大到什么程度才合适?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一、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是较大练习密度、适当运动强度在体育课中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运动能力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2.
<正>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强度大小)、教法和组织措施等都会影响练习密度,从而影响运动负荷,如快速跑和慢跑,其强度的大小,通过教法和组织等来调节运动密度,达到合适的运动负荷。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适的体育课练习密度和合适密度下的高质量课堂,便成了一个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富兰 《体育教学》2008,(11):67-68
合理安排和调节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体育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技能,对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成体育课基本任务的同时保证学生运动安全、防止运动意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体育教学中,过小或过大的运动负荷都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则又超出了学生所能承受的身体限度,对学生运动安全则会产生一定的隐患。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体育课运动量过小,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运动量过大又会引起过度疲劳,影响学生的文化学习。因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强度、密度、时间和数量,是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技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对高校体育课运动量的安排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体育课上的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运动中只有负荷保持适宜,才能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体育课上运动负荷安排过大或过小,都难以达成体能锻炼的目的,同时还会影响到运动技能的学习。就体育教学设计而言,不仅要安排负荷合理,而且还要绘制相对比较准确的负荷曲线图(或心率曲线图)。然而,目前存在哪些绘  相似文献   

6.
皮划艇运动是运动量较大、竞争激烈的比赛项目,训练的强度、密度较大,在训练中要求运动员机体能够承受尽可能大的运动负荷,使机体适应大强度、高频率的比赛要求。长时期高强度的训练必然带来运动员的生理疲劳,导致训练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皮划艇运动员的训练恢复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合理安排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对提高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完成体育课的基本任务,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认为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不能孤立地就一堂体育课本身去考虑,而应该从一堂体育课、一个学期的体育课和各学段体育课这三个层次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充分考虑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各种积极因素与约束条件,才能真正提高安排运动负荷的科学性。一、一堂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安排一堂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安排,我们认为受下面一些因素的制约。首先,受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制约。一堂体育课中,学生的运动负荷过程要体现出由小(低)到大(高)、再由大(高)到小(低),  相似文献   

8.
【运动量】也称“运动负荷”。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能完成的生理荷负量。由强度、密度、时间、数量及运动项目的特点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相互联系和制约,改变任何一种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运动量的大小。【训练量】组成运动量的一个部分。指教练员在运动训练计划中要求运动员完成作业的量。是离开生理负荷量来预定的一种训练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正>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安排是提高教学质量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体育教师把控课堂的基本能力之一。一、对运动负荷的认识运动负荷是指人在运动中所完成的客观的工作量,一般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其中,运动量是指完成运动的距离、时间、练习的次数等;运动强度是指在单位时间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1992~1993年度及1993~1994年度参加梧州冬训的16岁全国优秀少年足球队近400名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课的强度、负荷进行了研究,从中拟定出我国优秀少年足球队大运动量训练课练习密度、运动负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运动负荷及其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什么是运动负荷?构成运动负荷的因素有哪些? 运动负荷是指由于训练因素的刺激使运动员机体所承受的生理、心理的负担。 这里所讲训练因素即通常所讲的运动量,亦称外部负荷。 构成外部负荷的因素有负荷数量、负荷强度、负荷时间和负荷密度(见左图)。 何谓负荷强度?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体育课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在体育教学日趋科学化、规范化的今天,体育课运动量的合理安排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运动量就是学生做练习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它与运动的强度和密度成正比。运动生理学表明:“机体对刺激作用的反应从属于所受刺激的性质、强度和密度。弱的刺激不能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而太强的刺激则有破  相似文献   

13.
<正>运动负荷是体育课特有的要素指标,与其他学科相比,在三维目标设置、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唯有体育学科具有运动负荷这一教学因素和变量指标,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与体育课的特点所在。从人的动作技能习得的角度而言,一定数量的练习次数是动作技能学习由"泛化"→"分化"→"自动化"必不可少的保证,而合理的运动密度和强度刺激是学生身体得到有效锻炼的必要条件。可见,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合理的运动负荷对  相似文献   

14.
<正> 运动负荷是指人的有机体在训练中所承受的生理负荷(也有称运动刺激、训练负荷)。此词是我国在五十年代初期从苏联训练理论中引进的。过去由于翻译中的出入曾译为‘运动量’。至今有的资料中仍如此称呼。把运动负荷称为‘运动量’在理论上、实践中均是不妥当的。运动负荷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个方面。衡量运动负荷的指标可用两类指标。一类指  相似文献   

15.
运动量是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量。这是体育教学中泛指的概念。通常人们把体育课中学生做练习的数量(次数、距离、重量)、时间、动作质最、运动密度和强度的外部数值,作为衡量课的运动量的因素,但却忽视了由于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对所承受的运动量而引起的机能反应不同的内在因素。因此,我们应当把人体对运动量所引起的生理机能反应的内在的客观数值,作为评定运动量大小的  相似文献   

16.
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实质是给人体以一定的刺激,使人体结构与机能发生变化,改变人体机能的水平,通常都着眼于运动训练的运动量,即强度、密度、数量和时间等四个因素。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密度是在一定时间内练习的次数(或以练习与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表示),数量是指一次训练中重复动作的次数或跑动(游泳)的距离,时间是指一次训练课的持续时间。在训练中,这些因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运动负荷的强度越大,引起身体各器官、组织的机能反应越大,而这些反应都以新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第2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广东宋文钦老师在《加大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不是解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关键》中,提出:"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的观念笔者十分赞同。就课堂教学而言,小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掌握、运用以及体育情感、态度、行为品格等方面都与体育课实施落实合理的练习密度与练习强度密不可分。而在体育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解决运动负荷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读书时,老师曾告诉我们评定一节体育课的好坏,运动负荷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可我发现前一阶段相当多的课忽视了这一点。过去的体育课可以说是很重视运动负荷,而现在不强调了,有些课根本没有什么运动量,整节课做做游戏、强调韵律,寻求一些浮浅的“快乐”体育课越来越不像体育课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地解决运动负荷呢?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学生身体训练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体育课中生理负荷的大小决定的。当前,评价课中运动负荷大小的主要指标,有课的一般密度和运动密度。运动密度是以百分比计算的。但它并不反映练习的强度,而课的一般密度,决定着学生生理负荷的大小和性质。  相似文献   

20.
<正>运动负荷是评价一节体育课质量和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在各级各类体育课教学评比中,以什么观念作为导向,以哪些指标引领评价结果,如何看待运动负荷指标的价值和重要性,最能反映学校体育改革的现实走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认识和应用经历了"量化评价"(20世纪80年代对练习密度、强度带有极端化的量化评价)——"多元负荷评价"(20世纪90年代"心理负荷"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