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研究》是一本优秀的图书馆学断代史著作。任家乐博士从职业化的角度研究图书馆学教育的历史,重视对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史的研究,正视“满铁”图书馆学教育的历史问题,关注女性在图书馆职业化和图书馆学教育中的地位和趋势,是国内图书馆学界第一本公开出版的、不可多得的民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专著。《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研究》以丰富的史料和流畅的文字,完美展现了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突出成就和历史功绩,在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是我国第一个图书馆学教育专门学校(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校刊,也是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最重要的学术期刊之一。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系统地统计分析该刊论文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和总结该刊在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金陵大学附属中学是民国时期全国首屈一指的私立教会学校。20世纪20年代末,学校成立了校刊社,随之先后出版了10多期校刊。文章通过对现存民国时期的金陵中学校刊进行整理归纳,以展现民国时期中学校刊的编写出版特点,观察民国时期中学教育教学情况。  相似文献   

4.
马丁·施雷廷格的图书馆学思想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丁·施雷廷格在世界图书馆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1808—1829年出版的《图书馆学教程》和1834年出版的《图书馆学概览》中。他首创"图书馆学"一词并定义了其概念;构建起以图书馆、图书馆学、图书馆设施的目的、图书馆学的最高原则、图书馆应该满足的文献需求的种类、保障满意程度的一般措施六个基本概念为核心的理论纲领,统领图书馆学的理论建设;他摒弃了当时图书馆图书排架及分类目录必须反映自然秩序的主流做法,提出图书馆的目的就是迅速地满足人们所有的文献需求,并为此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主题目录;他还正式倡导建立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和专门学校。施雷廷格是现代图书馆学的开创者,其人文主义特征的学术思想对图书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全校教职员工和校友们热切盼望的校刊——《出版与印刷》今天终于问世了,它标志着学校在出版印刷教育、学术活动与科研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也将为在密切母校与校友的联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衷心祝贺校刊在全校教职工和校友们的支持下茁壮成长,并办出自己的特色,为推进出版印刷教育和提高科研学术水平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选取《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一至四编)所收录的图书馆学期刊及民国时期三大图书馆学刊物——《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图书馆学季刊》《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的发刊词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刊词的撰写者和不同时期的内容特点,从发刊词的视角归纳出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创办的九个缘由,并以此反观图书馆学期刊产生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7.
1985年6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桑健同志的《图书馆学概论》,这是值得祝贺的事。桑健同志的这部专著,是图书馆学教育大好形势下的产物,必将给图书馆学教育以积极地推动和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图书馆事业有了蓬勃发展。事业的进步要求图书馆干部数量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从而又带来了图书馆专业教育的繁荣。目前,全国数十个高等院校办起了图书情报专业,有的省市还开办了图书馆中专,图书馆学专业的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也很兴旺,在职职工的图  相似文献   

8.
据目前所见文献,“图书馆学”一词最早引入我国是谢荫昌于1910年10月发表的连载译文《图书馆教育》,三个月后,《图书馆教育》一书正式出版。随着清末民初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教育和图书馆学研究均取得进展。1920年代,文华图书科的创办、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举办的暑期图书馆学讲习会等,标志着我国图书馆学学科的确立。我国图书馆学人在吸纳国外图书馆学体系的基础上,逐步补充发展,1934年以刘国钧为核心创建的最具代表意义的图书馆要素说,标志着我国图书馆学体系的初步形成。此外,关于“图书馆学是一门科学吗?”的疑问,以李景新、李惠君等为代表的图书馆学人从图书馆学的科学性、为什么研究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学有什么用处等方面予以解答。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是陈豪楚图书馆学研究最辉煌的时期。图书馆教育、图书馆统计、大学生自动阅读、新书介绍、图书展览会、参考工具书为其图书馆学研究主要内容。他的重德守纪、翻译借镜等思想是对民国图书馆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中国的图书馆学教育在困难中酝酿和创办,在动荡中艰难发展,在战乱中负重前行,但图书馆学教育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章回顾了民国时期文华图专、上海国民大学、金陵大学、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北京大学等学校兴办图书馆学教育的艰辛历程,总结了这些图书馆学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认为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这段历史对当今图书馆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卢震京在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的求学经历,及其所著《图书学大辞典》的版本流传、编纂出版过程进行了考证,比较了《图书馆学辞典》与《图书学大辞典》的异同,介绍了卢氏遗稿《中国古籍书目解题》的详细情况,探讨了卢氏图书馆学著述的时代背景与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大学注重图书馆建设,强调广泛采购书籍,图书馆藏书涉及多种学科,目类众多。大学图书馆的书籍主要来源于继承、抽取本校部分经费购买、国内外捐赠以及出版图书。书籍进入大学图书馆后,已采用西方图书分类法等进行归类,同时进行登记入册和整理清洁,对阅览师生进行规范。民国时期大学图书馆藏书活动已在中西沟通交流和图书馆学基础上迅速发展,对于保证书籍完善保存、方便师生阅览等有所裨益。民国时期大学图书馆的藏书为当前大学图书馆所继承,并奠定了我国大学图书馆藏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景新是中国早期图书馆人,他毕业于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一生主要从事图书馆研究与实践,发表和出版了一批论著,探讨了图书、图书学、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等问题.在广西大学图书馆工作期间,为服务抗战的需要,提出了收集战时档案和广西图书馆应负的八大使命;又编印了《国立广西大学图书馆一览》,为师生参考阅览提供了便利.李景新对早期图书馆学的探索,至今仍不失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曹祖彬曾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和金陵大学图书馆馆长,负责过金陵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的教学工作以及编写《金陵大学图书馆丛书子目备检》,但目前学界对其生平及学术贡献尚无专门研究。文章首先考察了其生平,之后从图书馆学教育、目录学、行业活动三个方面阐述其对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滞缓之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初,在西学东渐的浪潮冲击下,中国图书馆性质起了变化,即以纯粹的藏书机构转变为教育部门,研究机构。图书馆学教育由此应运而生。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始于民国时期,它由三部分组成,即留学教育、专业教育及业余教育。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图书馆学基础》出版30周年,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后和21世纪出版的各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教材的的分析和梳理,可以看到新世纪出版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教材是在《图书馆学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而且新世纪出版的教材理论色彩更加浓厚,个性化更加突出,更加注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两个核心,即现代图书馆理念和图书馆职业精神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图书馆》杂志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图书馆》杂志是一份图文并茂的学术性专业刊物,在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图书馆专业刊物中独占鳌头,至今已有88年的历史.当今俄罗斯图书馆事业中有《图书馆学》《图书馆目录学》《科学和技术图书馆》《国外图书馆学和图书目录学》学术刊物.这些刊物拥有一定的读者,具有自己的优点,但是印刷量非常少,又因资金困难不能定期出版.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1980,(1)
☆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是刘向、刘歆父子所编的《七略》。☆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是1905年成立的湖南图书馆。☆我国出版最早的图书馆学著作是1909年王国维所译《世界图书馆小史》,孙毓修在教育杂志上发表的《图书馆》长篇专著。☆我国最早的图书馆刊物是1916年浙江公立图书馆创办的年刊  相似文献   

19.
《图书与情报》出版一百期,它对于繁荣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有口皆碑的。《图书与情报》创刊20多年来,始终坚持学术研究质量第一标准,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原则。重于贴近图书馆事业,重于贴近同仁读者。在我国70多种图书馆学专业刊物中,  相似文献   

20.
商务印书馆因自身发展需要介入图书馆事业,以其图书出版优势,促进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建设,它还积极从事图书馆学著作的出版,努力探索图书分类法和图书检字法的改良,推动了图书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