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翻译实践中,了解原语与译入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在广告的翻译中为了得到他国市场的认可,翻译后的语言必须符合新市场后面的异国文化。本文就商品品牌举例分析音译、意译及音译意译相结合三类翻译技巧,提出文字翻译到文化翻译这一过程包含多层面文化意义的转换。接着就广告主题句的翻译,讨论了“等值对应”译法、“文化补偿或超额”译法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分析,挖掘出其深层文化内涵的语境转换手法。本文还提出译入语必须以译语文化为基础达到文字翻译与文化翻译的完美结合,从而使译文精辟独到,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2.
译入语语境是原语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移植到译语以后新的生存环境。译入语语境对翻译起着明显的制约作用。其具体表现为对原语语言和文化信息的阻塞和过滤,导致翻译中不可译现象、文化信息丢失、文化信息调整等现象的产生。正是译入语语境对翻译的这些制约作用.导致了各种翻译技巧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翻译涉及源语和译入语两种不同的文化。原文文化信息的省略和遗失,都会在不同语言的交际活动中对异域文化的读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误解或不解。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译入语读者解决由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理解困难。解决原文信息传递中的理解困难,需要填补这种文化内容的遗失,目的是让译文读者全面真实地了解原文文本信息。  相似文献   

4.
文学翻译中审美的“陌生化”取向要求译者避免将文本归化为译入语读者所熟知或显而易见的形式,而是采用异化的手段将源语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保留下来。赛珍珠的《水浒传》英译本采用了能够保留异国情调的异化或“陌生化”翻译手段,从而使译入语读者不断有新的发现;或者说译本通过延长审美时间和增加感觉难度而增强了读者的审美快感,并最终使其在观察世界的原初感受中化习见为新奇。  相似文献   

5.
谈现代汉语的特点及英译汉中译入语的规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之主要差异是英语为形合语言而汉语为意合语言。英译汉中如何避免西化的“翻译腔”,使译更地道、更合译入语的规范,是译应力求达到的目标。本对汉语的音节调配、连接形式、指代关系、过长定语处理、被动概念表达方式等几方面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进而提出了英译汉中相关的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6.
语言和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文字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从事商务翻译的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文化差异,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找出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一个切合点,并灵活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对译文做出适当的调整,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相似文献   

7.
不同民族语言中丰富多彩的习语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文化与语言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习语产生了深远影响,中西文化的相似性使习语翻译过程轻松有效,而文化差异则会加大翻译难度。翻译中需准确把握宗教、地理、风俗与成语涵义及表述的关系,进行文化对比处理,追溯核心语义,找到对应的译入语,力求达到"信实、通达、雅致"。  相似文献   

8.
徐文荟 《海外英语》2023,(4):214-216
一部好译制片必须是在保留影片原汁原味的同时,也融入了译入语——中文的语言特色,从而方便中国观众能更直接深刻地了解剧情,不受译入语和原语文化差异的限制。所以,译制片不仅是文化融合的产物,亦是传播文化的媒介。文章以电影“The Queen”为例,从片名、台词、剧情三个方面探析了英语译制片的文化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形式;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跨越译入语与译出语文化间差异的障碍,实现语言的转换与文化信息的传递.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英汉词、习语和句法三方面作了粗略的比较,从而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成了英汉互译的最大障碍。作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文化差异对作品翻译带来的影响,如何处理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影视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组——以《绯闻女孩》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影视翻译作为一座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文化意象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异化、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可以较好地处理影视台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组。在影视翻译中,译者有责任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运用归化或者异化,抑或两者相结合的翻译策略,既帮助观众理解源语文化意象,又丰富译入语语言。《绯闻女孩》的不同台词翻译,较合理地处理影视作品中的文化意象,使译入语观众与源语观众的心理接受达到一种和谐美。  相似文献   

12.
文本的生成有赖于“文化语境”。翻译,作为对原作的一种阐释,不能忽视原作所赖以生成的“文化语境”;同时,为使原作的生命在新的文化土壤里得以延续,翻译也必须兼顾译入语的“文化语境”。文章通过引用实例来分析源语文化语境中的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历史背景及历史典故等对原文本解读的影响,并运用相同实例进一步阐述译入语文化语境在译文表达阶段对翻译策略的制约。可用意译法、归化法和类比法等策略来传迭源语语境下的原文,使译文的表达贴切自然,使原作的生命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3.
孙霞 《文教资料》2009,(28):46-47
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交互活动,不同语言含有丰富的与其他语言不同的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些在译入语读者看来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在翻译中,译者借助图式理论,对以上文化典故进行处理,帮助译入语读者准确理解原文所传达的真实意图,以达到翻译对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这些文化差异也影响着商务英语的翻译。因此,在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文化差异,按照一定的翻译原则,在对等的基础上,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相似文献   

15.
文化差异会引起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信息不对等的现象。为了尽量避免这种现象,教师必须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消失,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翻译视野下的习语异化翻译.即根据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系统间存在的差异,以及习语所在的具体语境,最大限度实现译入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在功能上等值以及译文读者与源语读者在接受反应上一致.也就是译入语读者在读完译文后会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感受。有效传递文化信息.使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习语异化翻译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今的翻译已经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迁移,而且还是文化的交流。根据英语习语所在的具体语境,在文化层次上来探讨英语习语的翻译;论述了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并总结了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强调最大限度实现译入语和源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北省公共场所公示语汉英翻译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外籍人员对公示语翻译的满意度和需求,以外籍人员对公示语样本的评价作为依据,分析了公示语样本错误的分布情况、错误类别以及造成错误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是公示语翻译中的难点,也是造成公示语翻译错误的主要原因,公示语的翻译必须考虑这种文化差异,译者必须从译入语的思维和文化角度考虑,为外籍人员提供精确、完善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这些文化差异也影响着专门用途英语的翻译。因此,在进行专门用途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文化差异,按照一定的翻译原则,在对等的基础上,使异域文化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相似文献   

20.
观念文化的差异是语言使用习惯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翻译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和价值观念3个方面来分析中西观念文化差异,可以看出,在翻译过程中,语言表述形式的转化应以尊重译入语的文化观念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