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CALLS联合目录“中文书目分类—主题整理项目”中的U大类交通运输类的整理,发现CALIS数据库中存在着主题词标引次序混乱、同一主题的标引不一致、总论复分添加不统一、文献类型主题词局限及标引不可重复、增词原则不严谨和名称主题规范不标准,分类主题标引没有一体化等问题,要一一得以妥善解决,必须严格按照分类主题标引的细则、组配标引模式来进行标引,并建立主题规范记录库,以提高书目数据库的标引质量。  相似文献   

2.
组配技术是指利用分类表中已有的表示简单主题概念的类号,按一安规则组合成一个复合类号,用以表达分类表中没有的复杂概念的一种技术。分类号组配的完整、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图书主题的揭示,关系到分类法标引文献、检索文献的效果。因此,我们在类分图书时,必须将主表类号、复分表的号码及仿分的号码正确地给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当前文本主题获取方法大多依靠单一关联分析,不能全面分析可获取信息,难以准确获取科技发展主题。科技文献的主题词、作者和引文之间蕴含了以研究主题内容为纽带的语义关联关系,主题词共现关系、引文关系和合著关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主题关联关系。因此,本文根据主题词之间语义关系距离的远近,将主题识别中主题词关联分为基础关系、强化关系和新增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主题识别的多元关系抽取及关系融合方法;并以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与制备领域为例进行领域实证分析,利用PathSelClus算法实现基于多元关系融合的主题聚类,通过对比实验证明多元关系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实证领域的文本主题聚类效果,而未来多关系融合主题识别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图4。表6。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4.
章探讨了《中图法》“哲学、宗教”大类中某些固有或修订过的类目,在涉及时间、空间复分类目的类名、类号、复分规定等方面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够严谨,复分类号设置随意、不一致等问题;通过分析、对比(与其他分类法对比,就《中图法》内类似类目对比),澄清类目复分的时空关系;并提出相关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5.
《知识组织文献分类表》系国际知识组织学会(ISKO)创始人Ingetraut Dahlberg博士为1974年创刊的《国际分类》杂志“分类法文献”栏目编纂的。1993年在该刊发表时,Dahlberg职博士在前面增加了一个导言。本表的许多类目可以根据学科或专业进行复分(以*标示),复分的依据是Dahlberg博士编纂的另一部分类表——《信息编码分类表》(ICC)。在多数情况下,ICC代码与《知识组织文献分类表》代码结合时需加“一”,只有5—6大类直接按ICC复分。例:“048—51/4医学叙词表”,而“651/4有关医学叙词表的文献”。本表根据《知识组织》杂志1999年第4期刊登的修订版译出。该刊编辑根据知识组织领域研究的进展,对类目作了少许更动,并将《信息编码分类表大纲》附在表后,以便对照、使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对图书馆文献分类与高校学科体系映射关系的研究及其应用服务实践,提出了以高校各学科的“培养目标、专业范围和知识体系/课程”的文本内容为基础,析出其所涉及的主题词,利用图书馆按主题分类的编目专业优势,由专业编目人员通过主题词分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把高校学科体系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体系关联起来,进而建立了分层分级的分类文献资源与高校学科的映射关系模型,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基于学科映射更好地服务于学科专业建设的数据服务路线。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从主题时序视角出发,以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主题和年会论文集题录为研究样本,进行相关主题词的分布和演化分析,梳理中国图书馆界近十年来理论与实践发展脉络。[方法/过程]获取2007-2017年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的相关主题词,从中选择高频词,利用Excel构造主题词共词矩阵,利用Ucinet和SPSS工具进行主题词静态分布分析,结合"流行研究热点权值(PRHW)"指标对主题词进行动态演化分析。通过词频、中心性、聚类对比分析相关主题词的静态分布特征;通过词频时序和共词时序分析主题词的动态演化特征,并采用PRHW指标进行识别和演绎;从7个类团中抽取两个典型主题词构筑全主题词的共词时序网络。[结果/结论]相关主题词的静态分布特征表现为:年会主题词和论文集主题词高频词一致性较好,论文主题词更微观具体;二者都不具备显著的中心性;聚类结果根据相近原则归并出7个具体类团。主题词的动态演化特征表现为:分长期关注、早期关注、近来关注上升和近来关注下降四类,相关主题的微观演化特征得到了精细化呈现。  相似文献   

8.
分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专类复分表编码位数不一致问题,以便为其改版提供参考。调查发现,自然科学类目专类复分表中复分号一律冠“0”的做法,缘于“一般性问题”类目不用于分类文献的规定,但这种规定违反了层累制编码原理和复分加“0”规则,也与实际情况不符。根据“一般性问题”类目设置的变通、类目注释、分类原则等事实,“一般性问题”类目是可以用于分类文献的类目,故专类复分表宜采用1位数编码,使其与社会科学类目专类复分表编码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文革”文献在每个图书馆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藏,如何处理这些文献数据,一直是图书馆馆藏文献数字化过程中困扰各馆的问题,本文从分类、主题词的给定、数字化解决方案等方面做了充分分析,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元数据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周从军 《大学图书馆学报》1998,16(1):70,72-70,72
分析了“0”在复分、仿分和表示文献的一般性问题的使用原则,指出了“0”在类表中的使用原则和《中图法》第三版编排结构中的缺陷,提出了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11.
图书的复分加“○”,基本上以避免重号为原则(自然科学门类的图书复分还另有规定)。我们可把这种人为所加的“○”看作是转换分类标准的符号。《中留法》中专类复分表的首字号码有的已经以“○”出现,例如,“D92中国法律”类下的专类复分表;“Ⅰ3/7各国文学”类下的专类复分表;“K3亚洲史”上的“世界各国和地区历史复分表”。依它们复分的图书要否加“○”?这还要分析类表中“○”的含义,方能确定。  相似文献   

12.
陈树年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册,共8章:1分类主题一体化检索语言及《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原理;2《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编制及使用,包括《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的体系结构和使用方法;3文献标引总论,概括了文献标引的步骤、方式、规则和质量控制;4各种主题形式与主题因素文献的标引,如单主题、多主题、单元主题、复合主题等;5各类型文献的标引,如普通书、丛书、多卷书、工具书、特种载体文献等;6各学科文献的标引,介绍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  相似文献   

13.
以南海历史事件、新闻数据及文献资料为语料库,围绕南海领域特征,设计了基于分面分类法的主题词表顶层框架,从主体、物体、行为、资源、主题以及空间六个维度对南海领域主题词表进行概念描述;随后,通过候选词抽取、分类、筛选和主题词确定及词间关系识别,构建了南海领域主题词表。该词表梳理了领域内核心概念间的内在逻辑与知识脉络,为南海文献资源的语义分析提供组织工具与关联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用主题词和关键词双重标引文献主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通过用主题词和关键词双重标引文献主题,并建立关键词与主题词间参照关系的设想,使数据库中文献按主题词规范管理,用户以自然语言检索  相似文献   

15.
文书类档案的分类标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一种档案文献的计算机分类标引算法。该算法以主题词作为分类的依据,对不能直接映射归类的档案,统计文献主题词隶属于各个类的隶属度,利用模糊关系对档案进行分类标引,为了提高分类效率,使分类系统具有实用性,提出了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由于传统科技创新主题概率识别方法忽略文本内容语义理解,为了更加准确地识别出主题,科技创新主题语义识别势在必行。[方法/过程] 提出一种基于LDA的科技创新主题语义识别方法,利用语义角色标注技术对科技文献中的科技创新内容进行语义标引,构建LDA主题语义识别模型,根据表征科技创新内容的关键词语义角色对应的上位词的概率识别出科技创新主题。[结果/结论] 通过以3D打印领域数据为对象进行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出科技创新主题,形成科技创新主题-主题词-科技文献的混合分布聚类集群,减少研究背景等无关数据干扰,避免语义含义相同的科技创新主题词重复统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欧阳华 《图书馆》1995,(4):42-43
对《中图法》第三版“K81”中几个修订类目的异议欧阳华“K81”是《中图法》里用于类分传记文献的类目表。传记文献向来以其较强的可读性与资料性而成为文献部门出版与收藏以及读者利用的热门书籍。因此,作为为传记文献提供分类标引、分类排架和分类检索依据的类目...  相似文献   

18.
王平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2):70-77
自动挖掘科技文献主题并识别主题变化对于科研工作者及时获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有着重要作用.针对科技文献主题多样、动态性强等特点,分析科技文献主题发现及演化具体方法,基于层次概率主题模型hLDA,采用Gibbs抽样来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并运用互信息的方法对主题词进行筛选,以提取高质量的主题词.最后,利用先/后离散分析方法研究主题随时间的演化问题.实验结果验证了主题发现及演化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面向数字环境的《中图法》通用复分表修订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推动传统分类法在数字环境中的应用,文献分类法的分面组配化趋势日渐显著,而编制通用复分表是体系分类法分面化改造的主要措施之一.通用复分表在数字信息组织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分类浏览信息、提供多个信息检索点、精化检索结果等方面,而<中图法>通用复分表目前存在很大不足,其修订策略有:扩大类目复分范围,增加类目组配自由度;增加通用复分表种类,增加揭示维度;改变标记方法,增加操作灵活性;多重列类,细化复分表;注重与其他分类法的兼容性,等.但在总论复分表与主表类目重合、同一复分表不支持多次复分功能、附表不能单独使用等问题上仍需进一步考虑.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主题词的相关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词表》结构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从《词表》中进行主题词的相关选择。指出利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进行文献的分类主题一体化标引,应根据文献的内涵和外延从相关类目中选择主题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