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学第一天,我开车进入学校停车场,看到一位老先生在指挥交通,我的车停好后他帮我们打开车门,说:"早上好!"我想他大概是管交通的校工。下午来接孩子,他又特意把孩子带到我的车边,一边给他开车门,一边问:"今天过得开心吗?"孩子说:"开心。"他说:"那你们明天还来吧?"孩子说:"还来。"他又对我说:"开车小心。"等他离开了,我问孩子:"他是校工吧?"孩子说:"好像是校长。"  相似文献   

2.
传统哲学是"同者"哲学,没有"他者"地位,但列维纳斯第一个明确提出:"他者"更原始,是完全的、外部的、独立存在的存在者,自我不仅无权"杀戮他者",而且是为"他者"存在的。列维纳斯为人类展示了平等、和平的共存(共在)方式;但又没有否定"自我"的存在,只是质疑"自我",即自我与他者是一种共在。这是弱者的话语,因为根本不存在真实的、不带偏见的"他者"表述知识:时至今天仍然是丛林的世界。但"他者"的呼吁——和平的"共存"——是对极权性、排斥性、奴役性、唯我论的同一性思维的否定。  相似文献   

3.
博尔赫斯以"作家中的作家"而闻名,但笔者认为他独特的世界观才是他文学世界的根,他更应该是"思想家中的作家"。在《永生》中,我们不仅领略了他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的文学叙述技巧,更折服于他对永生的独特理解和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他特殊的人生经历、独特的精神诉求以及由此决定的"宇宙主义"的大世界观和其"卡夫卡式幻想"为特征的文学迷宫。博尔赫斯将我们生活的世界"悬置"了,将我们生活的世界陌生化了。他的文学以独特的观照世界的方式,让我们充分体验了思想的快乐,拥有了超越现实的"精神财富",他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4.
王慧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2):104-106
王尔德演绎了一种另类人生,这种另类反映出王尔德对"人"的定位,从他的各类作品中读者都可以感受到他对有别于"人性"的某种"神性"或"圣性"的敬仰与追求。他的童话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文体风格上也采用了独特技巧来流露出他试图降低"人"的地位,抬高源于动物但高于动物的"神性"或"圣性"。  相似文献   

5.
说起"普通话"这个话题,我想起了大学时的一个舍友。一次他看了场精彩的武打电影,回来大讲特讲"房飞峰"武艺如何如何高强,我们都没听说过这个人,就听他一个人在那儿讲。当他讲到"十三姨"时,我们几个全乐翻了,原来他一直讲的"房飞峰"就是"黄飞鸿"。  相似文献   

6.
就是喜欢他     
2014年10月16日晴他?没错,就是他!大金刚。噢不!貌似当前正火的一部电视剧《来自"猩猩"的你》中的主角。高高的个子足以让他"猩猩"的绰号名至实归。这货足足有一米八高。可他戴个眼镜的斯文样与他彪悍的体格却实属搭配不当。你可能想到,彪悍之人必有肌肉。话是如此,但他身上的肌肉无一块,顶多就算是"鸡肉"吧!看!他又开始展示他的肌肉了:他刷起袖子,露出白嫩白嫩的手臂。突然,他捏紧那沙包大小的拳头,头上青筋暴起。可他那引以为傲的"肌肉"毫无动静。  相似文献   

7.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他以"篡位者"、"阴谋家"、"虚伪阴险"的形象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历史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在这样一个"反面典型"身上,我们却看到了在他身上所闪现的人权思想光辉。无论是在他身为草莽之时,还是在他登极宝殿、君临天下之时,他都是一位人权思想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8.
王宇红 《广西教育》2014,(20):62-63
在桂林市阳朔中学,有一位对教育痴心一片,对学生爱心拳拳的好老师。学生总爱围在他身旁,亲昵地叫他"老大",或者尊称他"徐公"。在他的"三闲堂"书斋里,挂着他自己书写的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条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字迹飘逸,结构稳健,字里行间,我们似乎能看到他对教育的痴心和执着,即使青春燃尽,他仍痴心无悔;即使两鬓见花,他仍辛勤耕耘;即使两袖清风,他仍奔走在路上……他,就是曾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的语文教师徐进。  相似文献   

9.
三只苹果改变了世界的故事一直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尽管这一故事似乎已经陈旧。一只苹果诱惑了夏娃,让人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一只苹果砸醒了牛顿,让人类成为机械时代的人;一只苹果握在乔布斯的手里,帮助我们走进了IT数码时代。看来,苹果是有"魔力"的。不过,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也许不在于那魔器般的"苹果",抑或应当这么说,在魔器般的"苹果"的深处到底是什么。有人这么认为,乔布斯的成功不在"苹果"本身,而在于他对着"苹果"咬下的那一口。他"咬"得如何与众不同?他为什么这么去"咬"?其实他"咬"的是"智慧之果",他"咬"得与众不同体现了他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回声的启示     
肖德安 《下一代》2013,(11):1-1
有一个孩子,不知道回声是啥玩意一天,他独自在旷野中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回话:"喂!喂!"他大声问道:"你是谁?"对方反问道:"你是谁?"他大声训斥道:"你是蠢材!"从山上又传来相同的回音:"你是蠢材!"。他恼怒了,朝着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日毫不客气地回敬他。他回家后向母亲诉说母亲开导他:"那是山的回声呀!明天你再去试试,  相似文献   

11.
卢卡奇对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突出贡献,体现于他在现实主义文艺理论阈内对"总体"与"反映"两个概念的论述,"总体"是其理论的思想内核,"反映"是其现实主义的理性法则,他所理解的"总体"和"反映"又都源自于他的艺术的人道主义。这两个概念体现了卢卡奇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特色,也是正确理解他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自我的他性》一书中,流心提出"自我的他性"是由于个体在商业实践中的结构位置错位而导致的人格的断裂。文章以维克多·特纳的"结构与反结构"理论来审视"自我的他性",认为"自我的他性"并非"自我的迷失",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自我的重构"。  相似文献   

13.
一去二三里     
小时候,我曾问启蒙老师什么叫青葱岁月,老师不说话,那时的我便认定了他不知道,因为他银发满头,执拗古板,像极了鲁迅笔下的寿镜吾先生,只是他没有了那把戒尺,常常清着嗓子伸长了脖子带我们念"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他种他的梧桐树;"一去二三里……"他擦着那块清亮的黑板;"一去二三里……"他似乎不会笑。"一去二三里……"他说了吗?下句是什么?小孩子们坐在溪水边洗脚。  相似文献   

14.
"李老师抱抱!"翔翔张开双臂要我抱抱,我又一次弯腰把翔翔抱了起来。我的搭班老师说:"他又没哭,干嘛抱他?"我向搭班老师笑笑说:"我儿子嘛。"开学初,翔翔哭得特别厉害,我一边从翔翔妈妈的怀里"硬"把他从妈妈身上"剥离",一边对他说:"李老师来抱抱翔翔,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清末社会转折时期的龚自珍,作为先进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其思想实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他早年曾致力于依靠"天"的权威以实现自己改革现实的理想,可由于当时社会现实的障碍,以及自己官微言轻,使他的理想最终无法实现。于是,他从对"天"的迷信转向对"心"的膜拜;在经世致用思潮中,他虽崇尚"西京"今文经学,却又反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在自我矛盾的哲学体系中,他最终走向了"心本体";晚年受菩萨戒后,龚自珍出于对佛教的虔诚,在经过艰难的跋涉之后,便彻底完成了他回归"心本体"哲学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在他的内心,他始终是一个剧作家,他的头脑就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一刻不停地转,我爸爸这一生从来感受不到"知足常乐"和"随遇而安"的心境。晚年的日子里,他一直为写不出东西而痛苦。这种痛苦不像"文革"时期的恐惧那样咄咄逼人,人人不可幸免。这种痛苦是只属于他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对于12岁少年李宇航来说可谓喜事连连,1月他在世界三大钢琴比赛之一的"舒曼杯钢琴比赛"少年组中力克全球高手,一举夺得第一名,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他的演奏技艺和自己创作的钢琴曲受到奥地利两位世界级音乐大师的青睐,纷纷要收他为徒;5月德国国家钢琴制造协会授予他"世界少年艺术家"称号并为他举办了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6月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向他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到这所世界著名音乐学府的"天才少年班"学习……  相似文献   

18.
郭超人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优秀的新闻记者。他书写了"西藏民主改革"这段难忘的历史,他的人物通讯将焦点聚焦在"小人物"身上,通过"小人物"的命运与情感反映时代主题;他以"散文化"的方式进行通讯写作,文笔清新,意境优美;他饱蘸激情,在通讯中毫不掩饰地抒怀着对这场改革的讴歌与颂扬。  相似文献   

19.
宗白华用他的"美学散步"表达了一个完整的人格理想,而他对人格理想的思考不仅与其学术有关还与他的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宗白华的一生是他所建构的人格理想的最好注解。宗白华思想中体现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空灵"与"充实"的张力以及对美的和谐的追求既是其美学人格理想的一部分,也是其美学人格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在学生眼中,他是"用心负责的老班";在同事眼中,他是"忘我工作的狂人";在领导眼中,他是"爱岗敬业的典范"。他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以自己的坚韧、执着和信仰谱写了一篇又一篇佳作。——他就是永远带给学生温暖和力量的运城中学"全国优秀教师"阴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