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当代女性发展与社会性别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社会性别意识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当代女性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国当代女性虽然已从古代的“三从四德”、“男尊女卑”中挣脱出来,但在思想观念上仍然没有彻底摆脱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始终没有得到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所以,要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的主流,增强全社会的性别意识,促进女性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女性诗歌中含有的性别意识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漫长发展过程。在封建意识形态压抑下,女性诗歌不自觉地认同男性中心主义,作品中没有独立的性别意识;“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女性意识勃兴萌发期,也是关键期。反映在诗歌中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女性从思想上开始重视自己这一性别;性别意识随社会发展而渐趋强劲,在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彷徨、喧嚣、浮沉后,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实践的刺激下,中国女性诗歌中性别意识终于有了崭新的面貌。女性诗歌创作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演进状况。  相似文献   

3.
女性长期来,包围在被自然化、合理化的社会性别文化语境中,为“自然”的女性,要低于为“文化”的男性。在这样一种社会群塑下,女性社会性别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女性以丢失“自我”为代价的必然归宿。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女性的性别意识面临着一种新的启蒙,在“弱化”和“强化”的辩证互补下,将女性的性别自觉达到一个新高度,实现现代女性与男性同样“内外双修”的和谐的社会性别文化的平等理想。  相似文献   

4.
耽美小说作为新的小说形式,以“男男之爱”的独特方式将当代女性的选择付诸实践,表现了当代女性对爱情的解读,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思考,其中所表现的女性性别意识更加突出。这说明在当下社会,女性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对自我身份的思考,对女性精神家园的探寻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出监教育是罪犯教育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造罪犯的最后一道工序。长久的监禁生活使罪犯脱离于服刑前的人际网络,其环境、生活习惯、物质条件等都发生了变化。回归社会前问题、困惑明显。为提高罪犯回归社会后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降低重新犯罪率,建构罪犯的出监教育新模式成为监狱工作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新历史时期,随着心理科学的普及,心理矫治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才是全面健康的标准.罪犯是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之一,尤其是拘禁期的女犯,患有心理疾病或存在心理障碍的罪犯占有一定比例.因此监狱需要把握罪犯在拘禁期的心理问题,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矫治工作,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稳定罪犯情绪,优化罪犯人格.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女性意识在我国现当代女作家笔下总地说来呈放大与扩散之势。在女性性别特征的消隐、凸显的更迭变化中,女性性别意识从孱弱到强健表明它在本土化和全球化的互动互补中开始走向了成熟。本通过20世纪90年代女性意识在女作家笔下的成熟与自觉、多极与自为,旨在分析开始以独立的“个体”身份面对急剧推进的商业化社会“镜城”的女性写作,如何在清晰的性别身份和令之眼花缭乱的俗世狙击问看护自我、坚守自我。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曾在2011年3月份提出,将在省内进行试点,对中小学女生实施女性教育。自此之后,一股围绕“女性教育”是否该提倡的争论之风便席卷而来,引起舆论界一片哗然,各界人士纷纷站出来为“女性”叫屈平反。于是,女性教育成为各界人士主要讨论的焦点。女性教育到底是歧视女性、对女性群体有偏见的阴谋,还是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的善举?女性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培养女性的独立意识、提高女性的”四自”(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觉悟、树立正确的道德人生价值观,还是传承中国文化的“女德”特色:是提倡性别教育,还是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曾在2011年3月份提出,将在省内进行试点,对中小学女生实施女性教育。自此之后,一股围绕“女性教育”是否该提倡的争论之风便席卷而来,引起舆论界一片哗然,各界人士纷纷站出来为“女性”叫屈平反。于是,女性教育成为各界人士主要讨论的焦点。女性教育到底是歧视女性、对女性群体有偏见的阴谋,还是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的善举?女性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培养女性的独立意识、提高女性的”四自”(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觉悟、树立正确的道德人生价值观,还是传承中国文化的“女德”特色:是提倡性别教育,还是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10.
性别意识与女性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意识”已被联合国、我国及其他国家纳入决策主流,这无疑是促进女性解放的福音。本文将“性别意识”放到人类解放的框架中,着重分析了女性在争取解放过程中应清除的心理障碍和存在的理论误区;同时论及了男性也面临着进一步解放的问题,只有使“性别意识”成为社会共识,才能使男女两性“双向互动”、“互补共进”,女性解放、男性解放乃至人类解放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一、“女生与女性意识”校本课程的性质“女生与女性意识”校本课程,在我校整体课程设置中具有独立价值和功能。课程关注女生自身生活,培养女生具有独立人格的新时代女性的品质,在兰州女子职校总的培养目标下,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课程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的实践机会和发挥能力的空间,这将促进理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科学习自主化。从“女生与女性意识”的培养目标来界定,本课程应该是以品质教育为目标的综合活动课程。二、“女生与女性意识”校本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内容1.目标。课程总的目标是培养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2.
以时下社会上流行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为切入点,对青年知识女性价值观向传统回归的外部社会因素和内部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解决知识女性价值观回归传统问题,政府、社会必须优化女性发展的社会环境,知识女性自身必须强化主体意识、性别观念,培养独立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3.
论作为社会性别话语的“贤妻良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为什么缺乏群体意识、缺乏自我?本文试图运用社会性别分析范畴解读“贤妻良母”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贤妻良母”曾经被革命、解放等话语使用过,但任何一次使用都忽略了它的社会性别含义,忽略了它对两性生活方式的表达。正是蕴含着两性生活方式的贤妻良母话语将女性支解为“妻”“母”“媳”“婆”和“女人”,女性因而难以找到自我。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甘肃教育》2011,(9):5-5
女性教育是伪命题 广东中小学将从今年三季度起试点女性教育,从小强化女性人格培养。此举试图从价值教育角度矫正社会上“女大学生、研究生自愿傍大款”,“女性退守家庭甘当全职妈妈”,“女性参政意识薄弱、进入高层领导岗位比例低”等等“经济或人格不独立”现象。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性别观念现状与加强性别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数字表明,“男女平等”正在成为我国社会公众的主流意识,但一些传统观念仍然存在,成为束缚人们尤其是女性群体生活和行为的思想羁绊。传统教育对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不容忽视,加强性别意识教育是改变现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时下社会上流行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为切入点,对青年知识女性价值观向传统回归的外部社会因素和内部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解决知识女性价值观回归传统问题,政府、社会必须优化女性发展的社会环境,知识女性自身必须强化主体意识、性别观念,培养独立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7.
张爽 《华章》2012,(3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犯罪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是监狱的一项重要职责.教育改造工作效果如何,与转变罪犯思想,矫正罪犯恶习,促进监狱安全,提高改造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就刑满释放后重新犯罪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就提高罪犯改造的质量,追求高质量改造的社会效果,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师范院校中,女生所占比例历来较高。她们大多未能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正常的生理卫生及性别知识教育。带着源于家庭、传媒及社会各方面对女性性别角色定位的陈旧观念,在现实中遭遇着种种冲突和困惑。有针对性地开设女性教育课程,不仅有益于女大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更好地参与社会。更由于师范院校学生的性别意识、社会角色定位和人生选择,还会以教育的名义,通过教育的渠道而直接影响到成千上万的未成年人的发展。因此,开设女性教育课程,在师范院校学生中实施性别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性别话语的历史印记从来都是标明两性之间的不平等,而教育存在迎合并建构这样的性别话语。运用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分析教育中的话语性别偏见现象,反映隐藏在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由于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将会对女性的未来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所以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启示下,学校教育应该重视性别教育,做到"因性施教",提高教师性别意识,努力创造性别公平的学习环境,促进两性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调查发现,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性别意识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男女平等观不成熟,教师的女性家庭角色意识浓厚,教师的女性发展观念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较深,教师的性别态度不公正,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因此,加强社会舆论导向,改变社会性别意识状况;将性别意识纳入教育立法、教育政策中,并在具体的项目和方案中加以实施;同时对教师进行性别教育,如在师范院校和继续教育机构的教育中增加性别教育内容,还要提高在职教师对性别观念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